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當今小学生出现学习困难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严重,除了天性问题还受到外因素的影响,从学生档案提供的资料来看,单亲家庭比例逐年上升,乡镇留守儿童比例不减,学校学生中平复差异加大,社会中比赛、升学等竞争激烈,致使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它并非洪水猛兽,既然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就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和措施。虽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学生极少,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伴随年龄增长,一次需要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监测,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投射;绘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传播的瞬息万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不在影响他们,使得他们被动的体会到竞争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产生对现实的迷茫和困惑、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现在在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完全净化,新旧体制共存,法规制度不完善,互联网信息爆棚的大环境下,造成腐败现象滋生、不健康的信息泛滥、一部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滑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儿童,这些影响都不容忽视。
20世纪初,欧洲心理学家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中提出了绘画疗法,它是以绘画为中介对来访者进行治疗。到20世纪40年代,通过绘画确定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人格特征,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投射性绘画测验随之产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使用绘画投射测验进行的研究,绘画成为一种心理投射技术。
近十几年,国外应用绘画作为心理治疗手段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绘画投射技术在处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等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绘画作为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能将人们的经验与感受,并象征性地展现在画纸上,为心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切入口。
一、积极的绘画投射技术操作过程及要求。
绘画投射技术和种类很多,其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克的“房—树—人”测验较著名。HTP测验由巴克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后被许多国家引进并推广应用。笔者在学校心理辅导中主要使用的是HTP测验。
在HTP测验之前,辅导者应提早准备好足够的2B铅笔、A4 纸和橡皮。正式开始测验之前,先对学生进行简要说明,然后给每一位学生发放2B铅笔A4纸和橡皮各一份。在团队气氛相对平时,辅导者给出指导语:“请你用铅笔再给你的这张白纸上,任意地画一幅包括房子、树木、人物在内的画,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更多的要求,只要你认真地进行描绘就可以请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最好也不要化成漫画的样子,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没有任何限制,也允许涂改。画完后,请你在画纸背面写上自己的班级、学号、性别和年龄。”此外,对学生还要进行一定的额外指导:“首先,这不是美术课,并不要求展示你的绘画基本功;其次不要画成‘火柴人’的形式;再次,把这次测验当成一次考试,相互之间,不要看来看去和探讨。”
在绘画测验的同时,辅导者可以到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如果是个别辅导辅导者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因此为了更为恰当的解释和分析可以做一些记录工作。
二、描绘时间。
告诉所有学生一般描绘所用的平均时间以后,特别强调在普通学校的学生群体中,描绘所用时间较长而质量较好的,一般比较注意细节和追求完美表现,而描绘时间短而图形质量差的主要是对测验漫不经心。
三、描绘顺序。
介绍一般描绘顺序后,可以强调特殊情况,如对于普通学校学生来说,描绘顺序凌乱主要是情绪原因带来的,也有可能是创造性思维。
四、描绘大小和远近。
描绘大小、远近适当,空间位置关系和谐,表达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身心状态和完整的人格。画面过大或过小,或过分远离。则强调对自身现实改变的愿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五、画面位置。
画面的大体位置在画纸的左侧时,更多与感性、情感、过去相联系;右侧更多的与理性,未来想联系;上部更多的与目标、理想等联系;而下部则与现实、安定相联系。
六、用笔力度,线条浓淡与线条曲直。
用笔重且线条浓,强调精神动力强,表现为自信、行动积极等;而用笔轻且线条淡,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暂时遇到了让自己比较疲惫的事情,需要自己去改变。线条总体呈曲线,体现出描绘者较好的适应性,温和而富有同情心等;描绘所有线条较直,体现描绘者按既定目标奋斗,情绪安定。
七、附加物。
画作中出现如太阳、月亮、云朵、山水、花草、鸟兽、果实等,往往体现出描绘者特别的心理状态。有些表达天真烂漫的情怀,有些则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也有些表现出自己的特定选择。
个别辅导时抓住画面中的潜在优势和细节特点,整体分析结束后,辅导者把所有画纸统一收起来保管。绘画者如果要了解自己画图的情况。可以根据班级、学号等基本信息找出画纸。在特定的心理辅导室里,辅导者首先要求绘画者在了解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画作进行总体点评。当绘画者自己能够对部分细节说出一些比较有特征性的词汇后,辅导者以此作为切入点分析画作哪里地方具体投射了什么,对照其切身实际和所处环境,表达出加强和改进的意思。再从画面的一些特别体现绘画潜能、目标和追求的细节中,给予绘画者鼓励。比如,画面中果树结的果实,表达出绘画者对目标的追求;雨后彩虹,表达绘画者在经历困难局面以后对成长的渴望等。
对绘画测验的积极评价,完成一次测验分析以后,对辅导的效果进行评价,可以让绘画者对自己的绘画过程及绘画分析结束以后的整体情绪变化做简要总结,并对测验进行评价。辅导者抓住绘画者在测验和分析过程中的积极变化,及时加以肯定。绘画者如果觉得自己的情况有了积极改变,也可适时建议重新再画一张。在整个分析解释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抓住绘画者比较赞同的观点,摒弃那些过于虚浮的陈述,不断积累经验。
绘画能催化小学生的自发性,帮助受阻的小学生远离个人发展上的关卡,并关注在最凸显的问题上。本课题在小学学校中开展,致力于研究学生并服务于学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小学生绘画的心理投射问题以及年龄层次及绘画内容进行更具体的对比分类和总结,并进一步有效地将绘画投射应用于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帮辅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赵婉黎.刘云艳.绘画疗法-心理治疗的艺术途径[J].社会心理科学,2006,2:63-66.
