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及其缓解对策

来源 :中国国际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各部门储蓄率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的储蓄率偏高结论,同时对高储蓄率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作分析,对解决当今我国储蓄率过高问题提出应该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促进国民消费等方面着手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储蓄率;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缓解对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的一段时期。国民生产总值激增,我国的国民总收入自1978年的3645.22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815361.62亿元,约为1978年的224倍。同时也是我国储蓄率上升较快的时期。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来说,我国储蓄率持续地上升并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近几年来虽有小幅下降,但仍居高位,我国的高储蓄率问题也一直是经济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高储蓄的同时,低消费现象明显,这对以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中国经济发展来说存在阻碍作用。尤其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如何扩大我国内需,降低储蓄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发展首要思考的问题。
  一、中国高储蓄率现状
  由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参与者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国民储蓄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国内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GDP口径统计,中国储蓄率占比8.83%;居民收入口径统计,中国储蓄率占比20.60%,这意味着政府和企业储蓄约占总储蓄的79%。因而可以说,2000年以来,中国居民平均把每年收入的1/5用于储蓄,且与政府和企业储蓄相比,家庭储蓄并不多。1978年以来,中国从工业型产业国家不断步入现代化经济“新常态”强国,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前期政府储蓄相比发达国家要高,政府消费占GDP比重偏低,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步入“新常态”,民生性支出增加,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增加,社保体系不断完善,政府储蓄率可能转入下降通道。从1992年到2012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从35%升到了59%,其中,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翻了一番,居民储蓄率没有变,中国企业的储蓄率越来越高。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制造,中国创新,共享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中国高储蓄率成因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收入水平是影响储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在这种高度集权的制度下,居民收入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后,宏观经济形势稳步回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迅猛,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5974元。
  (二)传统的养老观念及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居民为了实现老有所依,提前积累自己的财富,家庭储蓄增加。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和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费用逐渐取消或大幅减少。个人支付额大幅增加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居民自身要为社会保障付出更多的代价。居民预防性储蓄急剧增加,以防止医疗和教育等领域存在潜在风险。
  (三)投资体系不健全
  首先,中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居民的储蓄不能有效转移到投资市场。其次,目前我国的投资体制还不健全,居民缺乏有效的多元化投资渠道,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投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成熟的现代社会离不开现代金融服务,离不开发达的金融体系,这也是居民高储蓄的原因之一。
  (四)人口结构的变化: 老龄化加剧,少儿抚养比降低
  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由“高低高”向“三低”型转变。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少儿抚养比例逐渐下降。我国的少儿抚养比从1982年的54.6%下降到2016年的22.9%,但我国的养老抚养比从1982年的8.2%上升到2016年的15.0%。少儿抚养系数与储蓄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老年抚养系数与储蓄率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系。过去30年来,急剧下降的少儿抚养系数与增长的老年抚养系数,同时促使了我国储蓄率的上升。
  三、中国高储蓄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一)居民收入分配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表明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不均衡,高收入者成为经济增长的受益者。存款最大的中小额存款仅占总存款的20%,而存款较少的较高收入群体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80%。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储蓄率增加。对家庭储蓄结构的分析反映了中国居民财富的不平等和不断扩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近20000元。
  (二)限制消费需求的扩大,滞后经济的发展
  我国政府一直希望使刺激消费成为经济改革的重点。然而,居民更高的储蓄欲望反映居民在持币观望,这不利于扩大内需,也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其次,实体经济是现代社会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的高储蓄导致企业间接融资比例较大,增加了财务负担。最后,高储蓄率将导致高投资率,然后会出现产能过剩,导致随着中国外贸继续扩大其生存,内需不足,经济发展缓慢。
  (三)金融部门风险的增加
  高储蓄率使更多的居民成为银行债权人,高储蓄余额使企业的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促使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贷款业务是銀行的主要业务,如果坏帐堆积,银行等金融部门就有可能崩溃。与此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依然不够完善,储蓄转化投资渠道还比较狭窄,转换效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银行和其他金融部门的金融风险。
  四、中国应对高储蓄率的措施
  (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国家应严格要求政府完善退休失业保险制度,以改变目前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失业保险覆盖面的状况过于狭窄。二是加快完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广大居民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同时逐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三是加快住房改革步伐。进一步规范我国房地产市场秩序,实施各种房地产市场调控,制定合理住房政策。四是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建立严格的教育费用宣传制度,加大对教育违法收费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贷款和教育保险制度。
  (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规范各阶层收入结构
  首先,一方面要努力增加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用财政支出政策增加低收入者的就业,收入和失业人员以及退休和其他贫困人员的转移支付;另一方面要利用税收政策,发挥税务机关的行政职能作用,对高收入者征收继承税,并征收个人所得税调整税和赠与税。其次,继续完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杜绝过度投机,避免出现富裕的隔夜团体,防止大部分财富流入少数特权阶层手中,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最后,引入有效的竞争和监督机制,打破行业垄断,依法调节垄断价格高额利润。缩小非垄断与垄断之间的收入差距。
  (三)拓宽投资渠道,完善金融市场,扩大居民投资
  一是,要积极推进银行体制改革,鼓励现有发展金融工具如债券市场和居民购买债券等品种促进居民投资和消费。二是,拓宽个人投资渠道,尽快推出大量成熟的投资品种。同时,积极探索和发展交易所买卖基金,指数基金,股指期货等资产支持证券,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更广泛的理财空间,为企业获得投资资金创造更好的条件。三是,加大资本市场开放力度,建立符合中国投资和发展需要的风险投资机制。四是,加强金融监管,建立有效机制,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
  (四)调整消费政策,鼓励居民消费
  为了提高消费需求,应鼓励居民消费。首先,必须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其次,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居民与时俱进,更新传统消费观念,鼓励居民提前消费,激发消费需求。例如,推动信用卡行业发展。三是,注意营销策略,开发新的消费热点,开拓行业新的消费群体。如发展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吸引新的消费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王雅哲.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郑州大学,2017,(01).
