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照仅作为对照组,其实全都是为了凸显出重庆这座几起几落的山城,以及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茫然却又最终选择隐忍生存
海德格尔说,现代世界是以影像的方式被理解的。
从影院出来,尽管我也知道王小帅的《日照重庆》反映的就是当下世界,现实生活,但是用影像的方式来读取这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标志性叙事文档,还是让人生发直观的感叹、深思和觉醒。在戛纳电影节上颗粒无收,国际影评杂志仅给出了及格分,国内票房惨淡……这些并不妨碍一部分中国老百姓对这部影片的独特情感。
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究竟影响了多少平头百姓,没有人能说得清,也没有人能描述,到底城市化变迁在多少人心头留下了个性化的印迹。在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山城重庆,一个家庭个体发生的变故,映射了两代人和一座城市的浓情挽歌。
《日照重庆》的故事很简单,但却颇有悬疑的味道。印象很深的是,它中文版的宣传海报主打悬疑牌,“青少年杀人事件”的宣传主语类似台湾影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但看过影片才知道,少年杀人只是噱头,探讨伦理和人性才是本源。
剧本根据一个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一个自我放逐的儿子和一个渴望自我救赎的父亲的故事。王学圻饰演的父亲是个经常出海的船长,他在十年前离开了妻子和儿子林波。林波既期待与父亲重聚,同时也怨恨父亲对自己十年来的不管不顾。林波爱上了一个女孩,后因对方提出分手而大受刺激,做出了极端的行为——在一个大超市里连续用刀伤人,并挟持了范冰冰饰演的医生。最后,林波被警察击毙。父亲带着愧疚,想了解整件事情的过程,想重新了解儿子在这十年来的生活,他走访了所有与这件事情有关的人,慢慢地揭开了林波伤人的真相……
《日照重庆》是王小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也是他向商业化靠得最近的电影。这位中国内地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凭借其独特、敏感的电影个性,从他自筹资金拍摄电影处女作《冬春的日子》到《梦幻田园》的十年间,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并在国际影展的舞台上显露锋芒。众所周知的,比如《冬春的日子》被BBC评为电影诞生以来的100部佳片之一,同时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影片;《扁担·姑娘》入围1998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角逐金棕榈大奖;随后的《十七岁的单车》获得51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2005年的作品《青红》拿下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左右》在柏林电影节再次捧回银熊奖。这次的《日照重庆》,同样入围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虽然在“主竞赛单元”抱憾而归,但没人能够否认它的剧本价值和艺术气息。这部片子虽然有足够的商业元素,但从影片的呈现姿态上来看,王小帅很明显还没有“转型商业”的意愿。用王小帅的话说,他还是要做了一回“垦荒农民”。
从拍摄手法上,导演在片中用了不少长镜头,人物脸部的特写很多,手扶摄影机的跟随拍摄让观众时刻感觉着这座城市的晃动和不安。王学圻饰演的被救赎的父亲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被镜头忠实地记录了下来。不过,观众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沉闷,反而有一种喷薄欲出的力量,就好像听一位质朴的乡村歌手在演唱,音域、音色似乎都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已经投入进去了,感受到了一种爆发力和感染力。
从艺术企图上看,《日照重庆》与王小帅之前的两部作品《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共同构成了“城市三部曲”。《十七岁的单车》是发生在北京的故事,《青红》的故事发生地是上海,而作为三部曲最终章的《日照重庆》,则与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息息相关。说影片具备商业元素,也仅仅是因为影片故事的由头是一起少年行凶并劫持人质的事件。王小帅大量运用了闪回和记忆拼接等在商业片中比较流行的技巧。可是看过影片的观众才明白,王小帅所关注的,并不是案件发生过程中的心惊肉跳、波诡云谲,也不是当事人刺杀路人的血腥可怖,更不是剪辑技巧的手段炫耀,而是林波这个角色为何要伤人,为何要挟持人质与警方对峙,以及这起事件对林波家人、林波朋友、被死伤的受害者、被劫持的人质、被迫开枪射杀林波的警察等一系列人员产生了什么影响。换句话说,王小帅并没有用一起案件来刺激观众的感官,而是以一种冷峻的态度去观察、审视和探寻案件的前前后后。
