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朝民歌《木兰诗》写花木兰从军归来重着女儿妆时,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描写;南朝梁陈文学家徐陵奉和《咏舞》诗亦言:“低鬟向绮席,举袖拂花黄”,描绘当时翩翩舞女长袖拂面的姿态。南北两地都写到了“花黄”,可见乃一时之尚。
花黄的妆扮,乃在眉间额畔用嫩黄的颜料描绘或裁金纸贴面所饰之星、月、花、鸟等图形。前者称为“黄额妆”,后者称为“靥面”。粱简文帝《美女篇》里有“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的诗句,第一句是写用黄粉在眉间描绘月儿形状,即为“黄额妆”。第二句写用金色的纸剪成星星图案贴在额头,便是“靥面”。
花黄又称“额黄”,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即指此。又称“鸦黄”,如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片片行云著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写的也是花黄。它流行于南北朝,唐代妇女盛行之;唐人卢照邻的诗句,即为唐代长安贵族妇女装饰的辉映。
唐代壁画对于这种“额黄”装扮,也有所表现,如李贤墓壁画就有女子额上点染黄色,作小小月牙形的图画。敦煌莫高窟盛唐时所绘《都督夫人太原工氏供养群像》中的第二人,额间便有圆月形,眉梢亦有圆点,乃为额黄之标识。
“额黄”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说北魏拓跋氏曾下令禁止民间妇女以粉黛化妆,而爱美乃人之天性,既然粉面黛眉成为宫中的专利权,宫外便有人发明了“额黄”的装饰,并从此在民间流传开去。明王錡、于慎行撰《毂山笔尘》云:
古时妇人之饰,率用粉黛,粉以傅面,黛以填额,元魏时禁民间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词》中有“对镜贴花黄”之句。
由此可知,“花黄”,是中国古代妇女在官方禁用粉黛时的一种民间面饰。
另一说出于南朝。据《杂五行书》云: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着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这种梅妆,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衰于宋:这一流变,应是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发展之故。但“梅妆”,却成为一种审美意象,一种文化积淀,出现在诗人词客的作品中。请欣赏:
梅妆竹外,未洗唇红退。(丘峦《千秋岁·用秦少游韵》)
诗人用“梅妆”喻梅花。赞美它如同妆成的美人一样容光明丽。
好随梅蕊妆宫额,肯似桃花误阮郎。(赵长卿《鹧鸪天·咏荼蘼五首》其四)
词人活用典故,梅蕊色黄,用以点出荼蘼花色。
不似梅妆瘦减,占人间、丰神萧散。(卢祖皋《水龙吟·赋酴醿》)
作者用“梅妆”写梅,谓酴醿开时,梅花早已残谢。
吐舒桃脸今朝雨,零落梅妆昨夜风。(刘学箕《鹧鸪天·发舟安康朋游见留,往复三用韵》)
词中代指梅花,言梅花已经零落,叹惜“花事匆匆”。
也有用这个典故写女子精心装扮的,如:
临鸾常恁整妆梅,枝枝仙艳月中开。(无名氏《瑞鹧鸪·临鸾常恁整妆梅》)
这里以“整妆梅”,点出女子精心妆扮。
因为“梅妆”涉及寿阳公主,是她出嫁时的面饰。故李商隐有《蝶》诗云:“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诗客词家也每用“寿阳妆”咏梅,咏女性。
浑疑是,姑射冰姿,寿阳粉面初妆。(王安札《万年欢·雅出群芳》)
这里用本典以人比梅,以切咏梅。
真香媚情动魄,算当时寿阳,无此标格。(晁补之《万年欢·梅》)
这里用因梅妆增色的寿阳公主比衬梅花,以表现其自然而天真的品格。
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零落池塘,分付余妍与寿阳。(周邦彦《丑奴儿·梅花》)
这里用寿阳公主得落梅而成妆事,表现梅花的高贵脱俗。
晓来枝上斗寒光,轻点寿阳妆。(李德载《早梅芳近·残腊里》)
此处用“寿阳妆”喻指枝头梅花初放,亦物亦人,境界全出。
今年梅晚,懒趁寿阳钗上燕。(朱敦儒《减字木兰花·今年梅晚》)
这里隐用寿阳妆一典,以梅花懒为公主点妆增色,用拟人法写梅花迟放。
寿阳妆鉴里,应是承恩,纤手重匀异香在。(辛弃疾《洞仙歌·红梅》)
此同咏梅兼咏怀。借镜里的寿阳妆,作喜梅、爱梅和梅我为一的人格写照。在臆想承恩中含蓄表露渴望皇帝任用的思想。
姑射神游,寿阳妆褪色界尘都洗。(吴潜《酹江月·梅》)
这里活用本典赞美梅花超脱尘俗。
还疑是,寿阳凝醉,无语倚含章。(周密《满庭芳·赋湘梅》)
这里以寿阳公主喻湘梅,状写梅花的意态神韵。
素睑笼霞,香心喷日,寿阳妆罢酒初醒。(无名氏《绿头鸭·敛同云》)
这里暗以寿阳公主喻指心目中的歌姬,状其鲜丽媚人。
总之,“额黄”曾令中国古代妇女容颜娇美,熠熠生辉。它的作用纯粹是装饰的、审美的,其文化内涵在于,它是一个时代的美的象征,这在我国现存的绘画卷轴中可以得到印证。“额黄”取材星、月、花、鸟等图形,反映了我国先民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以自然为美的审美观,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无疑使人感到生动而亲切。
