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料实证素养是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为例,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选择、辨析、运用,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史料实证;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91
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史料教学的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对浩如烟海的史料进行选择、辨析和运用,使学生形成历史学习的科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史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历史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只能借助于现有的史料对历史进行分析、理解,以尽可能的还原真实的历史,因此,如何遴选史料对历史研究和学习尤为重要。
1.科学性原则
尽量选择原始资料,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围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背景、过程及意义,选取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如课本引用了图片“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主持议会”和《大宪章》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英国在革命爆发前就有议会传统及“王权有限”原则。采用图片“1651年的议会大印章”和图片“威廉和玛丽加冕”,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通过课后活动《权利法案》和知识拓展中《王位继承法》的内容补充,使学生认识君主立宪制的内涵、形成过程及意义。
2.主题性原则
选用史料应契合探究主题。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有些老师单纯的“为史料而史料”,引入的史料偏离主题或者证明不了探究主题,这反而会造成学生学习困惑,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本课的突破点在于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而议会和王权斗争的焦点在“限制王权”,最突出的问题是征税权。为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老师给出两则资料。
材料一:《大宪章》……主要是重申王国贵族的封建权利和防止国王侵夺这些权利。……宣布了国王不可擅自征税的原则,强调:除传统捐税贡赋外,任何赋税的征收都必须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同意”。所谓“一致同意”,是指当时以大贵族为核心的大会议的同意。———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 詹姆斯一世
借助以上两则材料,学生能清晰地认识到,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就有“限制王权”和“王在法下”的原则,斯图亚特王朝宣扬“君权神授”理论导致议会与王权的纷争不断,从而走向战争。
3.多样性原则
历史资料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文献、实物、图片、视频和口述史料等。初中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单纯的某一种资料尤其是全文献资料,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本课在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尽量引入丰富多彩的其他形式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如引入视频资料《议会从何而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引入图片资料《查理一世被处死》,让学生观察国王被处死时民众的反应(有的民众竟然晕厥),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国王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帮助学生理解为何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会出现旧王朝的复辟及革命后保留君主的原因。
4.准确性原则
首先选取的史料必须是真实的。对所选用的史料一定要严格考证其出处、作者、年代,只有保证所选用的史料的真实性,才能做到论从史出。其次,对史料的解读要公正、客观,避免过度曲解或扩大化,反而降低了史料的利用價值。如片面夸大《权利法案》的作用,使学生得出《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这一结论。事实上,“英国资产阶级立宪君主政体,是在‘光荣革命’后十几年间,通过一系列法案的制定而逐渐建立的。”[1]如“1689年的《兵变法》……议会由此控制了军队,国王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军权。……1701年的《继承法》,规定日后王位继承的顺序,保证王位不会再回到詹姆士二世的男系后代手上。”[2]
二、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升
1.合理设计问题,树立实证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渗透“实证”意识,培养学生的史料剖析和分析能力。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老师合理的设计问题加以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设置问题:1.《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2.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3.颁布前后国王和议会的权利有哪些变化? 4.结合内容分析《权利法案》颁布的影响?通过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能提高学生合作与探究能力,又能提升史料实证素养。
2.鼓励自主思考,培养质疑能力
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3]初中生获取史料的主要途径是历史教材和老师的补充,因此历史课本的编排和老师补充的史料对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至关重要。本课的第三目《权利法案》第二段表述为:“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议会还规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威廉夫妇接受了《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有学生查阅了中文翻译版的《权利法案》的内容,一般的翻译只有简单的13条,里面并没有关于王位继承的内容,而在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中找到了相关内容,认为是不是教材编排出现错误。老师引导学生查阅了英文原版的《权利法案》,在里面找到关于王位继承的规定,在威廉和玛丽共同执政之后“首先是他们两个人中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单独执政;其次是玛丽的子嗣;再次是玛丽的妹妹安妮及其子嗣;最后则是威廉(与除玛丽以外的妻子所生)的子嗣。但是天主教徒以及与天主教徒结婚者将被排除于王位的继承权以外。”[4]学生在查阅史料的过程中,既锻炼了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巧妙布置作业,提升史学素养
传统课堂的作业布置比较单一枯燥,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可以通过设置多样创新作业的形式,寓学于乐,来提高学生的素养。如辩论赛式历史作业:有人说克伦威尔是英国的救世主,有人说他是英国的独裁者,你赞同哪个观点?搜集资料进行论证。如板报式历史作业:5-6人为一组搜集资料,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为主题出一期板报等方式。
总之,落实史料实证素养是落实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新时代的历史老师,要在“唯物史观”指引下,春风化雨般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参考文献:
[1]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200页。
[2]钱程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185页。
[3]黎靖德:《朱子语类·学五·读书法下》,中华书局,1996年版, 167页。
