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而全面发展的人所具有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综合素养,体现了学科教育的融合。教师要创设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的、适合地域发展的融合课程,让培养“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育人目标在学习语言文字时落地,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学科课堂教学相关知识。
一、 基于问题衍生的融合思考
上《棉花姑娘》一课时,有老师上着上着就开始讲解七星瓢虫的生长发育过程,讲述蚜虫的危害性。
在《纸的发明》的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语文课标第二个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阅读教学要求。备课时,教师要通过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引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但无论怎样设计,课堂上都会关注“纸的发明”的历史过程。
《河中石兽》中的诗僧、讲学家不及老河兵对事物的认识见解高妙,但要让学生明白“石兽”位置的变化,一定要理清文中暗含的物理学知识。
老师与学生交流《大自然的语言》,探讨小草什么时间生长、河水什么时候解冻、纬度高低不同物候的特点是什么等物候学知识,总会在不经意间涉及地理与生物学科的知识。
在这些语文课上,出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现象。如我们常说问题即课题,能不能在语文课上以语文的主题为点,运用“1+X”的思路,衍生融合其他学科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三个“基础”,强化了我们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也体现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特点。主动创设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打破学科壁垒、由语文主题而生发的多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成为“最好的我”的可能性
学科融合(FOS-Fusion of subjects)是在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
清华大学教授刘涛雄在《树立良好学风,在学科融合与创新中成长》中说: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现今的学习环境多样化,我们不能再以单一的“刻苦”标准衡量学风的好坏。清华有许多同学善于利用互联网慕课等学习资源,除了本身就读的专业之外,在另一个专业领域获取了同等学力,获得长足发展,表现出的“打破学科边界”“自主搜寻新知”就是新时代、新的学术环境对“学风”外延的一种扩充。
1.让核心素养目标落地转化为学科素养
对核心素养要有清醒的认识——核心素养是融合的,素养的提高各学科不能各自为政,而应统合统整。统编教科书系统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点融合,而统编本语文教材,极具融合的思想。学科课堂教学的目标,要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实施,转化为学生阅读、理解、运用、操作的动手能力,转化为学生长久的学习力。通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融合勾联,创设以统编教材为背景的语文主题专项的融合课程!
2.开展深度学习,让学科融合真实发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学科融合的着眼点可以是学科核心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融合,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中相关学习内容的融合。
利用主题统领,使多学科在一个单元内组建。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新的教学单元,把和语文主题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体,不同学科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成为实践主体,通过理解分析、师生合作完成特定学习任务、行动反思、反思行动,让融合真实发生。
三、课程创设的角度与实施
学科融合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学术研究产生重大创新性成果的方式之一。据统计,在1901—2008年间,颁发的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三项)中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占获奖总数的52%。在各个被统计的时间段中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占获奖总数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由此看来,有了学科课程的划分,势必也会有学科课程的融合。
1.统编教材带来的融合思考
陈先云认为:文与道的统一,是语文教科书秉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宝贵经验。要处理好语言文字训练目标与思想教育目标的关系,体现两者的统一。统编语文教材的助学系统,极具包容性。教材融合是以语文教学的主题生发开了的各学科融合教学,不是简单的学科+学科。如《岳阳楼记》讲述岳阳楼的历史变迁,地理学科角度观览洞庭湖的风貌;绘一幅岳阳楼的赏月图,感受山之美、月之美、水之美、鱼虾之乐、水鸟的自由;吟一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壮歌曲,与古人对话,积累中外名言警句……立德树人,有效渗透。
2.围绕研究主题的融合课创生
利用语文统编教材体现的学科包容的特点,开发语文主题构建的学科融合课,围绕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开展创生活动。每个主题融合的开展,都要利用两周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主题,做充分的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实现教学相长。比如《花钟》融入科学、语文、美术、数学、道法、音乐学科的教学。如下图。
又如《赵州桥》中,数学课关于对称图形的探究;美术课制作搭建“我心目中的桥”的操作;科学课上透视水流湍急时的发现;历史课关注我们悠久的桥梁建筑历史。人文素养的培育,民族文化的传承,立德树人的落地,就在这课程的浸润之中。
