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政局的飞速变化让很多人无所适从,只有默克尔始终在那里,低调、朴实无华,发型依旧,观念依旧,统治风格依旧。在今天领导人的产生堪比真人秀的时代,默克尔如一股清流,完全站在了这种风潮的反面9月24日,德国举行了新一届联邦议会选举,63岁的现任总理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获得了33%左右的议席,尽管得票率有所下降,但仍然保住了第一大党的地位,默克尔第三次连任已成定局,有望追平此前德国总理科尔的记录,第四次当选德国联邦总理并组阁。
接下来,默克尔将如何组阁?在新的执政周期,右翼政党的崛起会不会使德国政坛风云突变?默克尔将如何处理难民、恐怖主义这些“烫手山芋”?全球政局风云变幻,默克尔的外交政策又将如何应变?
12年前的2005年9月18日,默克尔代表联盟党击败了时任总理施罗德,成为继一千多年前神圣罗马帝国的狄奥凡诺女皇(956-991年)之后,第一位领导日耳曼的女性。当时,大部分人认为这位来自东德的女性不过是一个过渡人物,谁也没想到她后来力压群雄,三次连任。尽管德国总理普遍任职时间较长,但在社交媒体兴盛、民众注意力极度分散和分化的今天,三次连任仍然堪称奇迹。不仅如此,她通过在欧洲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中的出色表现,把德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讓自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欧洲女皇”。
如果为想成为政治领袖的人撰写指南,默克尔很可能是一个反面教材:她身形略胖,衣着普通,表达能力不佳,欠缺个人魅力,也不太使用社交媒体,似乎更像一个家庭主妇而不是一个大国领袖。事实上,“妈妈”正是德国人给默克尔起的外号,听起来倍感温暖,却有强烈的讽刺她乏味、欠缺个人魅力的意味,但到了今天,这个称呼已几无嘲讽之意,而成了让人心安的代名词。
《默克尔传》的作者斯蒂凡·柯内琉斯,已跟随采访默克尔25年,作为唯一一位能够查阅默克尔私人资料的德国知名记者,他有机会看到一个不为常人所知的默克尔。他的最大感受是,这个人没啥秘密,她本人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默克尔身上有不少正面的特质——有好奇心,求知欲强、好学。她在思索一个问题时,首先会全面彻底地了解那个问题。无论思考的是养老金计算公式、房市泡沫还是南海问题,她都要看事实。这样的默克尔怎么能让选民弃她而去?有她,就代表了心安。
本次大选,联盟党的竞选口号也再三强调了这一点:“为了一个我们热爱且生活美好的德国。”没有煽情语言,没有宏伟目标,却切中百姓所需。它提醒选民国家在默克尔领导下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现实,同时传递清晰信号:“想继续过好日子,就选我们。”
其实德国总理长期执政的现象屡见不鲜,前总理科尔等都曾连任多届。如今默克尔如愿实现连任,专家认为,其稳健的执政风格功不可没。而从根本上讲,她对民意和时代的变化有着难能可贵的谦卑,这对身处高位的人来说,绝不是容易的事。
“在任何国家的每一次大选中,经济因素始终处于首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江时学就默克尔再次成功连任作此表示。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郭宪纲表示,在默克尔的带领下,德国在欧洲的地位持续上升,在欧盟内部的领导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对于默克尔胜选连任这一结果,德国国内外反应平静,几乎没有人认为德国大选会有意外发生,人们对默克尔太有信心了,以至于此次大选最大的悬念不是谁会当总理,而是未来的执政联盟是什么组合?内政外交如何布局?
从大选结果来看,默克尔的顺利连任,似乎将德国这个“幸福的孤岛”隔离在了被民粹主义席卷的欧洲政治大潮之外。不过,此次德国大选中极右的民粹政党势力崛起不容小觑——“德国选择党”的得票率仅次于联盟党、社民党之后排名第三,成为半个世纪以来首个进入德国议会的极右翼政党。
要想成功组阁,德国政党必须单独或联合赢得议会50%以上的席位。不过,默克尔此前已经表示,不会和极右或极左的政党组阁。鉴于社民党领导人在败选后已经宣布成为最大反对党,郭宪纲认为,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有可能和一些中间派的小党组阁。
郭宪纲预测,未来选择党进入德国联邦议院,对默克尔政府的政策实施的影响将主要表现在难民政策以及欧盟政策上。默克尔再度执政后,将在制定这方面政策时更加周全、谨慎,不给选择党留下攻击的口实。
江时学则分析,默克尔需要一两个政党与其组建联合政府,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100天的时间来进行协调、沟通、斡旋和讨价还价。不过,目前德国的政党政治日臻完善,他预测这一次组阁不会出现“组阁危机”。
从国内看,难民危机、恐袭多发对默克尔仍是考验。
欧洲近几年持续涌入的难民为各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难民问题也为德国社会带来了经济、安全等问题,德国国内质疑之声不断。默克尔再次连任,未来4年,对难民持欢迎态度的她,将如何平衡难民与安全的问题?
