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以及内部会计控制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的重要性,然后从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所有者缺位导致监管不力;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内容设计不全面,账务处理程序欠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意识淡薄,最后从国有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出发阐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提升途径: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重视内部环境;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及重要性
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第2条规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企业的管理生产和经营加强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西方国家大型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完整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由大到强的重要保证,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更好地贯彻《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一系列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更加符合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标准和要求,使国有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资源,做大做强。
(二)有助于国有企业经营者提高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认识,增强对于关键业务的控制,改进对于经营风险的防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有助于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国有企业管理,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控制意识,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是我国国有企业迎接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
(三)积极参与竞争,努力降低风险。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措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对于优势业务的投人、改善对于业务关键点的管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利用国际国内更多资源和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加大。这是新形势下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体内容。
二、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
(一)所有者缺位导致监管不力
国有企业的组合比较特殊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特点,代表着全体人民从而履行其责任。国有企业自身规模比较庞大、数量角度以及政府在企业之中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政府很难像普通的股东一样来管理和监督国有企业,大多是通过授权经营的方式,把部分股东权力交给企业经理人员,这就造成企业管理者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膨胀,所有者权利得不到体现,形成企业内部人控制和监管不力的局面。转而从企业自身的论述,从企业一方来说,由于所有者是政府,因而经理人员往往对责、权、利认识不够,忽视经营风险,在企业决策时好大喜功,不够慎重。对经营失败的后果寄希望于政府资源的支持,最终造成企业风险频发和难以管控的局面。
(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
会计报表从近年来国家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机构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所公布的情况来看,发现会计报表失真情况严重,会计有反映核算、监督控制的职能,两个职能之间可以进行一定的支撑作用,并且形成有实效的监督控制;有效地监督控制,充分反映正确的信息。内部会计控制是在处理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的,只有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内容设计不全面,账务处理程序欠规范
企业要在会计管理规范制度与企业其他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制定出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之贯穿、融汇其中,更好地发挥其制约作用,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之中存在着经营与管理,必然会受到一些内部控制制度的限制。所以企业在制定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内部可能涉及到的各方面的控制制度。但是,从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看,国有企业一般较注重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投融资担保等制度的制定,但是对于一些企业之中存在的特殊业务的会计核算以及监督并没有比较大的重视。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造成企业内部有些业务没有制度可以规范,账务处理程序欠规范。
(四)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国有企业改制以后,虽然形式上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远未达到内部权力制衡的效果。许多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大多由企业的经理人员担任,董事会不能充分发挥其监督和控制经理层的作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受企业经理的直接领导,财务监督被架空。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建立,内部控制不能有效运行。容易造成在没有可行性论证情况下的随意决策,导致决策失误。
(五)风险意识淡薄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国企经营管理的风险管理理念并不成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使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三、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途径
(一)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一个单位经营管理状况的好坏,与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否完善、健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就会产生各种管理上的漏洞,就会使单位的生产经营、财务活动失去控制,这样必然会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使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好转并处于良性状态,做到持续经营,不断发展,必须从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入手。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还是贯彻《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严格划清职责,使各部门、各岗位的会计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在设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需要遵循全面系统原则、及时性原则、归口分级控制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在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同时,要重视制度的可操作性。 (二)重视内部环境
只有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具体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要解决内部控制问题,就必须对现有董事会结构进行调整完善,充分发挥其监督、制衡和决策作用。
1、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更贴近管理,熟悉情况,能及时发现内部会计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维护企业的利益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有更强的责任心,也有充足时间,从多角度、多重环节、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内审外调,提高审计效果。另外,还应加强和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2、控制自我评估
研究表明,实施控制的自我评估对于一个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内部审计程序和业务经营程序以及控制风险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新趋势是实行“控制自我评估”,企业之中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于自身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行相应的评价以及评估改善。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以期能更好地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
(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审计人员进行经常和定期的审计活动,可以消除影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的各种隐患,改进管理、提高效益企业的效益目标的实现。专职审计机构的设置,可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落实。内部审计是企业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控制和检查以及再控制。内部审计的职能主要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寻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不断修订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需要审计部门适时转变审计职能,并且充分认识到自己整体的重要性,将审计职能从以监督为主向监督与分析、评价并举转变;将审计着眼点从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审计转变。做好审计工作的重新定位,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梅芳,王艺霖,潘宇斌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0,(22):77.DOI:10.3969/j.issn.1004-5937.2010.22.029.
[2]宋国敏,门韶娟,郭桂琴等.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建议[J].商业会计,2011,(14):25-26.DOI:10.3969/j.issn.1002-5812.2011.14.010.
