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案例解析(十)r——公益二类研究所所长投资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是否合适?

来源 :科技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388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基本情况rnA市有关部门在核查有关问题线索时发现该市B研究所成立了一家混合所有制科技企业D进行科技成果转化.B研究所为市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2016年4月,该单位取得的科技成果C,通过了省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是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为实施该成果的转化,2016年5月,B研究所经其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D.D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其资本构成为:B研究所出资30万元,占30%的股权;该成果的10名完成人(均为B研究所的职工)出资70万元占70%的股权,其中B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E(是正职领导,副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出资10万元占10%的股权.在D公司的成立过程中, 10名科技成果完成人只缴纳了一半注册资金.D公司成立后,通过实施许可方式,全权负责成果C的转化.
其他文献
简介:张荣红,盐城市高级职业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校长班成员。  摘要: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职业学校和企业只有创新机制,紧密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关键词: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创新    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校企合作,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从学校和企业发展的共同愿望和利益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