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阳的符号
上周我们艺术大院的孩子们聚会了,这次聚的人比较多,有二十几个吧。近几年大院的孩子已经聚会过几次了,开始只是几个人,渐渐地聚会的规模大起来,大概是到了怀旧的年龄,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寻找那些散落的童年记忆。如今,我们这些孩子都到了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年龄了,而那些老人们呢?活着的已经是风烛残年,还有那么多叔叔阿姨已经离去……不管怎样,大家坐在一起,总要谈起大院曾经的辉煌,那些令我们至今谈起仍感到荣耀的往事。
大概在我4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我从天津奶奶家接回沈阳,离开天津窄小的胡同,来到沈阳的大院,空间上的强烈对比使我很兴奋,感觉视野一下子大了。那时对于我来说,天津的符號就是胡同,沈阳的符号就是大院。每当回到天津奶奶家,就会和胡同里的小朋友炫耀沈阳的大院多么多么好。
我们这个艺术大院是由辽歌、辽艺、儿艺三个艺术团体组成的,在当时称之为艺术殿堂绝不为过。尽管这座艺术殿堂没有华丽的外表,只是一个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大院,院墙是由铁丝网围成,院大门两侧一边一条排水明沟,院内更没有高楼大厦,只是几座老式红砖小楼,被我们称作前楼、后楼、十间房、小西楼、新楼……就是这样一个大院在当时仍然那么惹眼。
那时人们的生活很简单,筒子楼的生活很快乐,大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各家各户相互照应着,当大人们忙着做饭的时候,孩子们就在楼道里跑来跑去,各家串着,偶尔闹点儿矛盾,还去家长那里告状……我记得那时各家各户没有多少家具杂物,因此走廊也很宽敞,还专门有人打扫走廊卫生,每天早上都有叔叔阿姨在这儿练功。楼门右侧有个门房,有一台公共电话,高奶奶在那里看电话,谁家来电话会传达。那时有几个老人家,总是坐在楼门旁的石台上唠家常,我印象最深的是徐梅的奶奶,慈眉善目,非常慈祥……
大院的孩子似乎有一种特权,可以窜到院内某个排练场或练功房看看排练,听听练声,久而久之,这些本来就被打上父母遗传密码的孩子开始在文艺上崭露头角。说到这里,还是要感谢文革,为我们这些孩子搭起了展示舞台,那时,我们这些孩子们组织起来,成立了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每当有哪个单位革命委员会成立,我们总要演出文艺节目致以祝贺。那时,我是文艺队里最小,也是最笨的一个,只能参加几个集体节目,但只要能跟着出去演出,我就感到很高兴。在后台,看前辈们演出,还能就着面包、汽水,对生活很满足。
到农村去
大概是1969年,省里的几个文艺团体都响应毛主席号召下乡了,我家是最后离开大院的,我们离开的时间是1970年1月3日,那时我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将面临着什么,只是看着身边的小朋友一个个都随着父母走了,心中着急,不断地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啊?”妈妈似乎很不开心,也不愿意多说什么,问烦了就说:“别问了,早晚得走!”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时的大院有多么凄凉,很静,静的令人毛骨悚然,我突然感到极度的孤独,我跑到平时可以聚集很多小伙伴的新楼,明知道已经没有人住,我还是挨个楼门走,每进一个楼门都要从一楼爬到4楼,极度失望的时候会喊一声,而回应我的只有回声。
“空了,空了,人都走了!”我在心里这样说。
终于有一天,我们家也走了,我们去的地方是兴城:兴城县——新立屯公社——钓鱼台大队。妈妈说那个地方的名字很好听,爸爸说他曾经在那里疗养过,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听到海浪拍击海岸的声音。我怀着一份好奇一份美好的期待来到了那个地方,现实却打碎了我所有的幻想。那是一个很穷的地方,远没有地名那么诗意,虽然有海,但人们并没有因为有海而富足,相反相当地贫穷。我记得我们住的房子都是黄土墙壁,窗户没有玻璃,抬头可以看到房梁,早晨醒来,洗脸盘里的水可以冻成实心冰坨儿……