3.团队共建,集体进步,带动学生成长 有了主题课程的开发,承担不同学科教学的老师要汇聚研究,寻找学科融合的突破口,带动学校整体的发展。个人探究促进团队共建,凝聚力增强,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志趣的学科教师,在一个主题下组成教学研究的共同体。如《北京的春节》的言语实践“话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就组建由语文、美术、音乐、道法、地理等学科老师组成的开发团队,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为期两周的探索实践活动;再以大单元的形式,各位老师共同执教展示课,如美术课制作灯笼,音乐课召开新年音乐会,思品课上辩论“压岁钱怎么花”,地理课上勾连春节期间西安与其他地区的天气预报等。
4.减负增效,开发语文为主题“1+X”课程
“1+X”是统编教材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思路,而融合课的开发中 “1”指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融合课程开发要贴近语文教材,“X”是指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培养契合的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多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减负增效。如《我的母亲》的“母亲”主题课,有语文课上母亲对文中的“我”、现实生活中的“我”的影响;有历史背景的透彻阐释,同时代人的命运前途剖析;有课内外衔接的人物传记文学作品推荐阅读;有美术课动手为母亲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有音乐课学唱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曲;有现代信息课以《母亲故事》建设网络展览馆……让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相呼應。
5.搭建平台,顺应禀赋,个性发展
兴趣性情各不相同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选择研究内容不同的小组参与学习。学习体验就是让孩子“站在课堂中央”,关注个性。如《小真的长头发》,衍生出数学长度计算、科学课探究人类毛发生长速度、美术课绘本创编、英语课的“head,hand,ear,hair…”等。又如《观潮》中,衍生出特殊地理环境、月吸引力的物理知识、钱塘江大潮的诗词佳句、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钱塘观潮图创作等,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参与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课程的交融建构,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每个个体存在,其实本身就是一个融合体,从“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建设不同学段的课程融合是极其必要的。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教师要设计开放、多元的主题课程,提倡语文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把学生全面发展总体要求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教学之中。构建语文主题衍生的融合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融合建构中让师生成为“最好的我”!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
一、 基于问题衍生的融合思考
上《棉花姑娘》一课时,有老师上着上着就开始讲解七星瓢虫的生长发育过程,讲述蚜虫的危害性。
在《纸的发明》的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语文课标第二个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阅读教学要求。备课时,教师要通过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引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但无论怎样设计,课堂上都会关注“纸的发明”的历史过程。
《河中石兽》中的诗僧、讲学家不及老河兵对事物的认识见解高妙,但要让学生明白“石兽”位置的变化,一定要理清文中暗含的物理学知识。
老师与学生交流《大自然的语言》,探讨小草什么时间生长、河水什么时候解冻、纬度高低不同物候的特点是什么等物候学知识,总会在不经意间涉及地理与生物学科的知识。
在这些语文课上,出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现象。如我们常说问题即课题,能不能在语文课上以语文的主题为点,运用“1+X”的思路,衍生融合其他学科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三个“基础”,强化了我们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也体现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特点。主动创设从认知学的角度出发、打破学科壁垒、由语文主题而生发的多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成为“最好的我”的可能性
学科融合(FOS-Fusion of subjects)是在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
清华大学教授刘涛雄在《树立良好学风,在学科融合与创新中成长》中说: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现今的学习环境多样化,我们不能再以单一的“刻苦”标准衡量学风的好坏。清华有许多同学善于利用互联网慕课等学习资源,除了本身就读的专业之外,在另一个专业领域获取了同等学力,获得长足发展,表现出的“打破学科边界”“自主搜寻新知”就是新时代、新的学术环境对“学风”外延的一种扩充。
1.让核心素养目标落地转化为学科素养
对核心素养要有清醒的认识——核心素养是融合的,素养的提高各学科不能各自为政,而应统合统整。统编教科书系统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点融合,而统编本语文教材,极具融合的思想。学科课堂教学的目标,要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实施,转化为学生阅读、理解、运用、操作的动手能力,转化为学生长久的学习力。通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融合勾联,创设以统编教材为背景的语文主题专项的融合课程!
