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灵活性。该门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该文针对果树栽培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析,并结合我校目前的实践教学情况提出了些许实践教学的改革建议,为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树栽培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c)-0149-02
  果树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技术科学,其核心由基础理论和栽培技术两部分构成[1]。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學生能够掌握果树的生长发育特性和栽培管理技术。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灵活性,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高等果树专业人才的必要实践环节。
  实践技能的提高对于培养现代高等农业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我校现代都市农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针对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如课时少任务重,目前,课时普遍被压缩,使理论与实践教学面临双重的压力。另外,果树栽培学的生产周期连续性也促使实践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更新。因此,对果树栽培学实验实践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探索。以期在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其实践技能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 果树栽培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重要性有待重视
  果树栽培学的实验实践教学是高等果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仍存在对其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阶段课时少,开展时间晚。目前,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公共课和一些专业基础课,对于专业的理论知识还没有接触,在实践方面也是几乎没有参与。进入大学三年级后开始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然而,每学期的实验课程也只有14学时,对于果树栽培学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显得弥足珍贵。大三下学期学校集中安排了一周左右的实践教学实习,为专业技能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相对果树栽培学的周期性和连续性特点,为了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这种实习方式也还有待改善。另外,实验课的内容相对陈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使得一些实验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而成为一种形式。在当下重视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仅仅以单向的验证实验,缺乏理论和实践的交流互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都是不到位的。
  1.2 实践教学基地有待完善
  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尤其必不可少。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除了实验课程,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内基地进行实践,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更好的掌握和消化理论知识,另外,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实践技能。然而随着近些年来高校的扩招,建筑用房用地逐渐在扩张,而实验用地却在逐渐的缩小,使得原本就比较有限的实验教学用地变得更加紧张,而不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结果导致学生只能在“黑板上种树,模型上嫁接”,实际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2]。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也限制了对现代高等专业人才的培养。
  1.3 实践教学连续性有待实现
  果树栽培学涉及了播种、育苗、定植、栽后管理等多个环节,并且果树的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和周期性,因此,果树栽培学的实践教学应根据果树的生长周期来安排,使学生能够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有所了解。然而,长期以来实践教学都是与理论课程相匹配安排,一般是从三年级正式开始。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习中只有少部分时间有机会参加实践活动,但也不系统,多以劳动为主。目前,在这有限的实践课程中也只能针对相对重要的时期进行实践教学,而在实际生产中各个环节都很重要,都是环环相扣的。没有连续完整的实践过程很难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使其成为高等农业人才培养的障碍,因此,应不断加强对果树栽培学实践教学连续性的认识。
  2 果树栽培学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
  2.1 培养专业兴趣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可以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结合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专业兴趣的培养很重要。近些年入学的大学生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参加农业实践的机会都很少,动手操作能力也相对较差,对于果树生产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学生一入学就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对果树专业的兴趣。一方面通过专业教师带队,带领新生参观实验室、校内外果树实践基地,并进行专业内容和学习环境的介绍;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国内外现代果园的栽培管理成功案例,使学生拓宽眼界,进而激发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
  2.2 摸索实践模式
  针对我校果树实践基地不完善的问题,我们提出实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高年级学生在开展实验的同时为低年级学生准备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将上下年级的实验联系在一起,有机结合。例如:果树育苗实验与果树嫁接实验相结合,三年级的学生完成果树育苗和田间管理的实践科目,下一届学生进入三年级学习时便可以利用这些苗木进行果树嫁接的实验,同时再进行下一批的育苗工作。这样周而复始,形成良好的循环,不仅缓解了校内实践基地的不足,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苗木的后期田间管理实行责任制管理的模式,划地划片将责任分配到每个人或每一组,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意识,也可以使他们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2.3 加强基地建设
  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可以实现学生周年学习的要求,为学生掌握主要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管理技术及育种方法等奠定了基础。我校属于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其存在校园面积有限、校内实践基地规模较小的特点,因此,在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上学校利用校园绿化与实践基地相结合的方案,在绿地规划时引进各种观赏果树进行种植,为果树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满足了果树种类的识别,枝芽类型观察等基础实验要求。
  另一方面拓展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是满足在教学当中的基本实验要求,而校外实践基地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他们熟悉现代化果树产业的新型模式,而且加深学生对该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的理解,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我校也在不断的积极努力与一些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目前,该校与天津滨海花卉国际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天津市园林局花卉示范中心、天津市热带植物观光园等单位合作建立了17个校外实验实习基地。每年可为园艺专业50~70人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这些实践锻炼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包括专业技能,对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在果树栽培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高等技术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不断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对其教学体系进行合理的改革,从而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玉星.果树栽培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李慧,范文静,李爱,等.应用型园艺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4(7):211-212.
其他文献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22.062  摘 要: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因其方便和快捷的优势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逐渐得到了普及和推广。但是汽车在得到推广的同时,使用时间的日益延长,会使汽车的技术状况变差。要想改变和控制这种状况,必须在使用的过程中全面研究和考虑影响汽车使用状况的影响因素,只有掌握和控制了影响汽车技术状
摘 要:日常工作中,基层事业单位档案人员通过对工作日常情况、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和存档等可形成不同形式的记录,这些记录就是科学技术档案,供以后工作鉴定、资料提供使用。对于基层事业单位而言,这类档案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有利于优化档案管理模式,让其更数据化、信息化,意义重大。笔者将对基层事业单位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列举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优化建议,以期让档案发挥出更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