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口腔大直径气囊导管扩张上胃肠道重度狭窄
【机 构】
: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出 处】
:
中华消化杂志
【发表日期】
:
1991年11期
其他文献
经内镜、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44例早期胃癌,内镜判断正确者38例(86.5%)。其中直径小于20mm者,粘膜层(m)癌明显多于粘膜下层(Sm)癌;直径大于20mm者,Sm癌明显多于m癌。在9例隆起型早期胃癌中,隆起表面有糜烂、出血或结节者多为Sm癌,而表面光滑、无出血者多为m癌。在35例凹陷型早期胃癌中,皱襞先端部变细,凹陷区粘膜正常者多为m癌;而皱襞先端部杵状隆起、中断、凹陷区底面硬化、糜烂出血
应用改良LaBrecque方法从断乳猪、SD大鼠、兔及畸型儿的肝脏中提取肝细胞刺激因子(HSS)。其肝细胞DNA掺入指数分别是对照组的2.53、2.41、2.29和1.71倍(P均<0.025),以猪HSS活性最高。分析表明,猪HSS为数均分子量10685道尔顿的多肽。治疗D-半乳糖胺(D-GalN)诱发的SD大鼠暴发性肝衰竭(FHF),HSS组30天存活率为47.8%,盐水组为17.3%(P<0
小肠广泛缺血后,其病残率和死亡率很高。选用有效药物,辅助手术治疗,可能改善本病的预后。我们以家兔肠系膜上动脉阻断1小时,再灌流2小时作为模型,观察胰高血糖素和山莨菪碱的疗效。结果:小肠血缺/再灌流引起明显的组织损伤,表现为血清组织蛋白酶D、无机磷及血乳酸呈进行性增高,小肠绒毛坏死,循环衰竭。胰高血糖素和山莨菪碱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组织蛋白酶D、无机磷和乳酸,减轻肠粘膜损伤,提高动物存活率。
本文报道应用免疫沉淀法测定肝病患者血清β-NAH及同工酶活力。各种肝病患者血清β-NAH活力显著升高(P<0.001),β-NAHA对检测肝病的敏感度(96.12%)比β-NAH总活力(87.38%)和β-NAHB(19.42%)都高,且各组肝病之间有不同的差异。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β-NAH及同工酶活力呈上升趋势,提示其与肝纤维化进程有关。
作者对10例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进行腹水直接回输,发现随腹水回输,尿6-Keto-PGF1α排泌量增加的同时,尿量、尿钠排量增加,而血浆肾素活性减低,提示PG合成与血容量有关。从相关分析中发现尿6-Keto-PGF1α与尿量、尿钠排量及血浆肌酐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血浆肾素活性呈负相关,提示PGI2所致利尿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肾脏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
8例转移性恶性胸腹水患者接受异体脾LAK(sLAK)的过继免疫治疗。将脾淋巴细胞与重组白细胞介素-II(rIL-2)1000U/ml。共同温育4天后sLAK迅速增殖,22天后可达原来的200倍。将sLAK0.9~1.0×109和天然白细胞介素-II(N-IL-2)20000-30000U作胸腔或腹腔内注射,每周一次。经1~4次输注后,胸腹水均消失,其中7例在1~6个月的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