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中央对振兴乡村的高度重视和美好愿望。而旅游精准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种极具创新性的重要途径。从我国旅游扶贫工程发展进程来看,旅游扶贫的方式正发生从“概略瞄准”到“精确瞄准”的转变,从“漫灌”到“滴灌”的转变,旅游扶贫的任务也正发生从物质扶贫到物质与精神双重扶贫的转变。
关键词:旅游;精准扶贫;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乡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为主线,以强农业、美乡村、富农民为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实现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公平性、持续性与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达到共同、协调、公平、高效与多维的发展。乡村可持续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同时,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在旅游精准扶贫时,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对参与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个人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实现自我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
1国内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
中国乡村旅游兴起与发展主要跟随城市的兴起而发展,全国各大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得到较好的发展。
1.1深圳市乡村旅游的发展
深圳市是乡村旅游最早成型的成形的地方,它率先开办了慕枝节,在蔡枝成熟时节将城市工作者带到郊外,提供场地供人娱乐,纤可以摘釆蒸枝,此外还利用此机会促进慕枝的销售,与客商洽谈推动产业发展。深圳的乡村旅游模式是发展销售型旅游农业。特色乡村旅游点有:①西部田园风光。②青春世界景区。③深圳中心公园。④公明镇推出的生态农业、观光農业一日游,⑤兴旺农场。
1.2丹东乡村旅游的发展
1)景观种类丰富、复合度高,利于旅游集群开发。自然景观保护较好,人文景观丰富,历史遗迹和文物资源丰富,江、河、湖、海、山、泉、林、岛、洞、塘、人文景观齐全、各具特色,形成高度复合的景观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形成了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的多样性,打造了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的环境基础。
(2)空间上呈放射性、局部集中,利于产品组团开发。市中心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代表,南部以海洋旅游资源为代表,北部以山水–生态–民俗资源为代表,东部以山水–界江资源为代表。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构成了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的发展基础:凭借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园区。
2我国旅游业精准扶贫对策
2.1潜力型的对策
第一,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乡村振兴离不开热爱家乡的领头人,党支部是贯彻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由党支部开展旅游扶贫宣讲会,解析国家扶贫政策,将旅游脱贫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传递给贫困人口,提高贫困人口的脱贫意识。
第二,发展高端绿色产业。从良好的生态环境、淳朴的乡土人情以及特色农产品等初级要素方面着手,为贫困地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同时合理规划建设,以参与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家庭为单位,打造原生态旅游家庭景点,让乡村变夏令营,家园变亲子体验屋,形成以体验乡村淳朴生活为特色的旅游精准扶贫发展模式。
第三,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对参与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个人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实现自我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
2.2朝阳型的对策
第一,发挥旅游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将贫困村与周边旅游兴旺的乡村联合,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一村一策,挖掘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合作,确保项目安排精准。
第二,发挥村级基层两委组织的引领作用,由乡村基层两委组织与政府合作,完善旅游扶贫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精准。
2.3内部合作开发对策
旅游企业与社区及居民合作开发,旅游企业负责资金的投入,旅游地的规划、合理开发、经营管理等;社区及居民负责餐饮住宿的服务,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供应特色产品等。两者是分工合作的关系,但必须共同协作、统一发展,才能实现最大利益。旅游企业对旅游地的合理开发既要考虑到依托的乡村资源,除自然和人文资源之外,还有社区及居民的特色住宿和餐饮,独特的风俗习惯,特色产品等;同时还要考虑游客对市场的需求等。只有结合乡村特色及市场需求,设计相应的旅游特色产品以此来吸引游客,并多方面营销,打造品牌效应,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2.4统一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加强规范化管理
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强化规范制度,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益。促进农业发展。当前,广州市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规范化,做了巨大的努力,如年为了引导、鼓励和调动企业参与的农家乐的热情,提高农业的规模和档次,树立典型,打造品牌,进一步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广州市农业局年组织并开展对全市家大大小小的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工作;又如,新世纪以来,广州市大力政策推进和资金扶持了一批乡村旅游景点的建设,积极为其他的乡村旅游发展树立典范。
3结语
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支柱产业。在研究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成功经验时,更要面对部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在实际操作时,由于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不足,导致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缺乏本土特色,甚至可能出现扶贫扶强难扶弱的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政府与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发挥村民在精准扶贫项目中的主动性,共同发力,深入调研、合理规划,做好乡村旅游产业布局、旅游产品创新,同时加强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村民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靖南.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7(3):99 -103.
[2]杨建,韩宗伟,张翊红. 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J]. 云南社会科学,2016(6):52 -56.
[3]邓维杰,何海燕,朱淑婷.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J]. 农村经济,2017(12):44 -49.