后世,它走出了“面饰”的范畴,成为一种审美意象,频频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使它变得更美,更有文化品位。
[作者通联:湖北沙市教学教研室]
花黄的妆扮,乃在眉间额畔用嫩黄的颜料描绘或裁金纸贴面所饰之星、月、花、鸟等图形。前者称为“黄额妆”,后者称为“靥面”。粱简文帝《美女篇》里有“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的诗句,第一句是写用黄粉在眉间描绘月儿形状,即为“黄额妆”。第二句写用金色的纸剪成星星图案贴在额头,便是“靥面”。
花黄又称“额黄”,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同安鬟里拨,异作额间黄”,即指此。又称“鸦黄”,如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片片行云著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写的也是花黄。它流行于南北朝,唐代妇女盛行之;唐人卢照邻的诗句,即为唐代长安贵族妇女装饰的辉映。
唐代壁画对于这种“额黄”装扮,也有所表现,如李贤墓壁画就有女子额上点染黄色,作小小月牙形的图画。敦煌莫高窟盛唐时所绘《都督夫人太原工氏供养群像》中的第二人,额间便有圆月形,眉梢亦有圆点,乃为额黄之标识。
“额黄”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说北魏拓跋氏曾下令禁止民间妇女以粉黛化妆,而爱美乃人之天性,既然粉面黛眉成为宫中的专利权,宫外便有人发明了“额黄”的装饰,并从此在民间流传开去。明王錡、于慎行撰《毂山笔尘》云:
古时妇人之饰,率用粉黛,粉以傅面,黛以填额,元魏时禁民间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词》中有“对镜贴花黄”之句。
由此可知,“花黄”,是中国古代妇女在官方禁用粉黛时的一种民间面饰。
另一说出于南朝。据《杂五行书》云: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着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这种梅妆,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衰于宋:这一流变,应是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发展之故。但“梅妆”,却成为一种审美意象,一种文化积淀,出现在诗人词客的作品中。请欣赏:
梅妆竹外,未洗唇红退。(丘峦《千秋岁·用秦少游韵》)
诗人用“梅妆”喻梅花。赞美它如同妆成的美人一样容光明丽。
好随梅蕊妆宫额,肯似桃花误阮郎。(赵长卿《鹧鸪天·咏荼蘼五首》其四)
词人活用典故,梅蕊色黄,用以点出荼蘼花色。
不似梅妆瘦减,占人间、丰神萧散。(卢祖皋《水龙吟·赋酴醿》)
作者用“梅妆”写梅,谓酴醿开时,梅花早已残谢。
吐舒桃脸今朝雨,零落梅妆昨夜风。(刘学箕《鹧鸪天·发舟安康朋游见留,往复三用韵》)
词中代指梅花,言梅花已经零落,叹惜“花事匆匆”。
也有用这个典故写女子精心装扮的,如:
临鸾常恁整妆梅,枝枝仙艳月中开。(无名氏《瑞鹧鸪·临鸾常恁整妆梅》)
这里以“整妆梅”,点出女子精心妆扮。
因为“梅妆”涉及寿阳公主,是她出嫁时的面饰。故李商隐有《蝶》诗云:“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诗客词家也每用“寿阳妆”咏梅,咏女性。
浑疑是,姑射冰姿,寿阳粉面初妆。(王安札《万年欢·雅出群芳》)
这里用本典以人比梅,以切咏梅。
真香媚情动魄,算当时寿阳,无此标格。(晁补之《万年欢·梅》)
这里用因梅妆增色的寿阳公主比衬梅花,以表现其自然而天真的品格。
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零落池塘,分付余妍与寿阳。(周邦彦《丑奴儿·梅花》)
这里用寿阳公主得落梅而成妆事,表现梅花的高贵脱俗。
晓来枝上斗寒光,轻点寿阳妆。(李德载《早梅芳近·残腊里》)
此处用“寿阳妆”喻指枝头梅花初放,亦物亦人,境界全出。
今年梅晚,懒趁寿阳钗上燕。(朱敦儒《减字木兰花·今年梅晚》)
这里隐用寿阳妆一典,以梅花懒为公主点妆增色,用拟人法写梅花迟放。
寿阳妆鉴里,应是承恩,纤手重匀异香在。(辛弃疾《洞仙歌·红梅》)
此同咏梅兼咏怀。借镜里的寿阳妆,作喜梅、爱梅和梅我为一的人格写照。在臆想承恩中含蓄表露渴望皇帝任用的思想。
姑射神游,寿阳妆褪色界尘都洗。(吴潜《酹江月·梅》)
这里活用本典赞美梅花超脱尘俗。
还疑是,寿阳凝醉,无语倚含章。(周密《满庭芳·赋湘梅》)
这里以寿阳公主喻湘梅,状写梅花的意态神韵。
素睑笼霞,香心喷日,寿阳妆罢酒初醒。(无名氏《绿头鸭·敛同云》)
这里暗以寿阳公主喻指心目中的歌姬,状其鲜丽媚人。
总之,“额黄”曾令中国古代妇女容颜娇美,熠熠生辉。它的作用纯粹是装饰的、审美的,其文化内涵在于,它是一个时代的美的象征,这在我国现存的绘画卷轴中可以得到印证。“额黄”取材星、月、花、鸟等图形,反映了我国先民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以自然为美的审美观,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无疑使人感到生动而亲切。
后世,它走出了“面饰”的范畴,成为一种审美意象,频频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使它变得更美,更有文化品位。
[作者通联:湖北沙市教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