  [2]张颖.许琦.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对中国储蓄率问题研究概述[J].2016,(06):35-36.
  [3]曹进宇.中国高储蓄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05).
  作者简介:张伶俐,汉族,本科,湘南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工程方向)2014级学生。
  通信作者:邓钦文(指导老师),湘南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大数据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在数据价值日益显现的今天,各个企业纷纷试图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分析市场,辅助决策。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当前已经有企业开始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本文简述了大数据的概念,并对大数据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变革和转型做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务管理;变革与转型  引言  当今时代
期刊
摘 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的一些国家政府部门就开始尝试推行服务外包的一些制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我国也在积极实行一些政府服务外包的项目,借此来提升社会发展。但是通过对我国当前服务外包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在实际的政策实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成本核算、腐败和监督不足等。因此,本文正是基于此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改进服务外包的良好开展。  关键词:政府服务;
期刊
摘 要:时代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施工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施工的规模也相应的不断变大,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迅猛的态势。正是因为建筑企业发展非常的迅速,因此也就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伴随着高速的发展,建筑企业也同样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现状问题以及科学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建
期刊
摘 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税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延续了二十多年国税、地税分离的税收方式后,國地税在今年三月份进行了合并。对于企业经营发展来说,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变更有助于企业紧跟环境的变化,避免在时代的浪潮中落伍。而国地税的合并赋予了企业发展的机遇的同时,也无可避免的给企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本文从国地税合并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出发,分析了一些企业可行的应对措施,希望能给企业经营带来参考。 
期刊
摘 要:医院开展有效成本管理工作包括医院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两个方面,市场因素始终制约着医院的经营和管理,迫使医院的管理任务面临着改革和发展,而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则是医院管理控制的重要方法。本文根据医院的发展现状,对医院内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管理工作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对医院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管理性建议。  关键词:医院的管理现状;成本核算与控制;医院管理  一、医院的现状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迅猛,并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与合作,电力公司在此背景下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完备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精细化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运用较多的一种手法,在实际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才能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预期效果。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重要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竞争越渐激烈,在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技术支持下,财务管理模式开始朝着集约化的方向转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这一创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調配,提升运作效率,节省企业运作成本。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很多企业都推行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但由于推行时间短,运作过程中出现
期刊
摘 要:目的:医院医保管理中大数据分析的实践流程,探究医药费用的管理方法。方法:对医疗领域中大数据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医疗数据的应用经验,加大医保管理与科室工作的研究力度,归纳总结大数据分析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结果: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并创建了医保管理大数据系统。结论:在医院医保管理的过程中,大数据分析有利于创建信息化与知识库系统,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拓宽医保费用监督控制范围,规范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航空公司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大多采取了租赁引进飞机的方式,虽然这种飞机引进方式有效的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本文主要是就我国飞机租赁业务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航空公司;飞机租赁;风险管理  一、飞机租赁的特征分析  飞机租赁作为航空公司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其与股权、债权等融资方式相比较而言,自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由于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我国的税收制度也逐渐趋于完善,结合目前的中国人民的经济水平,国家的税收征管向着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出台的最新税收政策,律师行业所要征收的税目是对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来缴税的,随着国家不断对税收制度的强化,这些新的政策也对律师事务所带来了新的影响,本文就以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部分律师观点为例,分析在目前国家新的税收政策下的律师业应该如何控制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