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严重脓毒症时补体的级联反应和凝血活性升高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甚至死亡。最近,美国学者应用狒狒脓毒症模型,通过在早期和晚期分别给予补体抑制剂Cornpstatin,研究了补体及相关物质对凝血系统和脓毒症治疗的影响。结果显示,Compstatin可降低脓毒症血浆和组织中补体活性,减少巨噬细胞和血小板在器官中的积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重脓毒症时补体的级联反应和凝血活性升高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甚至死亡。最近,美国学者应用狒狒脓毒症模型,通过在早期和晚期分别给予补体抑制剂Cornpstatin,研究了补体及相关物质对凝血系统和脓毒症治疗的影响。结果显示,Compstatin可降低脓毒症血浆和组织中补体活性,减少巨噬细胞和血小板在器官中的积蓄;
其他文献
1统计学符号:按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2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例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4个基本原则概要说明,尤其
为了评估应用Toll样受体4介导的信号途径抑制剂TAK-242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最近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研究。他们将全球93个重症监护病房(ICU)的274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安慰剂对照组;
Drotrecoginα(DA)是美国最新研制的一种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抗炎药物,但该国研究人员发现,向标准烧伤休克复苏液中加入DA并不能阻止烧伤伤情的进展。为验证这一结论,研究人员将31只成年雄性SD大鼠麻醉后,用烙铁在其背部的10个不同区域分别烫伤1~14s,建立不同严重度的烧伤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24h内以2ml·kg^-1·1%烧伤面积的剂量补充乳酸林格液(LRS),
脓毒症是由感染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其病死率高且临床治疗方法有限。英国的学者最近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自细胞介素-33(IL-33)能够降低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所致脓毒症小鼠的死亡率。实验中,与未经处理组相比,经IL-33处理组小鼠可使更多的中性粒细胞向腹膜腔聚集且具有更高的细菌清除率。
美国学者对接受活化蛋白C早期治疗和未接受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进行了比较。研究人员选取了33749例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患者在入院2d内均应用抗生素和升压药,主要观察患者院内病死率、颅内和胃肠出血、大量输液等情况。结果显示,与接受活化蛋白C早期治疗的患者比较,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更需要机械通气(77%比48%),
医学研究中,一般通过向腹腔内注入空气、液体或类似物质来建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模型。尽管可以模拟腹压升高,却不能解释发病机制。美国的医学工作者最近成功建立了一种失血性休克/复苏时的ACS大型动物模型。
内脂素是血浆中的一种促炎症因子,也是烟酰胺腺嘌呤(NAD+)补救途径中一种胞内酶。美国学者最近通过小鼠对治疗性低体温(TH)与失血性休克(Hs)复苏时机体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和组织中内脂素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将52只小鼠放血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35mmHg(1mmHg=0.133kPa)维持30min,
为了帮助全国各医院(含港、澳、台)从事急诊医学、院前急救、危重症监护的专业人员,各社区、卫生站、急救点从事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各医学院、校从事急诊急救基础研究、临床教学的有关人员进一步了解、探讨有关急诊医学的新成果和新进展,认真总结交流基础和临床的经验,提高我国急诊救治的整体水平,
脓毒症时肝脏血流量的下降常常会使胆汁酸盐载体生成减少,进而使患者出现胆汁淤积致肝功能受损,比利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将15只猪麻醉插管后随机分为腹膜炎致脓毒症组(n=8)和对照组(n=7),用羟乙基淀粉和去甲肾上腺素进行复苏。
目前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08年度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根据《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分层分析法,由专家打分确定了重要指标的权重,对各学科的每种期刊进行了综合评定,评出了2008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其中医药卫生类期刊有30种,分别为:CHINESEMEDICAI,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