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某多金属矿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科技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但以往地质工作多限于地表,仅用了少量的土壤剖面和槽探工程进行解剖,查证力度有限,对深部矿化体研究不足.因此,开展物探工作查明含矿地质体的规模、产状特征十分必要.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水的激发极化效应的差异为物性前提,研究地下横、纵向激发极化效应的变化,查明矿产资源和有关地质问题的方法.本文分析了激发极化法在某多金属矿勘探的视极化率与视电阻率特征,通过采用激电中梯装置,有效推断了研究区含矿地质体的平面范围和展布方向,通过采用激电测深装置,并采用带不平地形的2.5维广义逆反演,进一步查明了含矿地质体的顶底板埋深及赋存情况,为寻找隐伏矿体及深部工程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其他文献
众包科普是众包模式在科普活动中的应用.通过探讨众包科普的现实基础、制约因素与促进政策,认为在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发展众包科普契合国家科普政策导向,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技术条件.由于公众参与意识不足、参与资源条件有限、缺乏成熟的众包科普运营机制等制约因素,促进国内众包科普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引导,还需要政府在公益性科普项目中示范性开展众包,从而带动各类商业性众包科普的发展.
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育种现状及几种主要的育种方法、分析了育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药用植物育种应关注的重点,初步探讨了加快我国药用植物育种产业发展的对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药用植物育种的进程.
制造领域的精度问题是“卡脖子”的重要一环.中国超精密齿轮1级精度的突破是解决这一精度难题的典型代表.超精密齿轮不仅可以用于齿轮精度传递基准,还作为精密仪器安装于尖端产品和现代化武器,从而实现传动、变速和变向等目的 .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为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鼎历经40余年时间,于1999年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国际标准的1级超精密标准齿轮.基于对王立鼎院士口述访谈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梳理超精密齿轮从4级到2级精度、2级到1级精度的“进化”过程,丰富中国超精密齿轮技术发展的历史资料,
扁铲侧胀试验(DMT)作为一种原位测试技术,经历40年的发展,已在国内外岩土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梳理了DMT的改进及发展,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基于DMT估算静止侧压力系数(K0)、不排水抗剪强度(Cu)、抗液化强度(CRR)及水平基床反力系数(Kh)的工程应用经验.结果 表明:DMT的改进主要体现为测试功能多元化,测试过程便捷化,以及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增强,将在海洋岩土工程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外自1980年代开始DMT的应用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而国内关于DMT的工程应用经验总体上不够
关于菠萝蜜的研究显示其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尚未有关于菠萝蜜低聚肽(Jack-fruit oligopeptides,JOPs)降血糖的研究.通过菠萝蜜低聚肽干预,研究其对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作用.将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3个菠萝蜜低聚肽组(0.2 g/kg·bw、0.4 g/kg.bw、0.8 g/kg·bw)以及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乳清蛋白对照组;并选用db/m小鼠作为非糖尿病小鼠空白对照.经过为期6周的干预,检测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下面积及组织中
等离子体对共振磁扰动的响应是理解共振磁扰动物理的关键,本文利用MARS-F代码在HL-2A装置真实等离子体位形下模拟等离子体对共振磁扰动的线性响应过程.在HL-2A装置中共振磁扰动线圈的上下线圈电流相位差的选择只能是180°(奇宇称)和0°(偶宇称),本文对这2种相位差下的响应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当RMP线圈电流相位为奇宇称时,产生的响应场更强,且能引起最大X点位移,更有利于ELM的控制,是HL-2A实验中选择的最优配置;扰动场在非有理面上的放大效应主要由芯部扭曲响应引起.
海洋微型污损生物膜会影响金属腐蚀过程和防污涂料性能,是污损生物群落的初级食物链,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焦点.研究了冬季青岛中港海水中暴露100余天的碳钢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膜,以及载玻片、HT防腐涂层和NFGP600防污涂层表面形成的生物膜,采用电化学技术研究材料表面生物膜特征,运用SEM、EDS、XRD表征生物膜形态和物质组成,分析生物膜细菌、硅藻和原生动物的种类及形貌.研究表明,生物膜由细菌、硅藻、原生动物和海水中嚣机、有机颗粒组成;钢/海水界面同时发生钢的腐蚀和微型生物附着过程,两个过程互相作用使碳钢表面
采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Re=3900工况下附带2个控制小圆柱的圆柱体结构绕流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对单柱体流场计算网格进行了独立性验证,之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涡量场、升阻力系数等水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了附属小圆柱与主圆柱壁面间距比(G/D)和方位布置角(α)对尾流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间距比较小时,附属圆柱对主圆柱剪切层的影响较大.在α>30°与G/D=0.3工况下,附属圆柱会减弱主圆柱表面压力.特别是,在G/D=0.15,α=30°工况下,附属圆柱对主圆柱体尾流的抑制效果最佳,使得
为了揭示长江上游地区不同区段径流变化的特征的异同,本文选取长江上游直门达、屏山、宜昌等3个干流主要水文站1960-2011年径流量资料以及流域内Climate Research Unit(CRU TS4.04)的0.5°×0.5°格点气温、降水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对长江上游不同区间径流的演变规律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近52年直门达站年径流量呈比较显著的上升趋势,而宜昌、屏山站年径流呈轻微下降趋势;直门达站年径流量在1966年和1998年前后出现了突变现象,屏山站突变点出现在1968年、
为了研究翼型边界层内旋转杆对SD7003翼型的尾涡模式和气动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高精度的谱单元方法,对α=4度及Re=5000下SD7003翼型进行直接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旋转杆在边界层内的位置和转速比,发现SD7003翼型的4种尾涡脱落模式,结合对SD7003翼型升力系数的频谱分析,详细统计了旋转杆不同位置和转速比下的翼型尾涡模式,揭示了旋转杆能推迟甚至抑制边界层流动分离以及翼型尾涡模式随旋转杆的变化规律;根据对SD7003翼型气动特性的量化分析,发现平均升力系数最大可提高114%,平均阻力系数最大增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