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头孢曲松是重要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对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如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耳鼻喉感染;脓毒血症、脑膜炎、腹腔感染、骨、关节、软组织、皮肤及伤口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临床试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减少症、血细胞减少症、腹泻、皮疹及肝酶升高。本例患者为应用头孢曲松(3g)治疗肺部感染12d后,出现罕见的药物性胆囊结石的不良反应,为提高临床对此不良反应的认识程度,特对本例患者的情况总结分析。
【关键词】头孢曲松;药物性结石;假性结石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78岁,既往“冠心病”病史10余年。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喘憋,喜坐位,偶咳,有痰不易咳出,无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发热等症,查体:T 35.5℃ P 76次/分 R 17次/分 Bp 120/73mmHg,听诊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动态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示“左心增大,心功能减低”。门诊以“肺部感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心功能III级(NYHA分级);心律失常”收入院治疗。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及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略有下降。
患者入院后完善肺部CT示“左侧胸腔积液;双肺纤维灶、右侧胸膜肥厚并钙化;动脉粥样硬化”。血常规示WBC 3.6×109/L,PCT 0.11ng/ml。根据《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经验性给予头孢曲松(3g qd)抗炎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应用头孢曲松治疗12d后,腹部彩超示“胆囊结石(药物性?)建议停药两周后复查”,患者无不适感觉,复查血常规示肝功能无异常。未做特殊处理,嘱患者2周后来院复查。
2 原因分析
患者入院时并无胆囊结石病史,因此考虑此次为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查阅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发现,头孢曲松说明书中提及其有致“胆囊症状性头孢曲松钙盐沉积”的罕见副作用,亦有文献报道[1,2]曾出现此类相同的不良反应事件。因此此次事件很可能是头孢曲松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3 预后分析
查阅头孢曲松药品说明书,此类出现胆囊中钙-头孢曲松沉淀物的患者,在停止头孢曲松治疗后,沉淀物消失,且很少伴随症状。对出现伴随症状的患者,亦建议进行保守的非手术治疗。查阅相关文献[3]亦显示,头孢曲松所致的假性胆囊结石在停药后,胆汁中的头孢曲松浓度下降,头孢曲松盐逐渐溶解到胆汁中,并随胆汁重新排入肠道,使胆囊内沉积物逐渐消失。且本例患者并无不适症状,因此,暂未对本例患者进行特殊处理,预计在停药后结石沉淀物将自行消散。但需特别提醒患者按时来院复查观察。
4 用药合理性分析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对于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ICU的患者,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包括厌氧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初始经验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有: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静脉给药;静脉滴注呼吸喹诺酮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单用或联合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静脉给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单用或联合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静脉给药。因此本例患者的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
根据头孢曲松药品说明书,成人的本药通常剂量为1~2g,每日一次。笔者认为,本例患者既往并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础疾病,且本次感染程度并不严重,应用头孢曲松的量略高,这可能是导致血药浓度过高而引发药物性结石的原因之一。本药疗程取决于病程,在发热消退或得到细菌被清除的证据以后,应继续使用至少48至72小时,一般疗程7~14天。本例患者共用药12天,使用疗程合理。
5 讨论
头孢曲松因其有可能导致致死性不良事件的结局,不能与林格氏等含有钙离子的溶液进行配伍,已经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常识。关于在血浆内药物与钙离子的相互作用,头孢曲松的说明书中提及一项体外研究表明:成人血浆中钙浓度为6mM或更高时,可能有头孢曲松-钙沉淀物产生。本例患者入院时血钙为2.16mM,接近正常高值,有可能增加了药物性胆囊结石的风险。
关于头孢曲松导致胆囊假性结石的影响因素,多篇文献都进行了综述总结[3,4],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速度及疗程、禁食和脱水、胆囊收缩功能及胆汁淤积均可影响。一般认为,头孢曲松≥2g,疗程>5d是发生药物性结石的高危因素;滴注速度过快,会使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增加胆汁中的药物的浓度,增加结石的风险;禁食和脱水状态会导致体液丢失,体液黏度增加,胆汁淤积,从而影响药物的排泄过程,增加药物浓度,易于结石形成;新的研究显示头孢曲松会损伤胆囊的收缩功能,从而增加药物排出时间,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
亦有文献综述显示头孢曲松除了可致胆囊结石外,还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石[5]。查阅《马丁代尔药物大典》中关于头孢曲松的药物代谢动力学阐述,发现单次给药后大约有40%~65%药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以原形经尿排出,其余的药物经胆汁排泄,最终在粪便中以原形和微生物學上没有活性的化合物的形式出现。以肾脏排泄量约为2/3,胆道排泄约为1/3,,因此本药在尿液亦有较高的浓度,有形成泌尿系结石的可能。希望临床提高对头孢曲松不良反应的认识,合理应用头孢曲松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苏晓娟,刘阳,俞鑫.头孢曲松致老年患者胆囊结石一例[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36(9):1035-1036
[2]姚伟,王恩成,米绍平等.头孢曲松钠致胆囊结石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2):393-395
