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驰而不息地抓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四风”并取得了重大成效,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好转,特别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腐败现象得到极大地遏制,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是,“四风”问题有很强的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
2017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对于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央纪委总结近年来反对“四风”经验,结合当前实际,梳理出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0种新表现。
一是在贯彻落实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个别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我行我素。
二是在调查研究方面,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
三是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
四是在项目建设方面,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
五是在召开会议方面,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一个接一个,检查评比走马灯,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
六是在改进文风方面,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
七是在责任担当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
八是在工作实效方面,有的地方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
九是在履行职责方面,有的部门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
十是在对待问题方面,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不良风气和违规问题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情不报、听之任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
这10种表现涉及方方面面,但归纳起来就是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
一是不作为,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些部门和地方的公职人员抱着“但求无过、少做少错”的态度,对待工作采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方式,敷衍塞责、能推就推,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但比较棘手的问题采取“一推二拖三挂起”的处理方式,遇到问题绕着走,还美其名曰地自我安慰“不吃不拿也别干”。诸如此类不担当、不作为的新形式主义,既妨碍了中央大政方针的执行和落实,又阻断了上级组织和基层群众之间的联系渠道,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二是装样子,撸袖子不干实事。有些人乐于“上山下乡”,实质上是到群众中去装样子,下基层去玩摆拍,走马观花,装腔作势,根本无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他们眼里只有虚名,习惯于搞“嘴上文章”和“墙上功夫”,用名目繁多的“会战”“比武”和“献礼”给工作套上一层花衣服,具体的工作却没有人关心;更有甚者,活还没干就开始谋划如何邀功。这种光撸袖子不干活、一心只为抢功劳的假作为更容易蒙蔽领导和群众,贻误建设和发展的大好时机。
三是落不实,头重脚轻天上飘。一些官员和干部总是高居庙堂之上,乐于在会场跑却不到现场转,信奉“调研看文件、决策摸脑袋、执行拍胸脯”的逻辑,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一些地方和部门发了一批被群众嘲讽为“关于再关于”的“蛋生蛋”式的文件,开了一系列“传达与学习”的“读课本”式的会议,但多数是“照虎画猫”,既没有结合地方和部门的具体实际,也没有针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这种“嘴上表决心、会上有行动,纸上见结果”的形式主义导致出台的政策和规划要么不接地气,要么朝令夕改,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四是瞎忙活,白加黑团团乱转。在一些地方,“白加黑”“五加二”似乎成为当前颇为奉行的工作方式,各式各样的“考核”“评比”和“认证”比比皆是,文山会海不但没有减轻,还有忙不完的接待和断不了的汇报。细细梳理,很多会议、文件和活动其实并非必须,其后果必然是一方面很多公务人员不得不疲于应付此类可有可无的工作和安排,另一方面群众的诉求和疾苦却顾不上倾听和解决,这不但挤占了宝贵的为人民服务时间,也磨掉了火热的为社会担当愿望。
五是假创新,玩忽悠声势浩大。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有些人绞尽脑汁地以创新之名行欺瞒之实,用各色各样的假创新和乱创新营造轰轰烈烈的工作局面,但这些不注重积累、抛弃了传统的瞎“创”乱“创”并不能带来实质的结果,最终多流于形式或无疾而终。这类“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所谓创新其实质就是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和政治游戏,无端消耗了大量寶贵资源,对于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有害无益。 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
第一是主观思想懈怠、责任意识淡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反对四风,但有些干部“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德修养丧失,要么装聋作哑,要么装腔作势,把形式主义这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子的东西”视为护身符,挖空心思粉饰太平甚至弄虚作假。少数人侥幸心理和退缩意识作祟,认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只要不出问题就“不会查、查不到”。