王小帅和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个案、个体的命运、遭遇放在时代这个大背景下来考量,将价值、追求、沟通等恒久的话题置身于中国城市进程的洪流中来检验。
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是中国飞速发展的三十年,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拥有更多的迁徙权和选择权的同时,却在忙碌的生活和更加现实化的选择题当中,演绎着日渐疏离的相对论故事。山东日照虽然出现在片名中,但日照仅作为对照组,其实全都是为了凸显出重庆这座几起几落的山城,以及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茫然却又最终选择隐忍生存的现实。影片中,随着王学圻追寻真相的脚步,导演有条不紊地将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百态一一展现在镜头之前。街头桌球摊前的彷徨少年,麻辣鲜香的大排档,甚至是从城市上空孤零零划过的缆车。王小帅非常克制地把人与城市间的复杂感情表露了出来,最终汇集成一首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却暗潮汹涌的叙事诗。
也有人说,《日照重庆》远不及某些知识精英或者意见领袖力捧的那般优秀,抛开暧昧拖沓的叙事不谈,它对中国当下的观照也极其有限。我并不否认这种说法,在对社会作病理切片式的影响分析上,它不及《盲井》和《秋菊打官司》,在探讨隔代人的情感上,它又没有超越王小帅的前两部作品,在向商业妥协的路上,做得也并不讨巧。但它至少向我们传递了一种信号,在机械化的对钢筋混凝土的叠加中,请不要忘了对城市和家庭的关爱,对转型期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心理的关注。
对于那些忠实于内心又决不放弃对道德和伦理有所追寻的人们,静下心来与剧中人物来一次死生契阔的灵魂接触,在阳光的温暖下,相信定会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黄倩
海德格尔说,现代世界是以影像的方式被理解的。
从影院出来,尽管我也知道王小帅的《日照重庆》反映的就是当下世界,现实生活,但是用影像的方式来读取这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标志性叙事文档,还是让人生发直观的感叹、深思和觉醒。在戛纳电影节上颗粒无收,国际影评杂志仅给出了及格分,国内票房惨淡……这些并不妨碍一部分中国老百姓对这部影片的独特情感。
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究竟影响了多少平头百姓,没有人能说得清,也没有人能描述,到底城市化变迁在多少人心头留下了个性化的印迹。在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山城重庆,一个家庭个体发生的变故,映射了两代人和一座城市的浓情挽歌。
《日照重庆》的故事很简单,但却颇有悬疑的味道。印象很深的是,它中文版的宣传海报主打悬疑牌,“青少年杀人事件”的宣传主语类似台湾影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但看过影片才知道,少年杀人只是噱头,探讨伦理和人性才是本源。
剧本根据一个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一个自我放逐的儿子和一个渴望自我救赎的父亲的故事。王学圻饰演的父亲是个经常出海的船长,他在十年前离开了妻子和儿子林波。林波既期待与父亲重聚,同时也怨恨父亲对自己十年来的不管不顾。林波爱上了一个女孩,后因对方提出分手而大受刺激,做出了极端的行为——在一个大超市里连续用刀伤人,并挟持了范冰冰饰演的医生。最后,林波被警察击毙。父亲带着愧疚,想了解整件事情的过程,想重新了解儿子在这十年来的生活,他走访了所有与这件事情有关的人,慢慢地揭开了林波伤人的真相……