[3]高晨,周颖.头孢曲松相关假性结石[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4):236-239
[4]梁小燕,钟毓杰,刘忠民.头孢曲松钠相关性胆囊结石的机制研究进展.2014,20(6):1080-1082
[5]司继刚,孙敏,赵群.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原因.中国药房.2016,27(15):2158-2160
【关键词】头孢曲松;药物性结石;假性结石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性,78岁,既往“冠心病”病史10余年。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喘憋,喜坐位,偶咳,有痰不易咳出,无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发热等症,查体:T 35.5℃ P 76次/分 R 17次/分 Bp 120/73mmHg,听诊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动态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示“左心增大,心功能减低”。门诊以“肺部感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心功能III级(NYHA分级);心律失常”收入院治疗。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及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略有下降。
患者入院后完善肺部CT示“左侧胸腔积液;双肺纤维灶、右侧胸膜肥厚并钙化;动脉粥样硬化”。血常规示WBC 3.6×109/L,PCT 0.11ng/ml。根据《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2018)》,经验性给予头孢曲松(3g qd)抗炎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应用头孢曲松治疗12d后,腹部彩超示“胆囊结石(药物性?)建议停药两周后复查”,患者无不适感觉,复查血常规示肝功能无异常。未做特殊处理,嘱患者2周后来院复查。
2 原因分析
患者入院时并无胆囊结石病史,因此考虑此次为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查阅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发现,头孢曲松说明书中提及其有致“胆囊症状性头孢曲松钙盐沉积”的罕见副作用,亦有文献报道[1,2]曾出现此类相同的不良反应事件。因此此次事件很可能是头孢曲松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3 预后分析
查阅头孢曲松药品说明书,此类出现胆囊中钙-头孢曲松沉淀物的患者,在停止头孢曲松治疗后,沉淀物消失,且很少伴随症状。对出现伴随症状的患者,亦建议进行保守的非手术治疗。查阅相关文献[3]亦显示,头孢曲松所致的假性胆囊结石在停药后,胆汁中的头孢曲松浓度下降,头孢曲松盐逐渐溶解到胆汁中,并随胆汁重新排入肠道,使胆囊内沉积物逐渐消失。且本例患者并无不适症状,因此,暂未对本例患者进行特殊处理,预计在停药后结石沉淀物将自行消散。但需特别提醒患者按时来院复查观察。
4 用药合理性分析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对于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ICU的患者,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包括厌氧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初始经验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有: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静脉给药;静脉滴注呼吸喹诺酮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单用或联合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静脉给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单用或联合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静脉给药。因此本例患者的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
根据头孢曲松药品说明书,成人的本药通常剂量为1~2g,每日一次。笔者认为,本例患者既往并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础疾病,且本次感染程度并不严重,应用头孢曲松的量略高,这可能是导致血药浓度过高而引发药物性结石的原因之一。本药疗程取决于病程,在发热消退或得到细菌被清除的证据以后,应继续使用至少48至72小时,一般疗程7~14天。本例患者共用药12天,使用疗程合理。
5 讨论
头孢曲松因其有可能导致致死性不良事件的结局,不能与林格氏等含有钙离子的溶液进行配伍,已经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常识。关于在血浆内药物与钙离子的相互作用,头孢曲松的说明书中提及一项体外研究表明:成人血浆中钙浓度为6mM或更高时,可能有头孢曲松-钙沉淀物产生。本例患者入院时血钙为2.16mM,接近正常高值,有可能增加了药物性胆囊结石的风险。
关于头孢曲松导致胆囊假性结石的影响因素,多篇文献都进行了综述总结[3,4],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速度及疗程、禁食和脱水、胆囊收缩功能及胆汁淤积均可影响。一般认为,头孢曲松≥2g,疗程>5d是发生药物性结石的高危因素;滴注速度过快,会使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增加胆汁中的药物的浓度,增加结石的风险;禁食和脱水状态会导致体液丢失,体液黏度增加,胆汁淤积,从而影响药物的排泄过程,增加药物浓度,易于结石形成;新的研究显示头孢曲松会损伤胆囊的收缩功能,从而增加药物排出时间,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
亦有文献综述显示头孢曲松除了可致胆囊结石外,还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石[5]。查阅《马丁代尔药物大典》中关于头孢曲松的药物代谢动力学阐述,发现单次给药后大约有40%~65%药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以原形经尿排出,其余的药物经胆汁排泄,最终在粪便中以原形和微生物學上没有活性的化合物的形式出现。以肾脏排泄量约为2/3,胆道排泄约为1/3,,因此本药在尿液亦有较高的浓度,有形成泌尿系结石的可能。希望临床提高对头孢曲松不良反应的认识,合理应用头孢曲松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苏晓娟,刘阳,俞鑫.头孢曲松致老年患者胆囊结石一例[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36(9):1035-1036
[2]姚伟,王恩成,米绍平等.头孢曲松钠致胆囊结石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2):393-395
[3]高晨,周颖.头孢曲松相关假性结石[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4):236-239
[4]梁小燕,钟毓杰,刘忠民.头孢曲松钠相关性胆囊结石的机制研究进展.2014,20(6):1080-1082
[5]司继刚,孙敏,赵群.头孢曲松钠致胆囊和泌尿系统假性结石原因.中国药房.2016,27(15):2158-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