第二是不良风气相互传染、上行下效工作走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在一些形式主义之风盛行的地方,部分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脱离实际,讲问题避重就轻,为荣誉弄虚作假,口头上讲改革和创新天花乱坠,实际中依然奉行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影响了良好作风的形成,为新形式主义的产生和泛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第三是问责制度有待完善、选人用人存在偏差。在实际工作中,“会干的不如会吹的”似乎成了一种惯例和风潮,“做老实人,干老实事,说老实话”的结果就是原地踏步。一些奉行形式主义的投机者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获得了极大的政治利益,拍拍屁股坐上了更高的位置,这对踏实干事、艰苦创业的广大干部无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第四是工作不能与时俱进、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浪潮中,有些干部因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虽然有一腔干事业的热情,但却没有办实事的能力,往往就会“好心办坏事”。还有一些干部,因为跟不上形式的变化,方向找不准、形式摸不清,不得不用各种形式主义手段遮羞和掩饰,其结果只能是绕来绕去、事倍功半,既浪费了资源,又耽误了事业。
形式主义用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或内容与形式距离太远的工作来应付上级和群众,就是欺上瞒下。欺上是对党的上级组织不忠诚,瞒下是对党的服务对象不忠诚。危害的都是党的执政根基,都是对党的不忠诚。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搞形式主义只是作风问题,是急于出成绩,出发点是好的。对形式主义者只使用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没有让形式主义者吃亏,更没有上升到对党的忠诚这个层次来分析和处理形式主義者。
形式多了,超出群众的容忍度,群众就会认为我们党只善于喊口号,不具备办实事的真正态度和能力,长此以往,群众对党的办事能力就会丧失信心,对党的信任度会越来越降低。党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形式主义正在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查摆形式主义的表现,找出原因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纠正。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对“四风”决心和毅力更加坚定,传达出的全面从严治党信息更加明确。前不久,中共中央已经将“八项规定”进行了完善和细化,以上率下全面从严的态势已经形成。根治形式主义一是从制度入手。以制度管人管事,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严肃性,特别是要强化监督制度。二是加强党性教育。党中央提出搞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目的就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要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实效要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正确认识上;体现在从实际出发,找准靶子,有的放矢,解决实际问题上;体现在突出经常性教育,实现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全党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的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主题教育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反对形式主义是重要一环,要把反对形式主义贯穿于主题教育的全过程,一寸不能让,一刻不放松。
2017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对于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央纪委总结近年来反对“四风”经验,结合当前实际,梳理出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0种新表现。
一是在贯彻落实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个别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我行我素。
二是在调查研究方面,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
三是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
四是在项目建设方面,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
五是在召开会议方面,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一个接一个,检查评比走马灯,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
六是在改进文风方面,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
七是在责任担当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
八是在工作实效方面,有的地方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
九是在履行职责方面,有的部门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
十是在对待问题方面,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不良风气和违规问题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情不报、听之任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
这10种表现涉及方方面面,但归纳起来就是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
一是不作为,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些部门和地方的公职人员抱着“但求无过、少做少错”的态度,对待工作采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方式,敷衍塞责、能推就推,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但比较棘手的问题采取“一推二拖三挂起”的处理方式,遇到问题绕着走,还美其名曰地自我安慰“不吃不拿也别干”。诸如此类不担当、不作为的新形式主义,既妨碍了中央大政方针的执行和落实,又阻断了上级组织和基层群众之间的联系渠道,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二是装样子,撸袖子不干实事。有些人乐于“上山下乡”,实质上是到群众中去装样子,下基层去玩摆拍,走马观花,装腔作势,根本无意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他们眼里只有虚名,习惯于搞“嘴上文章”和“墙上功夫”,用名目繁多的“会战”“比武”和“献礼”给工作套上一层花衣服,具体的工作却没有人关心;更有甚者,活还没干就开始谋划如何邀功。这种光撸袖子不干活、一心只为抢功劳的假作为更容易蒙蔽领导和群众,贻误建设和发展的大好时机。
