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系统性硬皮病(SSc)尤其是弥漫性SSc皮肤硬化的自然病史分三期:进行性皮肤增厚期(Ⅰ期),极小变化期/平顶期(Ⅱ期)及皮肤变软或变薄期(Ⅲ期)。尽管这种顺序变化历时数年,但有关这三期病程的报导很少。本文报告了苯丁酸氮芥与安慰剂双盲、随机对照治疗的64例SSc患者皮肤硬化病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硬皮病(SSc)尤其是弥漫性SSc皮肤硬化的自然病史分三期:进行性皮肤增厚期(Ⅰ期),极小变化期/平顶期(Ⅱ期)及皮肤变软或变薄期(Ⅲ期)。尽管这种顺序变化历时数年,但有关这三期病程的报导很少。本文报告了苯丁酸氮芥与安慰剂双盲、随机对照治疗的64例SSc患者皮肤硬化病程。
其他文献
外用维甲酸类药物低浓度时即具治疗作用,渗透不足并不影响疗效。因此皮肤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重点为皮肤药物分布模式、穿透途径、皮肤代谢、系统吸收及排泄方式。维甲酸类的皮肤药代动力学依化学结构而不同。但共同的特征是均有较高的皮肤浓度。向系统扩散慢且少,系统负载量很低或难以测出。外用维甲酸类的药代动力学明显优于系统用维甲酸。它们能定向作用于靶位,系统毒性大为减轻。
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是女性生殖道感染最主要的原因,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十大健康问题之一,其后遗症包括引起妇女下腹部慢性疼痛和不适、盆腔炎、不育、异位妊娠和生殖道肿瘤等.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可引起孕产妇死亡、流产、早产、胎死宫内、低出生体重、先天性感染及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和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性传播疾病和(或)盆腔炎性疾病可改善患者预后.
银屑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各种细胞因子、免疫活性细胞及粘附分子均参与其中,而其中心问题就是T细胞如何从外周血管逸出而迁移至皮肤,这一过程即被称为皮肤定居或皮肤白细胞移行,其分子基础在于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文中就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报告了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IGF-Ⅱ在试管内对分离的人毛囊生长的影响。从妇女整容术中得到完整的头皮生长初期毛囊。分离出毛囊后置于500μl11.1mM葡萄糖液中,加入2mML-谷氨酰胺、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10ng/ml氢化考的松及胰岛素、IGF-Ⅰ、IGF-Ⅱ、生长激素,37℃、5%CO2中孵育,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7天。毛囊标本固定、包埋、切片
麻醉及其监护措施可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病人皮肤和粘膜损害,回顾分析一组麻醉结果,以说明这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意见。292例EB病人中32例行各种手术进行129次麻醉。年龄平均12.1岁(10月至57岁)。男15例,女17例。其中隐性遗传营养障碍性EB24例,交界性EB4例,类型未明的营养障碍性EB4例。
野生型p53是一种抑癌基因,它的丢失或突变失活与皮肤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皮肤恶性黑素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上皮瘤等皮肤肿瘤中p53基因的点突变、位点转换以及免疫表达。揭示皮肤肿瘤发生发展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必将在皮肤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讨论了HIV感染者中伴发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调查地点为哈佛社区保健计划(HCHP)职员保健中心.该中心承担东马萨诸塞州285000人的保健服务.根据该中心完整的病历资料,筛选出18岁及其以上的HIV感染者684例(占总成员的0.3%)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感染者从1988年4月1日至1991年1月15日之间的完整病历记录,包括因皮肤病而就诊的次数.
微生物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粘附性的研究已引起医药学界的广泛重视。以近年的国外有关内容介绍了微生物细胞表面疏水性与其粘附性的相关性及其二者在感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适当地介绍了微生物细胞表面疏水性与微生物表面生长膜形成的实际意义。
传统的酵母分型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酵母的基因组分型工作。回顾了近20年来酵母基因组分型的发展过程,对各种分类方法,如碱基组成,种特异性探针,脉冲电泳核型,重复序列及线粒体DNA和核蛋白体R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进行了比较。
莱姆病是一累及多系统的疾病,近年来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且有重要的皮肤表现。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仅凭临床表现有时很难诊断,必须借助于实验室检测方法。本文复习了用以诊断莱姆病的各项实验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蛋白印迹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皮肤或体液培养、组织病理、尿中抗原的检测和多聚酶链反应,并对它们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