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tob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做好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价工作,首先就要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来有针对性地寻找出解决的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存在的不足
  1. 对学生的重视不够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这样的一个问题。所谓忽视学生主要是指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很多的课堂评价都是侧重于对教师的教学表现加以评价或者是对整个课堂实施情况加以评价,而对学生这一绝对的参与主体的评价却很少。
  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教师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单一化地依照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来实施教学,而对学生这一主体的诉求关注过少。
  2. 重形式轻实效
  所谓重形式轻实效主要是指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很多的课堂教学评价完成后,这些评价并没有及时地反馈到课堂之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整个教学评价并没有发挥其自身该有的任何作用,而这也将导致整个课堂教学评价仅仅是一个形式。
  二、改进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对策
  以上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正视,并积极加以解决的问题。在笔者看来,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1. 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实施的对象,也是影响着整个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所以,在笔者看来,在整个的课堂评价教学过程中首先就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指教师要综合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热情高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以及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掌握情况如何等。
  案例分析: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个部分的教学实施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可以这样来进行评价:在这个部分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内容,在这个部分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的课堂表现非常好,这一点值得鼓励!但是,在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同学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个内容。不过,没有关系,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多注意就好了。
  教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评价不仅包含了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肯定,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而且也将学生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加以点拨。
  2. 重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所谓注重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两大参与主体,那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分别从这两大参与群体出发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从而更好地实现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目标。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A. 师生自评。所谓师生自评主要是指在整个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案例分析:在《摸球游戏》这个部分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评价就可以这样来进行。
  教师首先就自己的教学加以评价:“刚才的教学还有需要深化开展的部分,像更复杂的可能性求解等,这个问题我们在下一堂课进行具体的论述。”随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来自我反思和评价。
  在这样的方式下,就可以培养起学生的反思、自我评价意识,而这样的教学评价也是有效的。
  B. 师生互评。所谓师生互评其实就是让学生对教学加以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这一评价方式就是要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
  案例分析:在《摸球游戏》这个部分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学生对教学提出这样一点评价:“老师可以用一些趣味的方法来讲述摸球的可能性吗?能不能让我们自己来摸然后求解呢?”
  学生的这个评价其实就是学生自身的诉求,而这也将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并最终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和完善学生的发展。
  3. 及时将评价反馈于课堂教学
  将课堂教学评价反馈于课堂教学实施这个步骤应当是整个评价过程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因为,评价自然会暴露出一定的问题,而问题通过不断地解决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并为高效教学的实施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及时地将评价所得反馈到课堂教学之中。
  案例分析:在《摸球游戏》这个部分的教学实施结束后,针对学生所提出的评价,教师就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注重借助实物开展教学,借助设置教学情景等方式来更好地吸引学生,丰富教学实施过程。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借助课堂教学评价提升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目前安徽农村火灾已进入高发期,火灾起数多、损失大、伤亡多,远高于城市火灾比例,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对近年来安徽农村火灾数据进行研究、对比,报告了目前农
由于课堂教学方法的陈旧,一部分学生明显出现智力疲劳等日益尖锐的问题,这对我们当前一线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如何真正有效摆脱目前这种困境,优化高中生物教学呢?  一、 加强理论学习  对于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来说,首先需要加强的就是教师的理论学习。教师只有对教学理论学习重视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多样性和充实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生物知识。  方法1:从参考书中学习。  现在各类学科
以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为背景,把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纳人道德学习课程之中,抓住儿童“爱过节”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传统节日活动,把少先队教育目标化解于一个个具体节日活动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能使学生易于接受,并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  一、创设文化氛围,感受节日魅力  1. 创设激发队员走进传统节日文化的文化氛围  引导学生画节日,将各种中华传统节日以儿童画的形式表现出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才是关键所在。  〓〓一、从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是一个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确,要想让学生对语文有兴趣,首先是老师会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信服你,当然这种信服的手段可以有很多,如: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渊博的知识,适当
在近两年里,我尝试着用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模式上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并获取尝试创造的初步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的关键。主动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过程是主动学习的真实体现。要正确处理知识与思维的关系,即“已有知识--思维--新知识”。知识是思维的基础,而思维又属于知识的知识。知识有助于思维,但不能取代思维。
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最基本的学习单元,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到知识,思想受到熏陶,能力得以提升。  一、合理建组,确保合作有序  1. 合理分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兴趣、背景等几个因素进行分组。分组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六至九个小组,以6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各小组按好、中、差比例组合,形成组内异质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引领大学的前进与发展,在高校服务文化强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全省高校普遍重视培育大学精神,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