三是落不实,头重脚轻天上飘。一些官员和干部总是高居庙堂之上,乐于在会场跑却不到现场转,信奉“调研看文件、决策摸脑袋、执行拍胸脯”的逻辑,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一些地方和部门发了一批被群众嘲讽为“关于再关于”的“蛋生蛋”式的文件,开了一系列“传达与学习”的“读课本”式的会议,但多数是“照虎画猫”,既没有结合地方和部门的具体实际,也没有针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这种“嘴上表决心、会上有行动,纸上见结果”的形式主义导致出台的政策和规划要么不接地气,要么朝令夕改,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四是瞎忙活,白加黑团团乱转。在一些地方,“白加黑”“五加二”似乎成为当前颇为奉行的工作方式,各式各样的“考核”“评比”和“认证”比比皆是,文山会海不但没有减轻,还有忙不完的接待和断不了的汇报。细细梳理,很多会议、文件和活动其实并非必须,其后果必然是一方面很多公务人员不得不疲于应付此类可有可无的工作和安排,另一方面群众的诉求和疾苦却顾不上倾听和解决,这不但挤占了宝贵的为人民服务时间,也磨掉了火热的为社会担当愿望。
五是假创新,玩忽悠声势浩大。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有些人绞尽脑汁地以创新之名行欺瞒之实,用各色各样的假创新和乱创新营造轰轰烈烈的工作局面,但这些不注重积累、抛弃了传统的瞎“创”乱“创”并不能带来实质的结果,最终多流于形式或无疾而终。这类“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的所谓创新其实质就是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和政治游戏,无端消耗了大量寶贵资源,对于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有害无益。 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
第一是主观思想懈怠、责任意识淡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反对四风,但有些干部“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德修养丧失,要么装聋作哑,要么装腔作势,把形式主义这种“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子的东西”视为护身符,挖空心思粉饰太平甚至弄虚作假。少数人侥幸心理和退缩意识作祟,认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只要不出问题就“不会查、查不到”。
第二是不良风气相互传染、上行下效工作走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在一些形式主义之风盛行的地方,部分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脱离实际,讲问题避重就轻,为荣誉弄虚作假,口头上讲改革和创新天花乱坠,实际中依然奉行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影响了良好作风的形成,为新形式主义的产生和泛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第三是问责制度有待完善、选人用人存在偏差。在实际工作中,“会干的不如会吹的”似乎成了一种惯例和风潮,“做老实人,干老实事,说老实话”的结果就是原地踏步。一些奉行形式主义的投机者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获得了极大的政治利益,拍拍屁股坐上了更高的位置,这对踏实干事、艰苦创业的广大干部无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第四是工作不能与时俱进、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浪潮中,有些干部因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虽然有一腔干事业的热情,但却没有办实事的能力,往往就会“好心办坏事”。还有一些干部,因为跟不上形式的变化,方向找不准、形式摸不清,不得不用各种形式主义手段遮羞和掩饰,其结果只能是绕来绕去、事倍功半,既浪费了资源,又耽误了事业。
形式主义用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或内容与形式距离太远的工作来应付上级和群众,就是欺上瞒下。欺上是对党的上级组织不忠诚,瞒下是对党的服务对象不忠诚。危害的都是党的执政根基,都是对党的不忠诚。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搞形式主义只是作风问题,是急于出成绩,出发点是好的。对形式主义者只使用批评教育的方式处理,没有让形式主义者吃亏,更没有上升到对党的忠诚这个层次来分析和处理形式主義者。
形式多了,超出群众的容忍度,群众就会认为我们党只善于喊口号,不具备办实事的真正态度和能力,长此以往,群众对党的办事能力就会丧失信心,对党的信任度会越来越降低。党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形式主义正在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查摆形式主义的表现,找出原因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纠正。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对“四风”决心和毅力更加坚定,传达出的全面从严治党信息更加明确。前不久,中共中央已经将“八项规定”进行了完善和细化,以上率下全面从严的态势已经形成。根治形式主义一是从制度入手。以制度管人管事,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严肃性,特别是要强化监督制度。二是加强党性教育。党中央提出搞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目的就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要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实效要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正确认识上;体现在从实际出发,找准靶子,有的放矢,解决实际问题上;体现在突出经常性教育,实现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全党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的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主题教育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反对形式主义是重要一环,要把反对形式主义贯穿于主题教育的全过程,一寸不能让,一刻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