社科院国际学部副主任周宏认为,总体来看,德国会继续对难民持开放态度,但可能将会在难民申请程序上更加严格,并可能遣返部分经断定非难民的人员。
周宏同时强调,难民问题最主要的方面实际是跨文化融合,避免难民与社会隔绝而形成自己的文化圈才是默克尔需要努力解决的。
8000万人的德国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一下子吸纳了150万的难民,这些人的融合未来必然会是大问题,他们对德国的国家特性和主流文化会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威胁,殊难预料。如果融合得好,这些主要来自叙利亚、受教育程度相对较好的难民,可能会成为未来德国经济的生力军。而如果融合失败,德国内部的分裂和对立将会日甚一日,默克尔就成了德国乃至欧洲的罪人。 反对接收难民、反对欧洲一体化的极右翼新选择党在此次德国大选中不但第一次跻身议会,而且一下子成了第三大党,就是对默克尔难民政策的重大警告,也意味着德国社会和政坛的对立在加剧。未来4年应该是默克尔总理生涯的最后4年,她能否避免科尔那样晚节不保的下场,功成身退,对德国和她自己都至关重要。
在欧洲近年来恐袭多发的大背景下,恐怖主义威胁也是默克尔未来4年必须面对的艰巨问题。
郭宪纲表示,针对德国国内恐怖主义威胁,默克尔未来可能采取如下措施:首先确保资金投入,并在边界地区、地铁和交通要道加强警力布控;第二,对恐怖分子嫌疑人加强监控;第三,掌握恐怖组织间的资金动向,切断资金链;第四,控制恐怖分子通过网络进行理念宣传。
另外,默克尔很可能会加强与欧盟在反恐问题上的沟通合作,促进欧盟内部的信息共享,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恐怖袭击的可能性。
在全世界范围内,民众对默克尔的领导能力普遍持有相当正面的看法。今年6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默克尔登上全球“最受信任的领导人”榜首。能得到这一殊荣,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的混乱局面,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停滞不前、接连遭受的债务危机、难民问题,英国在脱欧问题上的进退两难,都是重要的心理参照物。
而过去12年里,全球政局风云变幻,恐怖袭击、金融危机频发,地缘政治動荡,右翼在欧洲崛起,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兴起;美国换了三位总统,英国换了四任首相,法国换了四位总理,意大利的政府则更迭了七次。这飞速的变化让很多人无所适从,而只有默克尔始终在那里,发型依旧,观念依旧,统治风格依旧,能做事,可信赖,不装模作样、不莽撞任性、不自吹自擂,也不垂头丧气。似乎有她在,欧盟就有了主心骨。
可以说默克尔所代表的外交政策不只关乎德国自身,甚至关乎整个欧盟。那么,被外界视为欧洲领袖之一的默克尔,在新的任期该如何应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出现的倒退现象?
