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荔枝酸腐病是荔枝果实常见病害之一,综述了荔枝酸腐病的发病症状、发病特点以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以为生产中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荔枝酸腐病;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67.1;S436.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169-01
荔枝是中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果王”之称。果圆形,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促进食欲之功效。采后果实极易褐变腐烂,病原菌侵染是其褐变腐烂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荔枝酸腐菌又是其主要病原菌之一[1]。
1 病原菌
荔枝酸腐病的病原菌是荔枝酸腐菌,属半知菌类真菌。该病菌的营养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区别不明显。分生孢子梗极短,无色,形状不一,有圆形、椭圆形和卵圆形。分生孢子有菌丝断裂而成,初生时孢子相连如念珠,两孢子相连处有短颈,分生孢子无色透明。
2 发病症状
该病多危害成熟果实,多从蒂部开始发病。病部初呈褐色,后逐渐变为暗褐色并迅速扩大直至全果变褐腐烂。外壳硬化,暗褐色,内部果肉腐化,有酸臭味并有酸水流出。病部长满白色霉(病菌的分生孢子)。荔枝酸腐病易与霜疫霉病混淆,其与霜疫霉病的区别是,该病只危害成熟果实,且不像霜疫霉病病果可以见到明显的病斑。一般发生于荔枝椿象危害严重的果园,以及贮藏一定时间后的成熟果。霉层呈粉状,而不是白霜状。
3 发病特点
荔枝酸腐病菌是一种寄生性很弱的病原菌。落到荔枝果实上的分生孢子吸水萌发后只能由伤口侵入到果内,因此,被荔枝蝽象、果蛀蒂虫等害虫为害或受到机械损伤的成熟果实容易感染该病。病菌侵入到果内吸取养分,同时分泌酶分解熟果的薄壁组织,致使果肉败坏,不能食用。
病原菌在土壤、烂果中越冬,次年荔枝果实成熟时,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果实发病,并大量产生孢子,再次侵染其他果实。入侵时通过裂果、虫伤口侵染发病,可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储藏和运输期间,健果与病果接触也可感病。
4 防治研究
荔枝果园的病虫害防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荔枝的品质,采后的消毒、杀菌、防腐处理实际上只是一种辅助措施。荔枝果实娇嫩,果皮具有特殊结构,易受机械损伤。因此,在贮运时要注意轻放轻运,尽量避免硬伤和压伤[2]。成熟时适逢高温季节,保湿包装会增加防腐的难度,如果采前防治不力,病菌已入侵而未发病,贮运期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大量病发。目前对于酸腐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也有报道利用植物提取物来防治该病,如丘 麒等[3]研究植物提取物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抑制效果,发现油茶籽甲醇浸提物对其的抑菌活性最高,亦显著高于商品化保鲜剂对柑橘酸腐的抑制效果。
4.1 农业防治
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采收时的工具也可带菌传播。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因此成熟果实被荔枝蝽橡及蒂蛀虫危害,或采收时果实受伤都容易感染此病。防治荔枝酸腐病,应采取“切断病链,治虫防病”的主动策略,坚持采取采前喷药预防与采后果实处理相配合的防治措施,特别是对荔枝蝽象及果蛀蒂虫等荔枝果实害虫进行有效防治。一是控制果园湿度。新建果园应选择土壤疏松、便于排水和向阳的园地。现有果园通过深耕培土和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并修畦沟,以利排水。二是清洁果园。采果后结合修剪清除烂果和病果,扫除地面落果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三是加强管理。冬季对荔枝树要进行松土、施肥、培土,使果树长势良好,提高其抗病虫能力。
4.2 化学防治
病害常发地区,应把该病防治工作提前到采收前进行。一是在果实膨大期喷药防除挂果害虫,以减少虫伤口。二是在做好农业防治工作的基础上,于花蕾期、幼果期和成熟期进行喷药防治。喷药次数根据当时天气(特别是下雨)情况及病害发展情况而定[4-5]。如遇到连续下雨,要抢晴喷药。在采果前10~15 d掌握果实开始转色近成熟期喷施70%托布津 75%百菌清(1∶1)1 000~1 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8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 75%百菌清(1∶1)1 500倍液1次。三是果实采收后可用5%硼酸水喷果,或5%硼砂洗果,或者用双胍盐1 000~2 000倍液,或抑霉唑 2,4-D(1∶2.5)2 000倍液浸果1~2 min。
5 参考文献
[1] 蔡学清,林通,谢玲平,等.福建荔枝酸腐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2):1858-1864.
[2] 蔡元呈.龙眼、荔枝采后病害及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2000(7):16.
[3] 丘麒,罗建军,施楚新,等.21种植物提取物对3种柑桔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5(1):42-45.
[4] 梁毅.龙眼果实采后焦腐病理生理的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5] 王继栋,朱西儒.荔枝采后病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2(2):128-131.
