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胆质疑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充分体现。没有疑问的学习就像一潭平静的死水。设置疑问,唤起思维,就像投下石子激起浪花。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掌握思考方法,主动地获得知识。
  【关键词】创新精神教学情境创新欲望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97-0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建立当代中国教育的创新体系,使我们拥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小抓起,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 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如果对某位老师很亲近、很喜欢,对这位老师的课就会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好这一学科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作为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老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谁最聪明”、“谁最棒”、“谁的答案更好”、“谁能把老师问倒了”……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
  2 悉心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
  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有新鲜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就是学生的创新萌芽。尽管有时这种见解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不成熟的,我们还是要给予珍惜和爱护。怎样爱护、培育学生的创新萌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生疑、质疑。
  大胆质疑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充分体现。没有疑问的学习就像一潭平静的死水。设置疑问,唤起思维,就像投下石子激起浪花。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掌握思考方法,主动地获得知识。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质疑时机。一般来说,质疑可分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和课后。每次质疑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根据课题发问;从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发问;从文章的重点、难点处发问;从文章写作特点方面发问等。教师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选用恰当的诱导方式,并相应地进行调控。初读前,可用“直人式”。开课后,直接要求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这时的质疑特别要注意关照差生,鼓励中等生,让他们勇于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细读中,运用“诱导式”;精读后,可用“询问式”。以此让学生回顾教学的过程,进行信息反馈,进行学习的再创新,促使学生的“创新萌芽”快速成长。
  3 注重学法传授。强调个性化
  3.1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中培养独立性的思维能力。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叶圣陶先生强调指出:“教师要让课堂活起来。”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多向交流,课堂方能真正“活”起来。据此,教师要做到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探求独特的见解和答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3.2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突破常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在教学中,要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如果总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机械地回答问题,那么学生的整个思维活动就是在教师控制下被动完成的,哪谈得上自主发现、解答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呢?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变换角度,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创设思考、讨论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挥个性创造力。
  4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1课外阅读。每一篇作品、名家名作,都是作者、名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都是作家的创造之作。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能在阅读中吸取营养,学习作家如何创作,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创办图书角、剪集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4.2个人活动。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前发展就不可想象。”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个人活动的各种机会,如采访、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书等,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实践能力。
  4.3兴趣小组活动。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尤其对于儿童,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如读报小组、读书小组、评论小组、创作小组等,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阅读评论,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通过学习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为培养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一种工具,任何一门语言学科的学习都要抓住它的基础,对英语来说,它的基础就是听、说、读、写。《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师用书》教学建议中指出:“本教科书的安排是听说入门,通过听听说说,唱唱做做,先培养语感,再培养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和说是相互依存的,听是输入,说是输出。不会听就不会说,离开了听说,学习英语就无法下手。  1 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  1.1积累知识,为提高听力水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应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学生头脑中已储备的与学习新知有关的材料充分地挖掘出来,优化组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99-02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
期刊
【摘要】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首先,要民主,教师要真正摆正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明确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处于主体地位,不搞师道尊严,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  【关键词】创新兴趣创新火花求异情境  【中图分类号】0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98-01  “
期刊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高中教学方式、方法。下面就高中政治教学反思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
期刊
【摘要】学生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疑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疑问,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质疑的方法很多,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  【关键词】课前预习巧设情境参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99-01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们年龄还小,能力较低,只要我们教师真心实意地把
期刊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知识大量的涌现。人们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一个人在学校得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并且有的知识很快会老化。学生如果没有自学能力,毕业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后,势必很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也就无法适应迅速发展的时代,就有可能在社会的发展中被淘汰。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物理教学,要以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宗旨,把
期刊
【摘要】教师要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气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设和谐、平等、竞争的环境,这样,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灵感的激发,易于学生的创新。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0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01-01  迈入21世纪,中国已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基础教育成为当今教改的重点,而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
期刊
【摘要】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中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上,还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科学合理、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02-01  语感,是对语言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小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  【关键词】有效性演示实验:教学探究科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B503.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072-02  有效探究科学课上,经常看到学生动手操作和实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都是新诗,属于文学作品单元。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形象鲜明,意境深。教学中,很容易将作品分析得支离破碎,对于提高学生能力很不利。怎样贯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教学中怎样去实施能力培养,历来是一个难点。本文就这一单元的教学所得,从“导”“学”“评”三个阶段谈一谈教学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诗教学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