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和谐、促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学习。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怎样整合教材并合理利用资源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
一、辩论型
比如学习戊戌变法相关内容时,我先渲染背景,然后让学生设想自己是顽固派代表或维新派代表进行一场模拟论战,论题有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要不要兴西学等。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各抒己见,大显身手,既当了一回“李鸿章”或“康有为”,又通过实践对课本知识加强记忆,提高了能力。又如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拿破仑帝国”一目内容学习结束后,我出示辩论题“拿破仑是悲剧英雄,还是历史罪人?”让学生在课后收集资料做准备,在下一节课将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讨论,我作为主持人,主要做些组织工作,最后对论战双方提出的观点作出一定评价。
二、角色扮演型
在执教《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时,我用角色扮演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首先要求全班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再把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课后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有关巴黎和会的资料,然后在上课时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分别扮演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以及意大利首相奥兰多。课堂上,“政治巨头们”毫不相让、慷慨陈词、寸利必争。这种角色扮演既是历史情境再现,也是学生对那一段历史的诠释。学生的表演虽然显得稚拙,但从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基本上掌握了巴黎和会上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真实意图,同时,在体验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之感,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故事型
比如讲述古代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节内容时,我设置了一个故事情景——“阿牛家的故事”。教师先讲述一个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农民家族,经历了从明后期到清雍正时期的历史变迁,引出明清时期三个主要的经济制度,即一条鞭法、更名田、摊丁入亩。然后提出三个相应问题。再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回忆阿牛家在不同时期的经历,在历史情境中认知每一项制度的内容和影响。然后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并结合课本内容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概括,要求用关键词提炼每项内容的要点。以故事为线索贯穿历史内容,既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又增强了历史内容的趣味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不言而喻的。
四、访谈型
在讲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一节内容时,我把整节内容设计为四个问题:1.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如何?2.20世纪初中国资本家办实业有哪些有利条件?3.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有哪些?4.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然后把全班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以农商部长访谈、基层访谈、经济学家访谈、社会学家访谈等采访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下面以第一个问题为例,简要谈谈教学过程的概况。
教师先指导学生看课本,然后在黑板出示第一个问题: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如何?再让四组学生抽签,抽中的那一组学生以“农商部长”的身份接受采访,其余三组学生以记者身份对“农商部长们”进行采访,最后教师要求“农商部长们”对“记者们”提出的问题做出归纳总结:面粉业、纺织业发展较快,新办厂矿多,资本增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始终是主要的,教师主要是做些组织、引导以及总结性的工作。我发现只要大胆地放开学生思维,他们的想象力和智慧有时令人叹服。比如有一位学生以张謇、荣氏兄弟等从商者的身份提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担忧,对“农商部长们”进行现场咨询,请专家们释疑解惑。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轻松、愉快,学生在“有血有肉”的历史中增长了知识,其效果远比空洞的说教有效。
总之,历史是发展的、变化的,历史也是活的。学生要学好历史,必须是教师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为此,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精心设计新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贵茂.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6(12).
[2]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胡命伟.课堂改革与学生主体性学习——从改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说起.中学历史教学,2006(1~2).
(责任编辑庞丹丹)
一、辩论型
比如学习戊戌变法相关内容时,我先渲染背景,然后让学生设想自己是顽固派代表或维新派代表进行一场模拟论战,论题有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要不要兴西学等。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各抒己见,大显身手,既当了一回“李鸿章”或“康有为”,又通过实践对课本知识加强记忆,提高了能力。又如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拿破仑帝国”一目内容学习结束后,我出示辩论题“拿破仑是悲剧英雄,还是历史罪人?”让学生在课后收集资料做准备,在下一节课将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讨论,我作为主持人,主要做些组织工作,最后对论战双方提出的观点作出一定评价。
二、角色扮演型
在执教《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时,我用角色扮演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首先要求全班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再把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课后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有关巴黎和会的资料,然后在上课时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分别扮演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以及意大利首相奥兰多。课堂上,“政治巨头们”毫不相让、慷慨陈词、寸利必争。这种角色扮演既是历史情境再现,也是学生对那一段历史的诠释。学生的表演虽然显得稚拙,但从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基本上掌握了巴黎和会上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真实意图,同时,在体验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之感,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故事型
比如讲述古代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节内容时,我设置了一个故事情景——“阿牛家的故事”。教师先讲述一个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农民家族,经历了从明后期到清雍正时期的历史变迁,引出明清时期三个主要的经济制度,即一条鞭法、更名田、摊丁入亩。然后提出三个相应问题。再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回忆阿牛家在不同时期的经历,在历史情境中认知每一项制度的内容和影响。然后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并结合课本内容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概括,要求用关键词提炼每项内容的要点。以故事为线索贯穿历史内容,既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又增强了历史内容的趣味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不言而喻的。
四、访谈型
在讲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一节内容时,我把整节内容设计为四个问题:1.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如何?2.20世纪初中国资本家办实业有哪些有利条件?3.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有哪些?4.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然后把全班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以农商部长访谈、基层访谈、经济学家访谈、社会学家访谈等采访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下面以第一个问题为例,简要谈谈教学过程的概况。
教师先指导学生看课本,然后在黑板出示第一个问题: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如何?再让四组学生抽签,抽中的那一组学生以“农商部长”的身份接受采访,其余三组学生以记者身份对“农商部长们”进行采访,最后教师要求“农商部长们”对“记者们”提出的问题做出归纳总结:面粉业、纺织业发展较快,新办厂矿多,资本增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始终是主要的,教师主要是做些组织、引导以及总结性的工作。我发现只要大胆地放开学生思维,他们的想象力和智慧有时令人叹服。比如有一位学生以张謇、荣氏兄弟等从商者的身份提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担忧,对“农商部长们”进行现场咨询,请专家们释疑解惑。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轻松、愉快,学生在“有血有肉”的历史中增长了知识,其效果远比空洞的说教有效。
总之,历史是发展的、变化的,历史也是活的。学生要学好历史,必须是教师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为此,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精心设计新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贵茂.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6(12).
[2]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胡命伟.课堂改革与学生主体性学习——从改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说起.中学历史教学,2006(1~2).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