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心用心创新全力服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y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电力行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受到高度重视,要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理念,持续加大培训投入。回顾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能培训中心十年来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之路,关键在于专心、用心、创新。
  关键词:技能人才;培训;创新
  作者简介:叶纯(1972-),女,湖北武汉人,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能培训中心,讲师。(江苏 苏州 215004)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6-0037-02
  
  2010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命名江苏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生产技能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技培中心”)为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培中心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六个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唯一同时获得国家级、国家电网级、省级、行业级四个示范基地称号的培训中心。
  毋庸置疑,技培中心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电力行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更是省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理念、持续加大培训投入的结果。回顾技培中心十年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之路,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专心、用心、创新。
  一、专心于省公司技能人才培养事业
  技培中心自2001年正式成立以来就担负着为省公司系统培训培养技能人才的职责。十年来,技培中心始终牢记这一光荣而神圣的责任,始终服从服务于省公司人才强企战略,专心为建设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为省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而努力奋斗。
  1.积极适应公司发展,努力满足技能人才成长需求
  技培中心每年承担着省公司系统大量的技能培训任务,近三年年均培训量在10万人天。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两个转变”的深入推进,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和技能人员的培训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技培中心在完成常规培训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培训需求和省公司的要求都要开发实施一定数量的新型培训项目。比如,单元制培训从2006年在技培中心试点,到目前已经可以开展9个职种的单元制高级工、技师培训。比如,近几年技培中心成功组织实施了工作负责人培训、大二次培训、班组长专项能力培训、转岗人员培训、新进人员培训等新项目。2010年技培中心又承担了输变电检修人员专项技能培训、调控一体化培训等任务。
  开发实施新培训项目需要付出比已有培训项目多很多的努力,工作难度也大得多,需要从调研、收集资料、师资准备、实训设备准备、教材准备等方面做很多工作。但技培中心为了公司的发展需要和技能人员的成长需要,主动作为,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把每一个新培训项目开发好、组织好、实施好。
  基于此,技培中心多次组织实施省公司系统以外的新型培訓任务。比如,技培中心从2005年开始承担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至今,已经为国家电网公司培养高技能人才近千人。从2008年开始承担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至今已培训500人。培训效果得到送培单位和广大学员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
  2.积极拓展培养方式,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
  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技培中心还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质培训教育资源,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承办技能竞赛、承担赛前集训任务,为技能人才成长搭建舞台。技培中心可开展实施绝大部分电网核心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年均鉴定量2500人,其中以高级工及以上等级的高技能人才鉴定为主。近几年,技培中心组织实施的高级工及以上等级的高技能人才鉴定量占全省电力行业该等级人员总鉴定量的一半。
  近年来,技培中心成功承办全国电力行业、国家电网公司、华东电网公司、省公司等各级各类大型技能竞赛活动30余次,这些竞赛不仅有效地推动了公司系统岗位技能练兵和比武常态机制的实施,充分展示了省公司员工精湛的技术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更是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为省公司建设坚强电网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等技能精英在这些竞赛中脱颖而出。比如,2010年10月在技培中心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网调度自动化厂站端调试检修员竞赛中,省公司代表队勇夺团体第一名,包揽个人前三名, 1人获得“五一劳动奖章”,3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3人获得“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3.积极探索培训教学方式,着力提升培训学员岗位能力
  技能培训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技能人员的岗位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胜任岗位要求,适应企业发展。技培中心十分注重培训内容与生产现场工作内容的一致性、培训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一是根据各岗位应具备的能力标准,规范培训内容。2009年以后,完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规范的要求组织培训。
  二是针对技能人员的职业特点,培训以技能训练为主,重在提高技能人员的技能水平,理论知识则服务于技能训练。如单元制培训的理论知识部分基本采用自学或网络学习形式,到技培中心主要进行技能训练和技能提升。
  三是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经常采用论坛、座谈、汇报会等形式,为学员之间信息沟通、经验交流、知识共享搭建平台。在自由而充分的交流中,来自不同企业、有着不同职业背景的学员能互相开拓思路,交流经验。
  四是强化案例教学和事故处理演练,提高学员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事故处理的练习,学员能直观地理解培训内容,能有效提高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二、用心于培训能力的持续提升