我们在兴城生活了8年,几乎每天都念着大院,盼望快一些重返大院。
兴城有个空军疗养院,院里有一座楼,和我们大院的新楼几乎一模一样,每当我路过那座楼都要多看几眼,我对爸爸说:“那个楼怎么和新楼这么像?”爸爸说:“嗯,可能是一个图纸盖的”。就是这样一座楼,成了我思念大院,想念小伙伴的一个好地方。我常常一个人来到这里,对着那座楼,把眼睛眯起来,虚化这座楼周围的环境,就会产生一种幻觉,仿佛我真的回到大院了。
1974年,开始组建辽宁省话剧团,很多孩子随父母回到沈阳,那是我最绝望的时候,爸爸妈妈也绝望了,断定我们没有回沈阳的机会了,妈妈开始在当地海口中学教书,爸爸常去县文工团导戏,后来又去锦州歌舞团帮忙。如果不是粉碎四人帮,我们也许真的再也回不来了。记得爸爸得知自己很有可能回沈的消息,很激动,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地等待调令,终于有一天爸爸按捺不住重返工作岗位的急迫心情,给领导拍了一封电报,电文是:“还我工作权利!”现在看来,爸爸这么做实在是不靠谱,但如果经历过那段失落、失望甚至绝望的日子,就能理解爸爸当时的心情和做法了。
真正回到大院,已经是1979年了。
永不落幕
前些年,辽艺转企开始付诸实施,大院拆迁也成为事实。如果说现在已经面目全非的大院,还能叫我们这些“老孩子”找到一点儿过去的蛛丝马迹,那么,随着辽艺转企,大院拆迁,大院的痕迹就将被永久删除,如同电脑硬盘被格式化,永远找不回来了。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忘记这个曾经辉煌,令人仰慕的艺术大院,大院情结将无处可系。也许,随着时代的更迭,再辉煌的舞台也难逃谢幕后的凄冷。
在女儿婚礼上,几个辽艺即将退休的演员在那里感叹,抱怨现在的年轻演员怎么不如他们努力,我突然插嘴说:“其实在我心里,最优秀的演员还是我们的父辈们,那些响当当的名字永远刻在心里。 ”比起如今的明星,我们父辈得到的太少。他们没有高额出场费,也没有奖杯、红毯。每场演出只得几毛钱的补助费,但他们演的很真,生活的也很真。而大院的记忆,就是他们留给孩子的礼物,还有我们对先辈们切不断的情思。即使离开或是失去它,也没有遗憾和悲伤,因为过去的美好不可重复,只能追忆。
上周我们艺术大院的孩子们聚会了,这次聚的人比较多,有二十几个吧。近几年大院的孩子已经聚会过几次了,开始只是几个人,渐渐地聚会的规模大起来,大概是到了怀旧的年龄,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寻找那些散落的童年记忆。如今,我们这些孩子都到了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年龄了,而那些老人们呢?活着的已经是风烛残年,还有那么多叔叔阿姨已经离去……不管怎样,大家坐在一起,总要谈起大院曾经的辉煌,那些令我们至今谈起仍感到荣耀的往事。
大概在我4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我从天津奶奶家接回沈阳,离开天津窄小的胡同,来到沈阳的大院,空间上的强烈对比使我很兴奋,感觉视野一下子大了。那时对于我来说,天津的符號就是胡同,沈阳的符号就是大院。每当回到天津奶奶家,就会和胡同里的小朋友炫耀沈阳的大院多么多么好。
我们这个艺术大院是由辽歌、辽艺、儿艺三个艺术团体组成的,在当时称之为艺术殿堂绝不为过。尽管这座艺术殿堂没有华丽的外表,只是一个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大院,院墙是由铁丝网围成,院大门两侧一边一条排水明沟,院内更没有高楼大厦,只是几座老式红砖小楼,被我们称作前楼、后楼、十间房、小西楼、新楼……就是这样一个大院在当时仍然那么惹眼。
那时人们的生活很简单,筒子楼的生活很快乐,大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各家各户相互照应着,当大人们忙着做饭的时候,孩子们就在楼道里跑来跑去,各家串着,偶尔闹点儿矛盾,还去家长那里告状……我记得那时各家各户没有多少家具杂物,因此走廊也很宽敞,还专门有人打扫走廊卫生,每天早上都有叔叔阿姨在这儿练功。楼门右侧有个门房,有一台公共电话,高奶奶在那里看电话,谁家来电话会传达。那时有几个老人家,总是坐在楼门旁的石台上唠家常,我印象最深的是徐梅的奶奶,慈眉善目,非常慈祥……
