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及其沿海区域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wangh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方法计算了辽宁省及其沿海6市(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大连和丹东)2003—2005年的生态足迹,分析了生态足迹的变化规律及变化原因,并评价了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3-2005年辽宁省及其沿海6市的生态足迹均超过了其生态承载力,全省人均生态赤字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沿海6市中人均生态赤字最高的城市为盘锦市,然后依次为锦州市、葫芦岛市、营口市、丹东市和大连市。生态足迹供需结构表明,辽宁省及沿海生6市生态足迹需求主要以化石能源地为主,但均有较高的水域类生态盈余。3年间万元GDP
其他文献
气候因素与害虫的个体发育和种群动态密切相关。其中,环境湿度(包括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变化直接导致昆虫体内含水量变化,从而打破虫体内的水分平衡,进而对其个体发育
<正>湿地保护恢复是林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中心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就湿地保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的重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小驼嗡蜣螂(Onthophagus gibbulus)7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16条引物共检测到363条带,总多态位点比率为100%,Nei基因多样度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