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内镜对咽喉部及食管入口检查的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ll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消化道内镜对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治价值无可质疑,但消化内镜医师如对内镜诊断涉入不深或初学者,在内镜操作时对食管入口及咽喉部疾病诊断往往容易忽视。现将我科应用电子内镜在对食管、胃和十二指肠检查过程中诊断食管入口及咽喉部疾病35例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微小RNA-519b-3p(miR-519b-3p)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在喉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转染miR-519b-3p类似物前后Hep-2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细胞中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
胆瘘是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近几年随着腹腔镜胆道手术的广泛开展,其发生率有增无减.术后胆瘘处理常较困难,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需及时有效的处理.我们近4年来用内镜治疗16例胆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门静脉高压症是我国的常见病,每年有大批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目的是控制和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但是由于肝脏本身的病变依然存在,静脉曲张仍可能存在并恶化。2001年4月至2005年12月,我们采用硬化疗法(EVS)治疗门脉高压术后再次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27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8岁。因中上腹不适1个月行胃镜检查,见胃窦后壁小弯侧有-0.4cm×0.5cm黏膜形态略不规则,色泽发白,无明显隆起或凹陷,与周围黏膜界限不清(图1)。取活检2块送病理切片检查。
1936年瑞典医生Crafoord和Frenekuer开展了首例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患者为青年女性,17岁时出现呕血、黑便,检查发现脾大,行脾切除术后于19岁时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Crafoord用当时的硬式食管镜检查发现食管上段和贲门区都有结节样的静脉曲张。常用硬化剂注射治疗痔疮的Crafoord产生了用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想法。Frenekuer制作了一根硬化注射针,他们
患者男,30岁,1年前因“车祸致肝破裂”在当地医院行肝修补术。术后间断发烧、黄疸。1个月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探查术,术中发现胆总管下段有小结石,取出结石后放置T管引流。近2周大便颜色变浅,T管引流流量明显增多,每日600~800ml,T管造影示胆总管下段完全阻塞(图1)。
晚期食管癌常有严重吞咽困难、食管气管瘘等,置入记忆合金食管支架是一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办法。置入支架的方法有多种,我们采用中心定位法置入支架操作简单,定位准确,自2001年4月至2006年6月用此法治疗60例患者,现总结如下。
放大结肠镜结合染色可以观察肿瘤表面腺管开口形态,从而判断肿瘤性质。利用内镜系统中的全数字化图像处理器不仅可以观察肿瘤表面开口形态,还可利用人工智能电子染色(FICE,Fuji intelligent color enhancement)技术观察肿瘤表面毛细血管结构,对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本研究运用Fujinon4400全数字化图像处理器的590系列结肠镜观察息肉表面毛细血管的结构与病理之间的
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胆漏发生时间的早晚,将其分为术后即发性胆漏(术后24~48h内)和术后迟发性胆漏(术后1周左右),而迟发性胆漏相对少见。现对我院12例行LC发生术后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和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