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细胞Tiam1,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及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来源 :广州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y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及E-cadherin,Vimentin蛋白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and mesenchymal transiton,EMT)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从112例恶性胸水中提取肺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以39例良性胸水中增生上皮细胞为对照,常规液基细胞薄层(TCT)技术、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胸水中的肺腺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Tram1、E钙粘素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112例恶性胸水标本中,75例Tiam1在肺腺癌细胞中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7.0%。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1/112(72.3%)和94/112(83.9%)。结果显示,Tiam1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的增强伴随E-cadherin表达的下降及Vimentin的表达增强。Tiam1和E-cadherin在增生上皮细胞中阴性表达。结论:Tiam1在肺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其影响肿瘤发展的机制可能与上皮间质转化发生有关。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Tiam1, E-cadherin, Vimentin protein and epithelial and mesenchymal transit (EMT) i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Methods: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were extracted from 112 case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Thirty-nine cases of benign pleural effusion epithelial cells as control, routine liquid-based cell sheet (TCT) technique, H & E staining and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Of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Immunocy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Tram1, E-cadherin and Vimentin in cells. Results: Of the 112 case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75 cases of Tiam1 were positive in lung adenocarcinoma, the positive rate was 67.0%. The expression rates of E-cadherin and Vimentin i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were 81/112 (72.3%) and 94/112 (83.9%),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iam1 i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accompanied with the decrease of E-cadherin expression and the increase of Vimentin expression. Tiam1 and E-cadherin are negatively expressed in proliferating epithelial cells.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Tiam1 i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ma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恰当得宜的创新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更能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以“概念”“策略”两个方面入手,就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摘 要:“补差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物理的学习效率,培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此,本文对“补差法”在物理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补差法”教学方法;高中物理;应用探究  在高中物理中使用“补差法”就是在物理学习中,对一些物理量进行相应的补充,从而达到一定的预想标准,以此来对那些复杂的物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一、 “补差法”在物理实验中
摘 要: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量子通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领域。量子通信这门学科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已成为研究热点。  关键词:物理;量子力学;量子计算  一、 量子力学概述  量子力学主要研究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
摘 要:通过对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让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更好地记忆,同时让学生进行自主动手参与研究,进而对化合反应的原理和知识点实现进一步深化。趣味化学实验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同时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知效果,让学生拥有更强的化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关
摘 要:新课程改革内容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要结合学生们层次的差异来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每一名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兴趣;备课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好、中、差三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教师利用恰当的分层策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全过程,实验前进行实验的假设和猜想,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探究性实验实现了以实践促进知识学习,学生先动脑思考,动手实验,最后思考反思,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实验的方式,更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直观地看到实验的结果,有利于提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