作者简介:
刘晓凤(1997.04)女,汉族,学历:本科;单位:临沂大学;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贾永雪,学历:本科;单位:临沂大学;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颜 妍,学历:本科;单位:临沂大学;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关键词:旅游;精准扶贫;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乡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为主线,以强农业、美乡村、富农民为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实现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公平性、持续性与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达到共同、协调、公平、高效与多维的发展。乡村可持续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同时,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在旅游精准扶贫时,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对参与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个人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实现自我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
1国内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
中国乡村旅游兴起与发展主要跟随城市的兴起而发展,全国各大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得到较好的发展。
1.1深圳市乡村旅游的发展
深圳市是乡村旅游最早成型的成形的地方,它率先开办了慕枝节,在蔡枝成熟时节将城市工作者带到郊外,提供场地供人娱乐,纤可以摘釆蒸枝,此外还利用此机会促进慕枝的销售,与客商洽谈推动产业发展。深圳的乡村旅游模式是发展销售型旅游农业。特色乡村旅游点有:①西部田园风光。②青春世界景区。③深圳中心公园。④公明镇推出的生态农业、观光農业一日游,⑤兴旺农场。
1.2丹东乡村旅游的发展
1)景观种类丰富、复合度高,利于旅游集群开发。自然景观保护较好,人文景观丰富,历史遗迹和文物资源丰富,江、河、湖、海、山、泉、林、岛、洞、塘、人文景观齐全、各具特色,形成高度复合的景观多样性与多功能性,形成了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的多样性,打造了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的环境基础。
(2)空间上呈放射性、局部集中,利于产品组团开发。市中心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代表,南部以海洋旅游资源为代表,北部以山水–生态–民俗资源为代表,东部以山水–界江资源为代表。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构成了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的发展基础:凭借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园区。
2我国旅游业精准扶贫对策
2.1潜力型的对策
第一,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乡村振兴离不开热爱家乡的领头人,党支部是贯彻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由党支部开展旅游扶贫宣讲会,解析国家扶贫政策,将旅游脱贫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传递给贫困人口,提高贫困人口的脱贫意识。
第二,发展高端绿色产业。从良好的生态环境、淳朴的乡土人情以及特色农产品等初级要素方面着手,为贫困地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同时合理规划建设,以参与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家庭为单位,打造原生态旅游家庭景点,让乡村变夏令营,家园变亲子体验屋,形成以体验乡村淳朴生活为特色的旅游精准扶贫发展模式。
第三,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对参与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个人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实现自我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
2.2朝阳型的对策
第一,发挥旅游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将贫困村与周边旅游兴旺的乡村联合,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一村一策,挖掘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合作,确保项目安排精准。
第二,发挥村级基层两委组织的引领作用,由乡村基层两委组织与政府合作,完善旅游扶贫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精准。
2.3内部合作开发对策
旅游企业与社区及居民合作开发,旅游企业负责资金的投入,旅游地的规划、合理开发、经营管理等;社区及居民负责餐饮住宿的服务,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供应特色产品等。两者是分工合作的关系,但必须共同协作、统一发展,才能实现最大利益。旅游企业对旅游地的合理开发既要考虑到依托的乡村资源,除自然和人文资源之外,还有社区及居民的特色住宿和餐饮,独特的风俗习惯,特色产品等;同时还要考虑游客对市场的需求等。只有结合乡村特色及市场需求,设计相应的旅游特色产品以此来吸引游客,并多方面营销,打造品牌效应,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2.4统一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加强规范化管理
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强化规范制度,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益。促进农业发展。当前,广州市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规范化,做了巨大的努力,如年为了引导、鼓励和调动企业参与的农家乐的热情,提高农业的规模和档次,树立典型,打造品牌,进一步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广州市农业局年组织并开展对全市家大大小小的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工作;又如,新世纪以来,广州市大力政策推进和资金扶持了一批乡村旅游景点的建设,积极为其他的乡村旅游发展树立典范。
3结语
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支柱产业。在研究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成功经验时,更要面对部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在实际操作时,由于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不足,导致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缺乏本土特色,甚至可能出现扶贫扶强难扶弱的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政府与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发挥村民在精准扶贫项目中的主动性,共同发力,深入调研、合理规划,做好乡村旅游产业布局、旅游产品创新,同时加强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村民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靖南.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7(3):99 -103.
[2]杨建,韩宗伟,张翊红. 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J]. 云南社会科学,2016(6):52 -56.
[3]邓维杰,何海燕,朱淑婷.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J]. 农村经济,2017(12):44 -49.
作者简介:
刘晓凤(1997.04)女,汉族,学历:本科;单位:临沂大学;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贾永雪,学历:本科;单位:临沂大学;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颜 妍,学历:本科;单位:临沂大学;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