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它是指病因不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为临床综合征,患者发病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地方法治疗将会引起心、脑、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常规治疗方法更多的以降压药物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复发率较高,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临床上研究积极有效的方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体循环动脉血压;综合征;预防;治疗
前言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对于正常人收缩压在140mmHg或以上,舒张压在90mmHg或以上者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严重者将威胁其生命。因此,临床上加强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研究,提高高血压知晓率对促进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将以高血压病因为起点,分析高血压的特点,提出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先综述如下。
1 高血压病因
高血压从疾病类型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即: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中。目前,临床上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机制尚不完全知晓,疾病诱因如下:(1)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且超过7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家族史,并且该家族中高血压患者常集中出现;(2)饮食因素。饮食在高血压发病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日摄盐量高的人群,其高血压的比率及平均血压都高于摄盐量者低;(3)心理应激。社会心理应激能够改善机体内的激素平衡,从而影响代谢过程,患者如果长期劳累、精神创伤等均会诱发高血压。而继发性高血压更多的以由肾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等引起,如:肾小球肾炎、肾上腺等。
2 高血压的特点
高血压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如:头晕、头痛等。头晕表现为一过性头晕和持续性头晕;头痛则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严重者甚至出现炸裂性剧痛。同时,部分高血压患者甚至伴有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也相对比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眠困难或早醒等。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表现也更加明显。此外,部分高血压患者甚至会出现肢体麻木、出血等,威胁患者生命。
高血压对机体危害相对较大,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引起心脏病、冠心病、肾脏病等,对于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将会留有后遗症、残疾等[2]。
3 高血压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等,这些方法均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治疗,具体如下。
3.1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更多的用于轻度高血压患者中,患者治疗时可以从饮食、运动等方面入手:(1)合理膳食。高血压患者饮食过程中应该限制钠盐的摄入,成年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5g,且应该尽可能少饮食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等,适当的饮食鱼类、豆制品,主食更多的以谷类为主,多吃杂粮;(2)运动。患者應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心理状态,尽可能放松而达到心理平衡。善于通过健康生活、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的健康行为和习惯,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3]。
3.2 药物治疗
对于高血压较高患者则应该进行药物治疗,常见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从降压效果角度来说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但是,在降压治疗靶点上存在明显区别。
根据本人经验: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患者只能长期、终生治疗,且治疗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预防,降低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发生率,降低临床死亡率。
4 高血压的预防
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为了提高患者质量,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目前,以社区为主的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模式是高血压患者中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我国,高血压疾病患者比例较大,并且该近年来具有趋向年轻化趋势,这与预防措施滞后以及医疗卫生常识以及相关宣传教育不足有关。患者在预防时必须做到“未病先防”,定期检测患者血压,对于血压异常患者应该立即引起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和预防,接受规范、科学的健康指导。同时,患者预防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积极参加户外锻炼,增强体力活动,如:跑步、体操、游泳等,教学患者学会自我提高保健能力和意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4]。
5 结束语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趋于年轻化,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威胁其生命。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主要以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控制患者血压,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也比较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基础上应该加强其预防工作,善于改善患者不利生活方式,积极参加锻炼等,提高机体免疫,改善患者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艳侠,石晶,周涛,等.社区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及血压控制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25(11):78~79.
[2]陈世燕.目标性社区护理监测对减低高血压患者血栓疾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7(20):199~200.
[3]叶国芬,王珍,聂英芳,等.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及社区卫生资源利用状况[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5(1):55~56.
[4]张跃先,张弘,姜永芳.社区中老年人高血压预防及诊治分析[J].2014,13(5):425~426.
【摘要】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它是指病因不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为临床综合征,患者发病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地方法治疗将会引起心、脑、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常规治疗方法更多的以降压药物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复发率较高,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临床上研究积极有效的方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体循环动脉血压;综合征;预防;治疗
前言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对于正常人收缩压在140mmHg或以上,舒张压在90mmHg或以上者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严重者将威胁其生命。因此,临床上加强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研究,提高高血压知晓率对促进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将以高血压病因为起点,分析高血压的特点,提出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先综述如下。
1 高血压病因
高血压从疾病类型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即: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中。目前,临床上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机制尚不完全知晓,疾病诱因如下:(1)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且超过7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家族史,并且该家族中高血压患者常集中出现;(2)饮食因素。饮食在高血压发病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日摄盐量高的人群,其高血压的比率及平均血压都高于摄盐量者低;(3)心理应激。社会心理应激能够改善机体内的激素平衡,从而影响代谢过程,患者如果长期劳累、精神创伤等均会诱发高血压。而继发性高血压更多的以由肾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等引起,如:肾小球肾炎、肾上腺等。
2 高血压的特点
高血压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如:头晕、头痛等。头晕表现为一过性头晕和持续性头晕;头痛则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严重者甚至出现炸裂性剧痛。同时,部分高血压患者甚至伴有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失眠也相对比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眠困难或早醒等。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表现也更加明显。此外,部分高血压患者甚至会出现肢体麻木、出血等,威胁患者生命。
高血压对机体危害相对较大,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引起心脏病、冠心病、肾脏病等,对于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将会留有后遗症、残疾等[2]。
3 高血压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等,这些方法均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治疗,具体如下。
3.1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更多的用于轻度高血压患者中,患者治疗时可以从饮食、运动等方面入手:(1)合理膳食。高血压患者饮食过程中应该限制钠盐的摄入,成年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5g,且应该尽可能少饮食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等,适当的饮食鱼类、豆制品,主食更多的以谷类为主,多吃杂粮;(2)运动。患者應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心理状态,尽可能放松而达到心理平衡。善于通过健康生活、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的健康行为和习惯,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3]。
3.2 药物治疗
对于高血压较高患者则应该进行药物治疗,常见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从降压效果角度来说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但是,在降压治疗靶点上存在明显区别。
根据本人经验: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患者只能长期、终生治疗,且治疗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预防,降低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发生率,降低临床死亡率。
4 高血压的预防
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为了提高患者质量,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目前,以社区为主的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模式是高血压患者中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我国,高血压疾病患者比例较大,并且该近年来具有趋向年轻化趋势,这与预防措施滞后以及医疗卫生常识以及相关宣传教育不足有关。患者在预防时必须做到“未病先防”,定期检测患者血压,对于血压异常患者应该立即引起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和预防,接受规范、科学的健康指导。同时,患者预防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积极参加户外锻炼,增强体力活动,如:跑步、体操、游泳等,教学患者学会自我提高保健能力和意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4]。
5 结束语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趋于年轻化,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威胁其生命。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主要以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控制患者血压,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也比较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基础上应该加强其预防工作,善于改善患者不利生活方式,积极参加锻炼等,提高机体免疫,改善患者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艳侠,石晶,周涛,等.社区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及血压控制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25(11):78~79.
[2]陈世燕.目标性社区护理监测对减低高血压患者血栓疾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7(20):199~200.
[3]叶国芬,王珍,聂英芳,等.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及社区卫生资源利用状况[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5(1):55~56.
[4]张跃先,张弘,姜永芳.社区中老年人高血压预防及诊治分析[J].2014,13(5):42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