2.开展深度学习,让学科融合真实发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学科融合的着眼点可以是学科核心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融合,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中相关学习内容的融合。
利用主题统领,使多学科在一个单元内组建。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新的教学单元,把和语文主题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体,不同学科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成为实践主体,通过理解分析、师生合作完成特定学习任务、行动反思、反思行动,让融合真实发生。
三、课程创设的角度与实施
学科融合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学术研究产生重大创新性成果的方式之一。据统计,在1901—2008年间,颁发的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三项)中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占获奖总数的52%。在各个被统计的时间段中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占获奖总数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由此看来,有了学科课程的划分,势必也会有学科课程的融合。
1.统编教材带来的融合思考
陈先云认为:文与道的统一,是语文教科书秉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宝贵经验。要处理好语言文字训练目标与思想教育目标的关系,体现两者的统一。统编语文教材的助学系统,极具包容性。教材融合是以语文教学的主题生发开了的各学科融合教学,不是简单的学科+学科。如《岳阳楼记》讲述岳阳楼的历史变迁,地理学科角度观览洞庭湖的风貌;绘一幅岳阳楼的赏月图,感受山之美、月之美、水之美、鱼虾之乐、水鸟的自由;吟一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壮歌曲,与古人对话,积累中外名言警句……立德树人,有效渗透。
2.围绕研究主题的融合课创生
利用语文统编教材体现的学科包容的特点,开发语文主题构建的学科融合课,围绕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开展创生活动。每个主题融合的开展,都要利用两周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主题,做充分的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实现教学相长。比如《花钟》融入科学、语文、美术、数学、道法、音乐学科的教学。如下图。
又如《赵州桥》中,数学课关于对称图形的探究;美术课制作搭建“我心目中的桥”的操作;科学课上透视水流湍急时的发现;历史课关注我们悠久的桥梁建筑历史。人文素养的培育,民族文化的传承,立德树人的落地,就在这课程的浸润之中。
3.团队共建,集体进步,带动学生成长 有了主题课程的开发,承担不同学科教学的老师要汇聚研究,寻找学科融合的突破口,带动学校整体的发展。个人探究促进团队共建,凝聚力增强,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志趣的学科教师,在一个主题下组成教学研究的共同体。如《北京的春节》的言语实践“话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就组建由语文、美术、音乐、道法、地理等学科老师组成的开发团队,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为期两周的探索实践活动;再以大单元的形式,各位老师共同执教展示课,如美术课制作灯笼,音乐课召开新年音乐会,思品课上辩论“压岁钱怎么花”,地理课上勾连春节期间西安与其他地区的天气预报等。
4.减负增效,开发语文为主题“1+X”课程
“1+X”是统编教材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思路,而融合课的开发中 “1”指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融合课程开发要贴近语文教材,“X”是指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培养契合的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多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减负增效。如《我的母亲》的“母亲”主题课,有语文课上母亲对文中的“我”、现实生活中的“我”的影响;有历史背景的透彻阐释,同时代人的命运前途剖析;有课内外衔接的人物传记文学作品推荐阅读;有美术课动手为母亲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有音乐课学唱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曲;有现代信息课以《母亲故事》建设网络展览馆……让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相呼應。
5.搭建平台,顺应禀赋,个性发展
兴趣性情各不相同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选择研究内容不同的小组参与学习。学习体验就是让孩子“站在课堂中央”,关注个性。如《小真的长头发》,衍生出数学长度计算、科学课探究人类毛发生长速度、美术课绘本创编、英语课的“head,hand,ear,hair…”等。又如《观潮》中,衍生出特殊地理环境、月吸引力的物理知识、钱塘江大潮的诗词佳句、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钱塘观潮图创作等,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参与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课程的交融建构,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每个个体存在,其实本身就是一个融合体,从“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建设不同学段的课程融合是极其必要的。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教师要设计开放、多元的主题课程,提倡语文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把学生全面发展总体要求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教学之中。构建语文主题衍生的融合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融合建构中让师生成为“最好的我”!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