[2]陈薪屹.“房-树-人”绘画投射技术基础理论及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5):11-13.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投射;绘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传播的瞬息万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不在影响他们,使得他们被动的体会到竞争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产生对现实的迷茫和困惑、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现在在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完全净化,新旧体制共存,法规制度不完善,互联网信息爆棚的大环境下,造成腐败现象滋生、不健康的信息泛滥、一部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滑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儿童,这些影响都不容忽视。
20世纪初,欧洲心理学家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中提出了绘画疗法,它是以绘画为中介对来访者进行治疗。到20世纪40年代,通过绘画确定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人格特征,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投射性绘画测验随之产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使用绘画投射测验进行的研究,绘画成为一种心理投射技术。
近十几年,国外应用绘画作为心理治疗手段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绘画投射技术在处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等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绘画作为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能将人们的经验与感受,并象征性地展现在画纸上,为心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切入口。
一、积极的绘画投射技术操作过程及要求。
绘画投射技术和种类很多,其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克的“房—树—人”测验较著名。HTP测验由巴克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后被许多国家引进并推广应用。笔者在学校心理辅导中主要使用的是HTP测验。
在HTP测验之前,辅导者应提早准备好足够的2B铅笔、A4 纸和橡皮。正式开始测验之前,先对学生进行简要说明,然后给每一位学生发放2B铅笔A4纸和橡皮各一份。在团队气氛相对平时,辅导者给出指导语:“请你用铅笔再给你的这张白纸上,任意地画一幅包括房子、树木、人物在内的画,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更多的要求,只要你认真地进行描绘就可以请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最好也不要化成漫画的样子,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没有任何限制,也允许涂改。画完后,请你在画纸背面写上自己的班级、学号、性别和年龄。”此外,对学生还要进行一定的额外指导:“首先,这不是美术课,并不要求展示你的绘画基本功;其次不要画成‘火柴人’的形式;再次,把这次测验当成一次考试,相互之间,不要看来看去和探讨。”
在绘画测验的同时,辅导者可以到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如果是个别辅导辅导者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因此为了更为恰当的解释和分析可以做一些记录工作。
二、描绘时间。
告诉所有学生一般描绘所用的平均时间以后,特别强调在普通学校的学生群体中,描绘所用时间较长而质量较好的,一般比较注意细节和追求完美表现,而描绘时间短而图形质量差的主要是对测验漫不经心。
三、描绘顺序。
介绍一般描绘顺序后,可以强调特殊情况,如对于普通学校学生来说,描绘顺序凌乱主要是情绪原因带来的,也有可能是创造性思维。
四、描绘大小和远近。
描绘大小、远近适当,空间位置关系和谐,表达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身心状态和完整的人格。画面过大或过小,或过分远离。则强调对自身现实改变的愿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五、画面位置。
画面的大体位置在画纸的左侧时,更多与感性、情感、过去相联系;右侧更多的与理性,未来想联系;上部更多的与目标、理想等联系;而下部则与现实、安定相联系。
六、用笔力度,线条浓淡与线条曲直。
用笔重且线条浓,强调精神动力强,表现为自信、行动积极等;而用笔轻且线条淡,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暂时遇到了让自己比较疲惫的事情,需要自己去改变。线条总体呈曲线,体现出描绘者较好的适应性,温和而富有同情心等;描绘所有线条较直,体现描绘者按既定目标奋斗,情绪安定。
七、附加物。
画作中出现如太阳、月亮、云朵、山水、花草、鸟兽、果实等,往往体现出描绘者特别的心理状态。有些表达天真烂漫的情怀,有些则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也有些表现出自己的特定选择。
个别辅导时抓住画面中的潜在优势和细节特点,整体分析结束后,辅导者把所有画纸统一收起来保管。绘画者如果要了解自己画图的情况。可以根据班级、学号等基本信息找出画纸。在特定的心理辅导室里,辅导者首先要求绘画者在了解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画作进行总体点评。当绘画者自己能够对部分细节说出一些比较有特征性的词汇后,辅导者以此作为切入点分析画作哪里地方具体投射了什么,对照其切身实际和所处环境,表达出加强和改进的意思。再从画面的一些特别体现绘画潜能、目标和追求的细节中,给予绘画者鼓励。比如,画面中果树结的果实,表达出绘画者对目标的追求;雨后彩虹,表达绘画者在经历困难局面以后对成长的渴望等。
对绘画测验的积极评价,完成一次测验分析以后,对辅导的效果进行评价,可以让绘画者对自己的绘画过程及绘画分析结束以后的整体情绪变化做简要总结,并对测验进行评价。辅导者抓住绘画者在测验和分析过程中的积极变化,及时加以肯定。绘画者如果觉得自己的情况有了积极改变,也可适时建议重新再画一张。在整个分析解释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抓住绘画者比较赞同的观点,摒弃那些过于虚浮的陈述,不断积累经验。
绘画能催化小学生的自发性,帮助受阻的小学生远离个人发展上的关卡,并关注在最凸显的问题上。本课题在小学学校中开展,致力于研究学生并服务于学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小学生绘画的心理投射问题以及年龄层次及绘画内容进行更具体的对比分类和总结,并进一步有效地将绘画投射应用于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帮辅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赵婉黎.刘云艳.绘画疗法-心理治疗的艺术途径[J].社会心理科学,2006,2:63-66.
[2]陈薪屹.“房-树-人”绘画投射技术基础理论及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