《日照重庆》是王小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也是他向商业化靠得最近的电影。这位中国内地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凭借其独特、敏感的电影个性,从他自筹资金拍摄电影处女作《冬春的日子》到《梦幻田园》的十年间,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并在国际影展的舞台上显露锋芒。众所周知的,比如《冬春的日子》被BBC评为电影诞生以来的100部佳片之一,同时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影片;《扁担·姑娘》入围1998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角逐金棕榈大奖;随后的《十七岁的单车》获得51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2005年的作品《青红》拿下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左右》在柏林电影节再次捧回银熊奖。这次的《日照重庆》,同样入围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虽然在“主竞赛单元”抱憾而归,但没人能够否认它的剧本价值和艺术气息。这部片子虽然有足够的商业元素,但从影片的呈现姿态上来看,王小帅很明显还没有“转型商业”的意愿。用王小帅的话说,他还是要做了一回“垦荒农民”。
从拍摄手法上,导演在片中用了不少长镜头,人物脸部的特写很多,手扶摄影机的跟随拍摄让观众时刻感觉着这座城市的晃动和不安。王学圻饰演的被救赎的父亲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被镜头忠实地记录了下来。不过,观众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沉闷,反而有一种喷薄欲出的力量,就好像听一位质朴的乡村歌手在演唱,音域、音色似乎都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已经投入进去了,感受到了一种爆发力和感染力。
从艺术企图上看,《日照重庆》与王小帅之前的两部作品《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共同构成了“城市三部曲”。《十七岁的单车》是发生在北京的故事,《青红》的故事发生地是上海,而作为三部曲最终章的《日照重庆》,则与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息息相关。说影片具备商业元素,也仅仅是因为影片故事的由头是一起少年行凶并劫持人质的事件。王小帅大量运用了闪回和记忆拼接等在商业片中比较流行的技巧。可是看过影片的观众才明白,王小帅所关注的,并不是案件发生过程中的心惊肉跳、波诡云谲,也不是当事人刺杀路人的血腥可怖,更不是剪辑技巧的手段炫耀,而是林波这个角色为何要伤人,为何要挟持人质与警方对峙,以及这起事件对林波家人、林波朋友、被死伤的受害者、被劫持的人质、被迫开枪射杀林波的警察等一系列人员产生了什么影响。换句话说,王小帅并没有用一起案件来刺激观众的感官,而是以一种冷峻的态度去观察、审视和探寻案件的前前后后。
王小帅和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的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个案、个体的命运、遭遇放在时代这个大背景下来考量,将价值、追求、沟通等恒久的话题置身于中国城市进程的洪流中来检验。
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是中国飞速发展的三十年,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拥有更多的迁徙权和选择权的同时,却在忙碌的生活和更加现实化的选择题当中,演绎着日渐疏离的相对论故事。山东日照虽然出现在片名中,但日照仅作为对照组,其实全都是为了凸显出重庆这座几起几落的山城,以及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茫然却又最终选择隐忍生存的现实。影片中,随着王学圻追寻真相的脚步,导演有条不紊地将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百态一一展现在镜头之前。街头桌球摊前的彷徨少年,麻辣鲜香的大排档,甚至是从城市上空孤零零划过的缆车。王小帅非常克制地把人与城市间的复杂感情表露了出来,最终汇集成一首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却暗潮汹涌的叙事诗。
也有人说,《日照重庆》远不及某些知识精英或者意见领袖力捧的那般优秀,抛开暧昧拖沓的叙事不谈,它对中国当下的观照也极其有限。我并不否认这种说法,在对社会作病理切片式的影响分析上,它不及《盲井》和《秋菊打官司》,在探讨隔代人的情感上,它又没有超越王小帅的前两部作品,在向商业妥协的路上,做得也并不讨巧。但它至少向我们传递了一种信号,在机械化的对钢筋混凝土的叠加中,请不要忘了对城市和家庭的关爱,对转型期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心理的关注。
对于那些忠实于内心又决不放弃对道德和伦理有所追寻的人们,静下心来与剧中人物来一次死生契阔的灵魂接触,在阳光的温暖下,相信定会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黄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