  技培中心2001年正式由职前教育转型为职后培训,应该说确实存在着重重困难。无论是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工作习惯还是培训教学能力,都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但技培中心立足于培训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是培训能力这样的认识,始终用心于培训能力的持续提升,为技培中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源源不断的能量。
  1.紧抓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培训软实力
  技培中心十分重视专职培训师的培养,每年精心制订并认真落实培训师培训计划,采用送培、下生产现场锻炼、到设备制造厂家实习、主持参与实训室设计建设、参与培训教材编写、担任竞赛教练或裁判、开展培训业务竞赛等方式,全面提升培训师的业务能力,尤其是技能水平。出台薪酬向一线倾斜、评选首席培训师、设立20年、30年教龄老教师荣誉奖章等激励手段激发培训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一批中青年教学骨干在锻炼中脱颖而出,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目前,技培中心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占85%,“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和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占60%,有省公司技术技能专家1名、技培中心首席培训师4名、中电联变电运行专业师资竞赛一等奖获得者1名,培训教学党支部被省公司命名为“电网先锋党支部”。
  2010年,技培中心提出了“培养和打造技能培训领军人物”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组织培训师调研学习特高压、智能电网等新知识、新技术,为培养智能电网、特高压、清洁能源等紧缺人才开拓新的培训领域;成立技师创新工作室,发挥已有专家型培训师的专长和示范作用,凝聚研发力量,带动年轻培训师成长。技培中心已成立5个技师创新工作室,其中2个被省公司正式命名。
  2.紧抓实训设备设施建设,提升培训硬实力
  技培中心为改变以往职前教育实训设备设施大多落后于生产现场的状况,从2002年就提出培训设备设施与生产现场同步甚至适度超前的实训室建设理念,并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和完善这个理念。
  一是高起点规划建设,始终坚持与现场同步甚至适度超前的原则,使用生产现场主流设备。
  二是始终坚持设备设施为培训服务的原则,根据培训需要对设备设施进行调整、改造、完善,充分发挥先进设备设施的作用。比如,2010年技培中心投入大量精力开发建成了基于数字物理实时仿真的大二次联合培训系统。在原有各实训室培训功能的基础上,数字物理仿真能为测控装置与继电保护装置提供电网正常运行以及出现异常和故障的实时电气量。继电保护、自动化培训学员可在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和监控后台检查核对系统运行各电气量及非电量,进行正常操作训练。遥信和遥测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传输到自动化主站,实现远程监控,主站可以对厂站的设备进行遥控。在模拟电网异常和故障时,可以训练变电站运行人员及调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该系统还能在各环节设置各种故障,更为突出的是能实现跨专业的联合故障分析与排除培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三是注重设备设施的升级更新,保证设备设施与生产现场始终同步,动态同步。技培中心的继电保护实训室从2002年起步建设,到目前已經建成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一流实训室。
  三、创新于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
  如何更好地满足企业和技能人员的需要,把培训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是技培中心一直思索和努力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技培中心一直十分注重创新培训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不断找寻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1.自主开发培训仿真平台
  技培中心十分注重教师创新能力的激发和提升,给他们充分的创新空间和动力。自主开发培训仿真平台就是技培中心的一大创新特色。技培中心专职教师李世倩从2002年成功研发了第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训仿真系统——苏州220kV金山变仿真系统后,技培中心给予大力支持和激励。2005~2008年,他率领由技培中心教师组成的开发团队成功开发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JS-2005变电站仿真开发平台,并利用该平台成功开发了第一套500kV仿真系统——无锡500 kV梅里变仿真系统。从2005年开始,该团队先后开发了电网运行各类仿真培训系统近30套,在电网运行仿真、变电站仿真、虚拟仿真等多个领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成功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公司、省公司、培训中心及省公司系统各地市供电公司电网调度、变电运行技能竞赛和技能培训工作。这些培训仿真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还可以根据培训的需要进行调整、组合,能更好地为培训服务。这也是该团队“培训带动开发,开发促进培训”理念的成功实践。经过多年的培养和积累,该团队已经成为一个高素质、充满凝聚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团队。2010年4月,技培中心将该创新团队命名为“李世倩技师创新工作室”。根据创新工作室的规划,将在新兴培训领域如智能电网、特高压仿真、虚拟巡视与检修、调控一体化、数字物理仿真、网络学院在线仿真等培训方向承担着新的创新任务。
  2.开发各类培训教材
  技培中心在培训教材开发方面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近年编写了各类培训方案、培训教材100多套,有十多套正式出版发行。2008~2009年协助省公司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34个职业工种培训标准、培训专用教材、38本培训通用教材的编写、审核、修订、出版和推广应用工作。其中,技培中心组织编写了15个职业工种的培训规范和培训专用教材,为该项目获得“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三等奖”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发技能培训教材是需要实力、花费时间、精力的事情,没有现成的内容和模式参考。技培中心在完成大量培训、鉴定、竞赛等工作任务时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培训教材开发任务,在锻炼教师队伍的同时也证明和提升了自己的培训实力。
  3.积极参与省公司技能人才培训创新工作
  技培中心积极参与实施省公司关于技能人才培训的一系列创新工作。如面对专职培训师数量不足和技能水平、现场经验相对缺乏的现状,技培中心向省公司提出较长时间固定聘用兼职培训师的建议。在省公司的支持下,技培中心2005年即聘用了第一批7名周期制兼职培训教师。聘用周期制兼职培训师这一做法在全国电力系统属首创,并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得到大力推广。比如,2006年之前省公司系统各培训单位普遍采用的是等级工培训形式。这种培训模式存在着工学矛盾、培训效果有限等弊端。为此,省公司提出采用单元制等级工培训模式。技培中心积极参与了省公司构建该培训模式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于2006年试点实施了首个单元制等级工培训项目,随后还不断扩大培训实施的种类和范围,为该项目获得2009年全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电力公司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贡献了力量。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