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问卷调研,认真剖析中职生的“职商”的不足,并结合“现代学徒制”模式特点及教育要求,提出“三段式”有效培养与提升中职生的“职商”的途径,真正让中职学生由“职校人”向“准职业人”过渡,由“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变,从而实现与新的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完成由“职校人”向“职业人”的有效转身。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中职生;职商;途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48-01
中职生职业素养关系到中职人才的发展,培养中职生职商的职业素养,能提高中职生的道德素质、交流能力、做事能力。本文对现代学徒制下培养中职生职商途径进行探讨。
一、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
(1)职业素养的内涵。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有着丰富的内涵。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刘永波认为:职业素养指的是“通过学习和锻炼,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即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则认为: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所以说,职业素养(英文是Career Quality,简称CQ,下称“职商”)是内涵,个体行为是表象,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也可以说是一生成败看“职商”。企业HR明确表示:我们要的员工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弱一些没关系,但员工的职业态度、道德素质、交流能力、做事能力非常重要。
(2)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近几年的调研发现,一方面用人单位反映学生在岗工作期间职业态度差,缺乏最基本的劳动纪律观念,经常迟到、早退、怠工,沟通能力差,常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个别学生连写请假条都成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反映用人单位规矩很多,对他们的要求过于苛刻,比如上下班必须刷卡,否则就是违反制度等。带实习的班主任也很苦恼,部分在岗学生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要求请假或回家,使企业的生产受到了影响。因此,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值得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深思。
(3)“现代学徒制”特点。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即以学生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行業、企业的深度合作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而言,上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 。可以说,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是中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变的实境化训练模式。基于这个模式,“准员工”的行为习惯、职业态度、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二、有效培养中职生“职商”的途径
目前对中职生的“职商”培养与提升还处在一个薄弱环节,有的缺乏成效,有的缺乏总结与提炼。教师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三段递进式”来培养与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真正让他们由“职校人”向“职业人”转变,实现“破茧成蝶”。
(1)良好的个人行为培养阶段。教师要借助入学军训平台,培养学生的纪律习惯、卫生习惯等,并通过主题班会、青年志愿者活动、班级及宿舍卫生评比等来巩固和强化。同时教师要以翔实的教学案例、丰富的校园文化等来渗透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带来的实际效果,使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
(2)忠诚的职业态度培养阶段。众所周知,中职生最初面对的岗位很少具有挑战性,更多的是简单机械、重复枯燥的工作,不容易让人提起兴趣。因此,中职生的职业态度培养与提升尤为关键。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教师只有从专业学习、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岗位实境化中认识职业态度的重要性,才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服从管理、职业责任等素质。
(3)职业能力与合作精神培养阶段。在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忠诚的职业态度基础上,教师要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时,教师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中引入企业文化,在“订单班”中实施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运用“6S”模式,多方面、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良好的个人行为(在校学习)、忠诚的职业态度(企业深度参与)、职业能力与合作精神(企业实境化)“三段递进式”培养与提升,能切实有效提高中职生的“职商”,实实在在完成“职校人”到“职业人”的顺利转化与衔接。
参考文献:
[1]田晖.基于现代职教体系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4).
[2]吴甘霖.一生成就在职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中职生;职商;途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48-01
中职生职业素养关系到中职人才的发展,培养中职生职商的职业素养,能提高中职生的道德素质、交流能力、做事能力。本文对现代学徒制下培养中职生职商途径进行探讨。
一、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
(1)职业素养的内涵。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有着丰富的内涵。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刘永波认为:职业素养指的是“通过学习和锻炼,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即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则认为: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所以说,职业素养(英文是Career Quality,简称CQ,下称“职商”)是内涵,个体行为是表象,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也可以说是一生成败看“职商”。企业HR明确表示:我们要的员工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弱一些没关系,但员工的职业态度、道德素质、交流能力、做事能力非常重要。
(2)中职生职业素养现状。近几年的调研发现,一方面用人单位反映学生在岗工作期间职业态度差,缺乏最基本的劳动纪律观念,经常迟到、早退、怠工,沟通能力差,常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个别学生连写请假条都成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反映用人单位规矩很多,对他们的要求过于苛刻,比如上下班必须刷卡,否则就是违反制度等。带实习的班主任也很苦恼,部分在岗学生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要求请假或回家,使企业的生产受到了影响。因此,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值得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深思。
(3)“现代学徒制”特点。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即以学生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行業、企业的深度合作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而言,上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 。可以说,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是中职生从“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变的实境化训练模式。基于这个模式,“准员工”的行为习惯、职业态度、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二、有效培养中职生“职商”的途径
目前对中职生的“职商”培养与提升还处在一个薄弱环节,有的缺乏成效,有的缺乏总结与提炼。教师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三段递进式”来培养与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真正让他们由“职校人”向“职业人”转变,实现“破茧成蝶”。
(1)良好的个人行为培养阶段。教师要借助入学军训平台,培养学生的纪律习惯、卫生习惯等,并通过主题班会、青年志愿者活动、班级及宿舍卫生评比等来巩固和强化。同时教师要以翔实的教学案例、丰富的校园文化等来渗透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带来的实际效果,使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
(2)忠诚的职业态度培养阶段。众所周知,中职生最初面对的岗位很少具有挑战性,更多的是简单机械、重复枯燥的工作,不容易让人提起兴趣。因此,中职生的职业态度培养与提升尤为关键。海尔总裁张瑞敏说:“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教师只有从专业学习、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岗位实境化中认识职业态度的重要性,才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服从管理、职业责任等素质。
(3)职业能力与合作精神培养阶段。在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忠诚的职业态度基础上,教师要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时,教师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中引入企业文化,在“订单班”中实施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运用“6S”模式,多方面、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良好的个人行为(在校学习)、忠诚的职业态度(企业深度参与)、职业能力与合作精神(企业实境化)“三段递进式”培养与提升,能切实有效提高中职生的“职商”,实实在在完成“职校人”到“职业人”的顺利转化与衔接。
参考文献:
[1]田晖.基于现代职教体系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4).
[2]吴甘霖.一生成就在职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