周宏认为,为了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欧洲接下来将“更强硬”:“一方面,默克尔针对英国脱欧问题可能将会更加严厉,以儆效尤;另一方面,默克尔也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民众对欧盟的认可度。鉴于目前的法德领导人都持拥欧态度,接下来欧洲继续深化一体化进程的方向是肯定的。”毕竟,一个更统一、更团结的欧洲也有利于德国自身的发展。
自今年以来,德国与美国在难民、经济、欧盟及气候变化等多项政策上都有分歧。今年6月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更是与欧盟的政策南辕北辙。默克尔将第四次担任总理,这对于德美关系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郭宪纲表示,德国目前和美国的关系已经“渐行渐远”。未来德国不仅有可能在巴黎气候协定的执行问题上与美国“分道扬镳”,对经济全球化贸易,包括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对贸易协议的重新谈判等,默克尔领导的德国政府也不会向美国让步。
中德关系经历磨合,正渐臻佳境,迈入历史最佳时期,在双边、中欧、全球治理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江时学指出,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以‘全方位’做形容词的战略伙伴关系,只有中国和德国的这一关系。中德关系将因双方的进一步相互了解而继续向前发展。”
默克尔过往执政的12年,是国际局势深刻变化的12年,中国国力的提升是重要变化之一。默克尔曾在2007年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私下接见达赖,令两国关系一度蒙上阴影。但中国和德国共同利益很多,两国在反对单边主义,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立场一拍即合。因此,在默克尔的任期内,两国关系提升至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自2005年出任总理以来,默克尔已经访华10次,这在西方领导人中是绝无仅有的。她一贯雷厉风行,外交行程往往安排得十分紧凑,然而每次与中国领导人接触都会有额外的安排。2014年7月默克尔访华时由于和习近平对话比预定时间延长了近45分钟,使得原定在德国驻华使馆的招待会推迟了一个小时。等到招待会开始,默克尔上来就说:“我很兴奋,但不是因为北京天气太热,而是我和中国领导人谈得很投机。”在访问成都时,她还专门学做了川菜宫保鸡丁,在中德网民中传为美谈。
在德国,与中国保持良好双边关系也已成为主要政党的共识。新政府仍由默克尔主政,对华务实友好的基调不会变,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中国实力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勇于承担更多责任,中德间存在摩擦与利益冲突在所难免,中德关系未来仍将保持“有合作亦有竞争”总体态势,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在今天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领导人的产生堪比真人秀,务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的领导人,看起来酷炫,却往往是花架子,解决不了真问题。而默克尔完全站在了这种风潮的反面,她低调、系统、分析、按部就班,朴实无华及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务实,是当今世界的一股清流,也可能才是领导力的本质。
然而,12年的总理岁月不可能是看起来那样风轻云淡,始终如一的背后,是内心的笃定、日复一日的坚持以及必要时刻的妥协和调整。默克尔是瓦格纳歌剧的忠实粉丝,她这样评价《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演出时间长达16小时的歌剧:“如果事情一开始就错了,反而可以成就某些人,但永远都不会回到好的结果上来。起步对,步步皆对。”这或许就是这位总理的人生座右铭:一开始就要做对,一步接一步,有条理,有计划,从容不迫。
接下来,默克尔的征途会更加坎坷,但这依然是属于她的4.0时代。历史将如何评价默克尔,现在还很难预料。媒体当下的称赞或贬低不是最重要的,决定默克尔历史地位的,是她能给德国留下什么长远的遗产。或者,是她能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痕迹。
接下来,默克尔将如何组阁?在新的执政周期,右翼政党的崛起会不会使德国政坛风云突变?默克尔将如何处理难民、恐怖主义这些“烫手山芋”?全球政局风云变幻,默克尔的外交政策又将如何应变?
“欧洲女皇”又赢了
12年前的2005年9月18日,默克尔代表联盟党击败了时任总理施罗德,成为继一千多年前神圣罗马帝国的狄奥凡诺女皇(956-991年)之后,第一位领导日耳曼的女性。当时,大部分人认为这位来自东德的女性不过是一个过渡人物,谁也没想到她后来力压群雄,三次连任。尽管德国总理普遍任职时间较长,但在社交媒体兴盛、民众注意力极度分散和分化的今天,三次连任仍然堪称奇迹。不仅如此,她通过在欧洲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中的出色表现,把德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讓自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欧洲女皇”。
如果为想成为政治领袖的人撰写指南,默克尔很可能是一个反面教材:她身形略胖,衣着普通,表达能力不佳,欠缺个人魅力,也不太使用社交媒体,似乎更像一个家庭主妇而不是一个大国领袖。事实上,“妈妈”正是德国人给默克尔起的外号,听起来倍感温暖,却有强烈的讽刺她乏味、欠缺个人魅力的意味,但到了今天,这个称呼已几无嘲讽之意,而成了让人心安的代名词。
《默克尔传》的作者斯蒂凡·柯内琉斯,已跟随采访默克尔25年,作为唯一一位能够查阅默克尔私人资料的德国知名记者,他有机会看到一个不为常人所知的默克尔。他的最大感受是,这个人没啥秘密,她本人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默克尔身上有不少正面的特质——有好奇心,求知欲强、好学。她在思索一个问题时,首先会全面彻底地了解那个问题。无论思考的是养老金计算公式、房市泡沫还是南海问题,她都要看事实。这样的默克尔怎么能让选民弃她而去?有她,就代表了心安。
本次大选,联盟党的竞选口号也再三强调了这一点:“为了一个我们热爱且生活美好的德国。”没有煽情语言,没有宏伟目标,却切中百姓所需。它提醒选民国家在默克尔领导下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现实,同时传递清晰信号:“想继续过好日子,就选我们。”
其实德国总理长期执政的现象屡见不鲜,前总理科尔等都曾连任多届。如今默克尔如愿实现连任,专家认为,其稳健的执政风格功不可没。而从根本上讲,她对民意和时代的变化有着难能可贵的谦卑,这对身处高位的人来说,绝不是容易的事。
“在任何国家的每一次大选中,经济因素始终处于首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江时学就默克尔再次成功连任作此表示。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郭宪纲表示,在默克尔的带领下,德国在欧洲的地位持续上升,在欧盟内部的领导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对于默克尔胜选连任这一结果,德国国内外反应平静,几乎没有人认为德国大选会有意外发生,人们对默克尔太有信心了,以至于此次大选最大的悬念不是谁会当总理,而是未来的执政联盟是什么组合?内政外交如何布局?