[3]申志强.国资委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
[4]付彩霞,郭丽华.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J].商业会计,2013,(2):104-105.DOI:10.3969/j.issn.1002-5812.2013.02.043.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及重要性
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第2条规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企业的管理生产和经营加强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西方国家大型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完整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由大到强的重要保证,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更好地贯彻《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一系列国家法律法规,提高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更加符合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标准和要求,使国有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资源,做大做强。
(二)有助于国有企业经营者提高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认识,增强对于关键业务的控制,改进对于经营风险的防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有助于在国有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国有企业管理,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控制意识,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是我国国有企业迎接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
(三)积极参与竞争,努力降低风险。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措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对于优势业务的投人、改善对于业务关键点的管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利用国际国内更多资源和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加大。这是新形势下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体内容。
二、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
(一)所有者缺位导致监管不力
国有企业的组合比较特殊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特点,代表着全体人民从而履行其责任。国有企业自身规模比较庞大、数量角度以及政府在企业之中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政府很难像普通的股东一样来管理和监督国有企业,大多是通过授权经营的方式,把部分股东权力交给企业经理人员,这就造成企业管理者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膨胀,所有者权利得不到体现,形成企业内部人控制和监管不力的局面。转而从企业自身的论述,从企业一方来说,由于所有者是政府,因而经理人员往往对责、权、利认识不够,忽视经营风险,在企业决策时好大喜功,不够慎重。对经营失败的后果寄希望于政府资源的支持,最终造成企业风险频发和难以管控的局面。
(二)会计信息质量方面
会计报表从近年来国家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机构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所公布的情况来看,发现会计报表失真情况严重,会计有反映核算、监督控制的职能,两个职能之间可以进行一定的支撑作用,并且形成有实效的监督控制;有效地监督控制,充分反映正确的信息。内部会计控制是在处理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的,只有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内容设计不全面,账务处理程序欠规范
企业要在会计管理规范制度与企业其他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制定出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之贯穿、融汇其中,更好地发挥其制约作用,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之中存在着经营与管理,必然会受到一些内部控制制度的限制。所以企业在制定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内部可能涉及到的各方面的控制制度。但是,从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看,国有企业一般较注重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投融资担保等制度的制定,但是对于一些企业之中存在的特殊业务的会计核算以及监督并没有比较大的重视。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造成企业内部有些业务没有制度可以规范,账务处理程序欠规范。
(四)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国有企业改制以后,虽然形式上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但远未达到内部权力制衡的效果。许多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大多由企业的经理人员担任,董事会不能充分发挥其监督和控制经理层的作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受企业经理的直接领导,财务监督被架空。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建立,内部控制不能有效运行。容易造成在没有可行性论证情况下的随意决策,导致决策失误。
(五)风险意识淡薄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国企经营管理的风险管理理念并不成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使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三、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途径
(一)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一个单位经营管理状况的好坏,与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否完善、健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就会产生各种管理上的漏洞,就会使单位的生产经营、财务活动失去控制,这样必然会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使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好转并处于良性状态,做到持续经营,不断发展,必须从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入手。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还是贯彻《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必然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严格划清职责,使各部门、各岗位的会计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在设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需要遵循全面系统原则、及时性原则、归口分级控制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在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同时,要重视制度的可操作性。 (二)重视内部环境
只有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具体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要解决内部控制问题,就必须对现有董事会结构进行调整完善,充分发挥其监督、制衡和决策作用。
1、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更贴近管理,熟悉情况,能及时发现内部会计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维护企业的利益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有更强的责任心,也有充足时间,从多角度、多重环节、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内审外调,提高审计效果。另外,还应加强和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2、控制自我评估
研究表明,实施控制的自我评估对于一个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内部审计程序和业务经营程序以及控制风险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新趋势是实行“控制自我评估”,企业之中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于自身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行相应的评价以及评估改善。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以期能更好地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
(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审计人员进行经常和定期的审计活动,可以消除影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的各种隐患,改进管理、提高效益企业的效益目标的实现。专职审计机构的设置,可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落实。内部审计是企业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控制和检查以及再控制。内部审计的职能主要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寻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不断修订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需要审计部门适时转变审计职能,并且充分认识到自己整体的重要性,将审计职能从以监督为主向监督与分析、评价并举转变;将审计着眼点从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审计转变。做好审计工作的重新定位,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梅芳,王艺霖,潘宇斌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0,(22):77.DOI:10.3969/j.issn.1004-5937.2010.22.029.
[2]宋国敏,门韶娟,郭桂琴等.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建议[J].商业会计,2011,(14):25-26.DOI:10.3969/j.issn.1002-5812.2011.14.010.
[3]申志强.国资委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
[4]付彩霞,郭丽华.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J].商业会计,2013,(2):104-105.DOI:10.3969/j.issn.1002-5812.2013.0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