大院的孩子似乎有一种特权,可以窜到院内某个排练场或练功房看看排练,听听练声,久而久之,这些本来就被打上父母遗传密码的孩子开始在文艺上崭露头角。说到这里,还是要感谢文革,为我们这些孩子搭起了展示舞台,那时,我们这些孩子们组织起来,成立了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每当有哪个单位革命委员会成立,我们总要演出文艺节目致以祝贺。那时,我是文艺队里最小,也是最笨的一个,只能参加几个集体节目,但只要能跟着出去演出,我就感到很高兴。在后台,看前辈们演出,还能就着面包、汽水,对生活很满足。
到农村去
大概是1969年,省里的几个文艺团体都响应毛主席号召下乡了,我家是最后离开大院的,我们离开的时间是1970年1月3日,那时我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将面临着什么,只是看着身边的小朋友一个个都随着父母走了,心中着急,不断地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走啊?”妈妈似乎很不开心,也不愿意多说什么,问烦了就说:“别问了,早晚得走!”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时的大院有多么凄凉,很静,静的令人毛骨悚然,我突然感到极度的孤独,我跑到平时可以聚集很多小伙伴的新楼,明知道已经没有人住,我还是挨个楼门走,每进一个楼门都要从一楼爬到4楼,极度失望的时候会喊一声,而回应我的只有回声。
“空了,空了,人都走了!”我在心里这样说。
终于有一天,我们家也走了,我们去的地方是兴城:兴城县——新立屯公社——钓鱼台大队。妈妈说那个地方的名字很好听,爸爸说他曾经在那里疗养过,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听到海浪拍击海岸的声音。我怀着一份好奇一份美好的期待来到了那个地方,现实却打碎了我所有的幻想。那是一个很穷的地方,远没有地名那么诗意,虽然有海,但人们并没有因为有海而富足,相反相当地贫穷。我记得我们住的房子都是黄土墙壁,窗户没有玻璃,抬头可以看到房梁,早晨醒来,洗脸盘里的水可以冻成实心冰坨儿……
我们在兴城生活了8年,几乎每天都念着大院,盼望快一些重返大院。
兴城有个空军疗养院,院里有一座楼,和我们大院的新楼几乎一模一样,每当我路过那座楼都要多看几眼,我对爸爸说:“那个楼怎么和新楼这么像?”爸爸说:“嗯,可能是一个图纸盖的”。就是这样一座楼,成了我思念大院,想念小伙伴的一个好地方。我常常一个人来到这里,对着那座楼,把眼睛眯起来,虚化这座楼周围的环境,就会产生一种幻觉,仿佛我真的回到大院了。
1974年,开始组建辽宁省话剧团,很多孩子随父母回到沈阳,那是我最绝望的时候,爸爸妈妈也绝望了,断定我们没有回沈阳的机会了,妈妈开始在当地海口中学教书,爸爸常去县文工团导戏,后来又去锦州歌舞团帮忙。如果不是粉碎四人帮,我们也许真的再也回不来了。记得爸爸得知自己很有可能回沈的消息,很激动,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地等待调令,终于有一天爸爸按捺不住重返工作岗位的急迫心情,给领导拍了一封电报,电文是:“还我工作权利!”现在看来,爸爸这么做实在是不靠谱,但如果经历过那段失落、失望甚至绝望的日子,就能理解爸爸当时的心情和做法了。
真正回到大院,已经是1979年了。
永不落幕
前些年,辽艺转企开始付诸实施,大院拆迁也成为事实。如果说现在已经面目全非的大院,还能叫我们这些“老孩子”找到一点儿过去的蛛丝马迹,那么,随着辽艺转企,大院拆迁,大院的痕迹就将被永久删除,如同电脑硬盘被格式化,永远找不回来了。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忘记这个曾经辉煌,令人仰慕的艺术大院,大院情结将无处可系。也许,随着时代的更迭,再辉煌的舞台也难逃谢幕后的凄冷。
在女儿婚礼上,几个辽艺即将退休的演员在那里感叹,抱怨现在的年轻演员怎么不如他们努力,我突然插嘴说:“其实在我心里,最优秀的演员还是我们的父辈们,那些响当当的名字永远刻在心里。 ”比起如今的明星,我们父辈得到的太少。他们没有高额出场费,也没有奖杯、红毯。每场演出只得几毛钱的补助费,但他们演的很真,生活的也很真。而大院的记忆,就是他们留给孩子的礼物,还有我们对先辈们切不断的情思。即使离开或是失去它,也没有遗憾和悲伤,因为过去的美好不可重复,只能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