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 书评

来源 :语文课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ow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为一本书写书评,其实作为一名学生,读后感这种东西也没少写,只是书评终究不同,对一本书进行评价,就所谓资历阅历而言,我并不合适,但出于对书,对作者的热爱,我还是打算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写下来,给这本书,也给我喜欢的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很文艺,《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作者其实有说过,他曾经把书的名字定为《爱在未年城》,其实我觉得他的注解很精妙,因为对于每个人而言,感情是一片永远无法探索完全的区域,每个人都是个懵懂的孩子,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哭哭笑笑。但是,我觉得《爱是一种微妙的滋养》更贴切这本书的内容,且不说它来自另一本书中,单单他这对爱的定義就令我折服,爱其实就是清泉、微风、阳光、晴云,爱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无论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爱,都滋养着人们心田,培育出朵朵沁人心脾、绚丽多姿的花。
  而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它不像我过去看过的用一些华丽辞藻填补的世界,它不是滔滔不绝说教的、空泛的、令人难以忍受的长篇大论。 它只是以爱为论点展开 十二个并不长的故事。每一个,便是作者的一点记忆,他将他生命中或不舍或难忘的感情梳理清楚,摊开与我们一起分享讨论。他的文字不像他的颜值,它们很平实,舒缓,安静,对于什么是爱娓娓道来,令人深思。
  我不想去概括他书里的故事,那样深沉那样浓烈的感情并不是我三言两语就可以轻描淡写带过的。况且,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从中所得的体会都是不尽相同的。
  “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一边骂着你,一边为你撑伞。”
  我含着泪看完了二叔与他老婆叶子的爱情故事,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同样因为疾病离开了这个世界。人在死亡面前总是那么脆弱,那么渺小,敌不过命运的心血来潮。作者说:“人之所以害怕死亡,皆是因为心愿未了。”其实我觉得,他不仅仅是因为有很多未完成的心愿,更多的可能是他看着身边关心他、爱他的人为他心碎、为他流泪。斯人已逝,我们却还活着。爷爷是在一天夜里去了的,不声不响,他带着太多的遗憾与牵挂离默默地开了这个世界。
  正如孙楠《I Believe》里的一句歌词“曾经走过漫漫长路,泪水模糊了我和你”。
  请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他虽然嘴上唠叨你,可在他心里,你永远占据了一块不可泯灭的地方!
  “在人生中步履维艰地蹒跚前进,你始终要在最难坚持的地方继续坚持,在最懦弱的地方克服懦弱。”
  故事中的王巧妹直爽开朗,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故事中的丁丁,单纯可爱,却让人心痛;故事中的单臂妈妈为了儿子,再难也一样坚持着;现世中的煜伦,创业失败,却未曾放弃…… 人生本就有着太多的艰难与无奈,但尽管如此,为了我们爱的人,更为了爱我们的人,我们都从未停下脚步,一直奋力前行!
  有一篇,是我在逃亡中找到自己。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迷茫的,对生活,对未来,我一无所知,无所适从,我不知道我该做什么,怎么做,我甚至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现在的我仍然在迷茫,仍然在彷徨。即使我不知道我该做什么,我也学着去努力,去尝试。我不是不怕失败,对于每一个决定我下的都艰难,但没关系,我还年轻,即使失败,依旧可以卷土重来。年轻是闭着眼睛逃亡,是一段不想承认,却也不想失去的时光。希望十年之后的我也会这样想,可以为现在在迷茫中一腔孤勇的我而感到骄傲。
  但还有一篇,我想讲,但其实却没有办法说可以深刻去评论,那就是情书告诉我爱你。对于爱情我没有刻骨的理解。作者对自己爱人的爱即使如我这般空白的人都心悸。从他爱人的成长日记开始,他对他的爱就像陈年的佳酿,浓郁醇香,年少轻狂时,疯狂的事都为了只为他一人做尽了,那样的爱情,我从未见过。但是他也用他的生命去诠释,什么才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之前看过泰戈尔的一句话,感触颇深: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诚如他在刚进高中的时候不会想到,自己的爱人会在这里出现。
  一本书,重要的不是他写了什么,而是你从他写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这本书给予了你什么。
  我很喜欢这本书,不只因它的作者,不只因它的插画,不只因它的内容,而是因为他的给予我的感受,它颠覆了我最初拿到这本书时的认知,让我泪流满面,让我热泪盈眶。虽然只是一个个小小的故事,可这些故事却无一不变成了养分,滋养着我, 孕育着爱。他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坚强,学会勇敢,学会努力,学会生活,学会爱……
其他文献
【摘要】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引入语文教学,旨在通过三国作品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其语文综合水平;同时激发学生对三国文化的关注,合理继承三国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其过程可称为“三阶段七环节”,即第一阶段:课前准备 ①教师指导,学生尝试泛读;②师生立项,学生选择阅读;③重组三国作品,构建教学单元;第二阶段:课堂教学 ④作品教学,相得益彰;⑤共侃三国,巩固提高;第三阶段:课后提升⑥“版主”汇总
期刊
【摘要】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对阅读教学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进行开放式阅读是学生深深喜爱的,也取得了很好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开放式;阅读  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经过几年的教改探索,语文课堂已经在我们的教学中产生影响,并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语素质起着比较大的作用,而开放式语文阅读更是深受学生喜爱,成为教学的希望所在。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远离文艺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与时代的发展都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语文课堂在提质增效方面有新的突破。本文结合高中语文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得失,特别还在反思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让语文课堂提质增效得以实现。本文对于高中语文课堂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启发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优化;教学设计;语文课堂;提质增效  随着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及
期刊
信息时代,母语教育有两大要务须完成:信息的共享性,要求目前的母语教育须提升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把握能力;社会的娱乐化和文化的快餐性,要求母语教育须帮助学生构建必要的语言系统。然而,当下一线的母语教育,却面临诸多层面的压力和困惑:如何才能提升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把握能力?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构建必要的语言系统?怎样才算是抓住了语文教育的本质?怎样才能使提高语文考试质量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间不产生矛盾?  素质教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课生动地记述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以读生情,感悟掌聲,自然倾吐。  情感态度与价
期刊
【摘要】我们都知道,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而识字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也是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由于小学生逻辑思维不足、心智不成熟,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开展识字教学遇到了一定困难.为了增强学生的汉字学习能力,文章分析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模式的流程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1.引言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也在悄然变化。初中语文教学中权重最大的就是阅读教学,而研究阅读教材是永不过时的课题。以插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为切入点的文献比较少,因此,本研究着眼于初二语文课本插图的运用路径进行探索,以期提高初二学生的语文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插图;初二;语文;阅读  插图之美,让人观之可亲,它与文字相比,更加形象生动,可以直观地表达事物特征,插图可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基本上以常识性教学为主,兼顾学生数学思维的开拓。在教材编辑环节小学数学教学也注重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在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能否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注重实际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即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又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方法  毋庸置疑,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就是在教学环节中巧妙联系生活实际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课程中,政治这一门学科的教学是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才的培养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是对学生道德和精神上的升华教学,这就要求现在的政治的教学课程中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政治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便直接体现于受教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政治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而且要让学生在成长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更是重中之重。初中政治教学的方法,依然是一个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孩子们不喜欢写作文的三个原因:“不想写”“、没啥写”、“不知道怎么写”入手,刻意求“变”,变“不想写”为“我要写” ,变“没啥写”为“有的写” ,变“不知怎么写”为“明白怎么写” 。从而在教师刻意求“变”的指导下,实现孩子们的快乐作文。  关键词:求“变” 快乐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我们的孩子喜欢写作文的寥寥无几。孩子们不喜欢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