组阁之路怎么走?
从大选结果来看,默克尔的顺利连任,似乎将德国这个“幸福的孤岛”隔离在了被民粹主义席卷的欧洲政治大潮之外。不过,此次德国大选中极右的民粹政党势力崛起不容小觑——“德国选择党”的得票率仅次于联盟党、社民党之后排名第三,成为半个世纪以来首个进入德国议会的极右翼政党。
要想成功组阁,德国政党必须单独或联合赢得议会50%以上的席位。不过,默克尔此前已经表示,不会和极右或极左的政党组阁。鉴于社民党领导人在败选后已经宣布成为最大反对党,郭宪纲认为,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有可能和一些中间派的小党组阁。
郭宪纲预测,未来选择党进入德国联邦议院,对默克尔政府的政策实施的影响将主要表现在难民政策以及欧盟政策上。默克尔再度执政后,将在制定这方面政策时更加周全、谨慎,不给选择党留下攻击的口实。
江时学则分析,默克尔需要一两个政党与其组建联合政府,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100天的时间来进行协调、沟通、斡旋和讨价还价。不过,目前德国的政党政治日臻完善,他预测这一次组阁不会出现“组阁危机”。
内政:难民危机、恐袭多发仍是考验
从国内看,难民危机、恐袭多发对默克尔仍是考验。
欧洲近几年持续涌入的难民为各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难民问题也为德国社会带来了经济、安全等问题,德国国内质疑之声不断。默克尔再次连任,未来4年,对难民持欢迎态度的她,将如何平衡难民与安全的问题?
社科院国际学部副主任周宏认为,总体来看,德国会继续对难民持开放态度,但可能将会在难民申请程序上更加严格,并可能遣返部分经断定非难民的人员。
周宏同时强调,难民问题最主要的方面实际是跨文化融合,避免难民与社会隔绝而形成自己的文化圈才是默克尔需要努力解决的。
8000万人的德国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一下子吸纳了150万的难民,这些人的融合未来必然会是大问题,他们对德国的国家特性和主流文化会产生什么样的长远威胁,殊难预料。如果融合得好,这些主要来自叙利亚、受教育程度相对较好的难民,可能会成为未来德国经济的生力军。而如果融合失败,德国内部的分裂和对立将会日甚一日,默克尔就成了德国乃至欧洲的罪人。 反对接收难民、反对欧洲一体化的极右翼新选择党在此次德国大选中不但第一次跻身议会,而且一下子成了第三大党,就是对默克尔难民政策的重大警告,也意味着德国社会和政坛的对立在加剧。未来4年应该是默克尔总理生涯的最后4年,她能否避免科尔那样晚节不保的下场,功成身退,对德国和她自己都至关重要。
在欧洲近年来恐袭多发的大背景下,恐怖主义威胁也是默克尔未来4年必须面对的艰巨问题。
郭宪纲表示,针对德国国内恐怖主义威胁,默克尔未来可能采取如下措施:首先确保资金投入,并在边界地区、地铁和交通要道加强警力布控;第二,对恐怖分子嫌疑人加强监控;第三,掌握恐怖组织间的资金动向,切断资金链;第四,控制恐怖分子通过网络进行理念宣传。
另外,默克尔很可能会加强与欧盟在反恐问题上的沟通合作,促进欧盟内部的信息共享,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恐怖袭击的可能性。
外交:脱欧问题、欧美关系未来如何处理?