关键词 荔枝酸腐病;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67.1;S436.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169-01
荔枝是中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果王”之称。果圆形,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促进食欲之功效。采后果实极易褐变腐烂,病原菌侵染是其褐变腐烂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荔枝酸腐菌又是其主要病原菌之一[1]。
1 病原菌
荔枝酸腐病的病原菌是荔枝酸腐菌,属半知菌类真菌。该病菌的营养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区别不明显。分生孢子梗极短,无色,形状不一,有圆形、椭圆形和卵圆形。分生孢子有菌丝断裂而成,初生时孢子相连如念珠,两孢子相连处有短颈,分生孢子无色透明。
2 发病症状
该病多危害成熟果实,多从蒂部开始发病。病部初呈褐色,后逐渐变为暗褐色并迅速扩大直至全果变褐腐烂。外壳硬化,暗褐色,内部果肉腐化,有酸臭味并有酸水流出。病部长满白色霉(病菌的分生孢子)。荔枝酸腐病易与霜疫霉病混淆,其与霜疫霉病的区别是,该病只危害成熟果实,且不像霜疫霉病病果可以见到明显的病斑。一般发生于荔枝椿象危害严重的果园,以及贮藏一定时间后的成熟果。霉层呈粉状,而不是白霜状。
3 发病特点
荔枝酸腐病菌是一种寄生性很弱的病原菌。落到荔枝果实上的分生孢子吸水萌发后只能由伤口侵入到果内,因此,被荔枝蝽象、果蛀蒂虫等害虫为害或受到机械损伤的成熟果实容易感染该病。病菌侵入到果内吸取养分,同时分泌酶分解熟果的薄壁组织,致使果肉败坏,不能食用。
病原菌在土壤、烂果中越冬,次年荔枝果实成熟时,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果实发病,并大量产生孢子,再次侵染其他果实。入侵时通过裂果、虫伤口侵染发病,可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储藏和运输期间,健果与病果接触也可感病。
4 防治研究
荔枝果园的病虫害防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荔枝的品质,采后的消毒、杀菌、防腐处理实际上只是一种辅助措施。荔枝果实娇嫩,果皮具有特殊结构,易受机械损伤。因此,在贮运时要注意轻放轻运,尽量避免硬伤和压伤[2]。成熟时适逢高温季节,保湿包装会增加防腐的难度,如果采前防治不力,病菌已入侵而未发病,贮运期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大量病发。目前对于酸腐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也有报道利用植物提取物来防治该病,如丘 麒等[3]研究植物提取物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抑制效果,发现油茶籽甲醇浸提物对其的抑菌活性最高,亦显著高于商品化保鲜剂对柑橘酸腐的抑制效果。
4.1 农业防治
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采收时的工具也可带菌传播。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因此成熟果实被荔枝蝽橡及蒂蛀虫危害,或采收时果实受伤都容易感染此病。防治荔枝酸腐病,应采取“切断病链,治虫防病”的主动策略,坚持采取采前喷药预防与采后果实处理相配合的防治措施,特别是对荔枝蝽象及果蛀蒂虫等荔枝果实害虫进行有效防治。一是控制果园湿度。新建果园应选择土壤疏松、便于排水和向阳的园地。现有果园通过深耕培土和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并修畦沟,以利排水。二是清洁果园。采果后结合修剪清除烂果和病果,扫除地面落果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三是加强管理。冬季对荔枝树要进行松土、施肥、培土,使果树长势良好,提高其抗病虫能力。
4.2 化学防治
病害常发地区,应把该病防治工作提前到采收前进行。一是在果实膨大期喷药防除挂果害虫,以减少虫伤口。二是在做好农业防治工作的基础上,于花蕾期、幼果期和成熟期进行喷药防治。喷药次数根据当时天气(特别是下雨)情况及病害发展情况而定[4-5]。如遇到连续下雨,要抢晴喷药。在采果前10~15 d掌握果实开始转色近成熟期喷施70%托布津 75%百菌清(1∶1)1 000~1 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8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 75%百菌清(1∶1)1 500倍液1次。三是果实采收后可用5%硼酸水喷果,或5%硼砂洗果,或者用双胍盐1 000~2 000倍液,或抑霉唑 2,4-D(1∶2.5)2 000倍液浸果1~2 min。
5 参考文献
[1] 蔡学清,林通,谢玲平,等.福建荔枝酸腐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2):1858-1864.
[2] 蔡元呈.龙眼、荔枝采后病害及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2000(7):16.
[3] 丘麒,罗建军,施楚新,等.21种植物提取物对3种柑桔病原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5(1):42-45.
[4] 梁毅.龙眼果实采后焦腐病理生理的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5] 王继栋,朱西儒.荔枝采后病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02(2):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