[4]顾 婷:《从<王位继承法>看英国王位继承制度》,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提交。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 518000)
关键词:史料实证;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91
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史料教学的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对浩如烟海的史料进行选择、辨析和运用,使学生形成历史学习的科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史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历史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只能借助于现有的史料对历史进行分析、理解,以尽可能的还原真实的历史,因此,如何遴选史料对历史研究和学习尤为重要。
1.科学性原则
尽量选择原始资料,这样才能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围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背景、过程及意义,选取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如课本引用了图片“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主持议会”和《大宪章》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英国在革命爆发前就有议会传统及“王权有限”原则。采用图片“1651年的议会大印章”和图片“威廉和玛丽加冕”,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通过课后活动《权利法案》和知识拓展中《王位继承法》的内容补充,使学生认识君主立宪制的内涵、形成过程及意义。
2.主题性原则
选用史料应契合探究主题。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有些老师单纯的“为史料而史料”,引入的史料偏离主题或者证明不了探究主题,这反而会造成学生学习困惑,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本课的突破点在于理解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而议会和王权斗争的焦点在“限制王权”,最突出的问题是征税权。为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老师给出两则资料。
材料一:《大宪章》……主要是重申王国贵族的封建权利和防止国王侵夺这些权利。……宣布了国王不可擅自征税的原则,强调:除传统捐税贡赋外,任何赋税的征收都必须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同意”。所谓“一致同意”,是指当时以大贵族为核心的大会议的同意。———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 詹姆斯一世
借助以上两则材料,学生能清晰地认识到,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就有“限制王权”和“王在法下”的原则,斯图亚特王朝宣扬“君权神授”理论导致议会与王权的纷争不断,从而走向战争。
3.多样性原则
历史资料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文献、实物、图片、视频和口述史料等。初中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单纯的某一种资料尤其是全文献资料,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本课在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尽量引入丰富多彩的其他形式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如引入视频资料《议会从何而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引入图片资料《查理一世被处死》,让学生观察国王被处死时民众的反应(有的民众竟然晕厥),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国王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帮助学生理解为何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会出现旧王朝的复辟及革命后保留君主的原因。
4.准确性原则
首先选取的史料必须是真实的。对所选用的史料一定要严格考证其出处、作者、年代,只有保证所选用的史料的真实性,才能做到论从史出。其次,对史料的解读要公正、客观,避免过度曲解或扩大化,反而降低了史料的利用價值。如片面夸大《权利法案》的作用,使学生得出《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这一结论。事实上,“英国资产阶级立宪君主政体,是在‘光荣革命’后十几年间,通过一系列法案的制定而逐渐建立的。”[1]如“1689年的《兵变法》……议会由此控制了军队,国王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军权。……1701年的《继承法》,规定日后王位继承的顺序,保证王位不会再回到詹姆士二世的男系后代手上。”[2]
二、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升
1.合理设计问题,树立实证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渗透“实证”意识,培养学生的史料剖析和分析能力。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老师合理的设计问题加以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设置问题:1.《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2.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3.颁布前后国王和议会的权利有哪些变化? 4.结合内容分析《权利法案》颁布的影响?通过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能提高学生合作与探究能力,又能提升史料实证素养。
2.鼓励自主思考,培养质疑能力
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3]初中生获取史料的主要途径是历史教材和老师的补充,因此历史课本的编排和老师补充的史料对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至关重要。本课的第三目《权利法案》第二段表述为:“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议会还规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威廉夫妇接受了《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有学生查阅了中文翻译版的《权利法案》的内容,一般的翻译只有简单的13条,里面并没有关于王位继承的内容,而在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中找到了相关内容,认为是不是教材编排出现错误。老师引导学生查阅了英文原版的《权利法案》,在里面找到关于王位继承的规定,在威廉和玛丽共同执政之后“首先是他们两个人中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单独执政;其次是玛丽的子嗣;再次是玛丽的妹妹安妮及其子嗣;最后则是威廉(与除玛丽以外的妻子所生)的子嗣。但是天主教徒以及与天主教徒结婚者将被排除于王位的继承权以外。”[4]学生在查阅史料的过程中,既锻炼了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巧妙布置作业,提升史学素养
传统课堂的作业布置比较单一枯燥,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可以通过设置多样创新作业的形式,寓学于乐,来提高学生的素养。如辩论赛式历史作业:有人说克伦威尔是英国的救世主,有人说他是英国的独裁者,你赞同哪个观点?搜集资料进行论证。如板报式历史作业:5-6人为一组搜集资料,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为主题出一期板报等方式。
总之,落实史料实证素养是落实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新时代的历史老师,要在“唯物史观”指引下,春风化雨般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参考文献:
[1]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200页。
[2]钱程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185页。
[3]黎靖德:《朱子语类·学五·读书法下》,中华书局,1996年版, 167页。
[4]顾 婷:《从<王位继承法>看英国王位继承制度》,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提交。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中学 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