在全世界范围内,民众对默克尔的领导能力普遍持有相当正面的看法。今年6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默克尔登上全球“最受信任的领导人”榜首。能得到这一殊荣,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的混乱局面,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停滞不前、接连遭受的债务危机、难民问题,英国在脱欧问题上的进退两难,都是重要的心理参照物。
而过去12年里,全球政局风云变幻,恐怖袭击、金融危机频发,地缘政治動荡,右翼在欧洲崛起,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兴起;美国换了三位总统,英国换了四任首相,法国换了四位总理,意大利的政府则更迭了七次。这飞速的变化让很多人无所适从,而只有默克尔始终在那里,发型依旧,观念依旧,统治风格依旧,能做事,可信赖,不装模作样、不莽撞任性、不自吹自擂,也不垂头丧气。似乎有她在,欧盟就有了主心骨。
可以说默克尔所代表的外交政策不只关乎德国自身,甚至关乎整个欧盟。那么,被外界视为欧洲领袖之一的默克尔,在新的任期该如何应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出现的倒退现象?
周宏认为,为了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欧洲接下来将“更强硬”:“一方面,默克尔针对英国脱欧问题可能将会更加严厉,以儆效尤;另一方面,默克尔也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民众对欧盟的认可度。鉴于目前的法德领导人都持拥欧态度,接下来欧洲继续深化一体化进程的方向是肯定的。”毕竟,一个更统一、更团结的欧洲也有利于德国自身的发展。
自今年以来,德国与美国在难民、经济、欧盟及气候变化等多项政策上都有分歧。今年6月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更是与欧盟的政策南辕北辙。默克尔将第四次担任总理,这对于德美关系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郭宪纲表示,德国目前和美国的关系已经“渐行渐远”。未来德国不仅有可能在巴黎气候协定的执行问题上与美国“分道扬镳”,对经济全球化贸易,包括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对贸易协议的重新谈判等,默克尔领导的德国政府也不会向美国让步。
“我和中国领导人谈得很投机”
中德关系经历磨合,正渐臻佳境,迈入历史最佳时期,在双边、中欧、全球治理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江时学指出,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以‘全方位’做形容词的战略伙伴关系,只有中国和德国的这一关系。中德关系将因双方的进一步相互了解而继续向前发展。”
默克尔过往执政的12年,是国际局势深刻变化的12年,中国国力的提升是重要变化之一。默克尔曾在2007年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私下接见达赖,令两国关系一度蒙上阴影。但中国和德国共同利益很多,两国在反对单边主义,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立场一拍即合。因此,在默克尔的任期内,两国关系提升至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自2005年出任总理以来,默克尔已经访华10次,这在西方领导人中是绝无仅有的。她一贯雷厉风行,外交行程往往安排得十分紧凑,然而每次与中国领导人接触都会有额外的安排。2014年7月默克尔访华时由于和习近平对话比预定时间延长了近45分钟,使得原定在德国驻华使馆的招待会推迟了一个小时。等到招待会开始,默克尔上来就说:“我很兴奋,但不是因为北京天气太热,而是我和中国领导人谈得很投机。”在访问成都时,她还专门学做了川菜宫保鸡丁,在中德网民中传为美谈。
在德国,与中国保持良好双边关系也已成为主要政党的共识。新政府仍由默克尔主政,对华务实友好的基调不会变,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中国实力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勇于承担更多责任,中德间存在摩擦与利益冲突在所难免,中德关系未来仍将保持“有合作亦有竞争”总体态势,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她的征途
在今天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领导人的产生堪比真人秀,务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的领导人,看起来酷炫,却往往是花架子,解决不了真问题。而默克尔完全站在了这种风潮的反面,她低调、系统、分析、按部就班,朴实无华及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务实,是当今世界的一股清流,也可能才是领导力的本质。
然而,12年的总理岁月不可能是看起来那样风轻云淡,始终如一的背后,是内心的笃定、日复一日的坚持以及必要时刻的妥协和调整。默克尔是瓦格纳歌剧的忠实粉丝,她这样评价《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演出时间长达16小时的歌剧:“如果事情一开始就错了,反而可以成就某些人,但永远都不会回到好的结果上来。起步对,步步皆对。”这或许就是这位总理的人生座右铭:一开始就要做对,一步接一步,有条理,有计划,从容不迫。
接下来,默克尔的征途会更加坎坷,但这依然是属于她的4.0时代。历史将如何评价默克尔,现在还很难预料。媒体当下的称赞或贬低不是最重要的,决定默克尔历史地位的,是她能给德国留下什么长远的遗产。或者,是她能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