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儿子,你是为父的好兄弟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k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伯庸

  因为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同名原著作者马伯庸一下子成了2019年影视圈炙手可热的作家。事实上,关于养孩子,马伯庸同样作出了一篇精彩“文章”。知乎上有人提问:“刚做爸爸,觉得自己的时间被孩子剥夺,该怎么调整心态?”马伯庸的回答获得无数点赞——“和儿子做兄弟。”

作家奶爸的想象力


  2013年,儿子马小烦出生,马伯庸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习惯的改变。家里本来有满满一书房的书,连卧室、厕所、餐厅、阳台也堆满了书。等到马小烦出生以后,这些书被马伯庸一本本打包装箱,放到另外一处房子里去,家里所有的空间被各种婴儿用品布满。
  如何让带孩子有趣起来?马伯庸的办法是,发挥想象力,随时随地脱离现实,让幻想消解新手爸爸的恐惧和排斥。
  马小烦刚刚满月不久,有一个习惯,睡觉时必须得让人抱着,抱他的人还必须保持站立或走动状态。身体里仿佛装了一个精密的平衡陀螺仪,只要抱他的人一坐下,他立刻就开哭。
  有一天晚上,马伯庸抱着马小烦站在阳台上,疲惫不堪。窗外夜色深沉,天空隐约可见几颗亮星,远处建筑群漆黑而高大的轮廓,好像巨人卫士们正站岗肃立。马伯庸低头看了看马小烦的脸,突然灵感就像开了闸的大河,他一边抱着儿子轻轻摇晃,一边给他编起了古代大将军征战沙场的故事。可能是听到了熟悉又深沉的声音,虽然听不懂内容,但儿子还是很快就进入了梦想。可马伯庸却刹不住了,他就这样抱着儿子在阳台走来走去,构思着新故事的框架和细节,完全沉浸在故事里,疲惫感暂时退却,此时他觉得马小烦也不那么烦了。

把育儿片段写在微博上


  马伯庸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作为作家,他已经出版了十几部作品,获得过人民文学散文奖和朱自清散文奖。口碑极好的《古董局中局》已推出了前两部,他却依然安于白天朝九晚五、晚上自由写作的生活。他说,写作之于他是一种娱乐和休息,“就像其他人吃火锅、玩游戏、看美剧一样,保持业余的状态,不想写了,也有正当工作。”可是,陪着马小烦长大和玩耍,还是让马伯庸改变了想法。2015 年的一天,他决定辞去工作,当全职奶爸兼自由作家。
马伯庸

  在马伯庸的描述中,马小烦机灵、调皮、难缠,“特别烦”。平时,马伯庸会把他与马小烦的有趣日常记录在微博上:
  小烦他娘弄来一个会放音乐的玩具架,希望能挖掘出他的音乐天分,做个风雅之人。马小烦初次见架,对波丽露旋律毫无反应,先一掌打掉顶上蝴蝶,然后双臂猛摇,内力运处,竟把架子扑倒在地。烦少回眸冷冷地奶哼一声,衣袂轻扬,飘然爬离,留下一地残骸和音乐家之梦。
  每天睡觉前,我都充满期待,因为马上就能做梦。梦到美好的东西,醒来时会心情愉快;梦到可怕的东西,惊醒后那“幸亏只是做梦”的庆幸,也是一种安抚。美中不足的是,梦何时开始,由我决定;何时结束,则由马小烦决定……
  马小烦学会了吮手指,但是大人不让,所以他经常爬到没人的角落,把手指伸进嘴里,深深吮上一口,满脸陶醉,听到脚步声还会飞快地把手指抽出来——幸亏他还没学会把手指扔地上踩两脚,不然以后的教育就真成问题了……
  这些微博都是马伯庸在照顾马小烦时的一些闪念,有长有短。但没想到的是,马伯庸的好多粉丝就这么被马小烦收编了。

期待多年父子成兄弟


  知乎上曾經有人问过一个问题:“马伯庸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马伯庸立刻在回答里贴了一张儿子马小烦的照片。当被问到作为爸爸的马力(马伯庸原名)与作为写作者的马伯庸有什么不同,他说:“马力是看孩子的,而马伯庸是养家的。”
  马小烦喜欢听故事,看到什么就让马伯庸编一个故事,他会说:“爸爸你给我讲一个火龙果的故事”“爸爸给我讲一个窗户的故事,讲一个螃蟹和变形金刚的故事”……每天给马伯庸随机命题。
  在马小烦3岁生日之前,马伯庸把儿子最喜欢的童话和故事都攒起来,编成了一个专属的童话集,叫作《到处捉故事的爸爸》,算是给马小烦的生日礼物。童话集里有这样一段话:“爸爸有一根在梦里织出来的长杆捕网,特别灵敏,可以找到那些最有趣的故事。每天晚上,爸爸都会飞到全世界去,把它们提炼出来,放进脑洞里储存,酿成甜美的蜂蜜,等着一只小笨熊爬进来美美地品尝。”
  马伯庸说,陪伴孩子成长,就是重回生命最初的快乐时光,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他希望这段奶爸时光慢一点,再慢一点。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一汪潭水,因诗出名  桃花潭很幸运,一个古老的小镇,一汪清纯的潭水,好似“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只因李白的佳句竟引来了海内外无数惊羡的目光和寻访的脚步。  桃花潭,位于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境内,距县城34公里,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相传,家
期刊
中世纪以来,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在德语国家中广泛流传,是一部广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伟大作品。今天,散见于德国、奥地利等各地图书馆的大约有十部全版或者接近全版的书籍,另外还有近二十部残缺不全的抄本。  人们推测《尼伯龙根之歌》成书于公元1200年前后,作者或编汇者姓名不详。  在16世纪时,《尼伯龙根之歌》在德语国家地区一度被遗忘,直到18世纪中期才有人重新把它挖掘出来。1782年C.H.米勒印刷了
期刊
《走神》  连岳 著  中华书局  本书讨论的话题非常广泛,阅读、减肥、比基尼、球赛、植物的生长细节、网络、人性等等不一而足。行文别出心裁,有故事,有观点,有幽默,引发读者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和体悟。《摄影去了大街上:闲话世界经典摄影》  吴克成 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书用幽默的文字介绍摄影史上著名的摄影家与流派,解读百余幅经典摄影作品。书中既有知识性的介绍,也有作者从个人角度鉴赏世界经典摄影作品
期刊
他叫于新辰,今年29岁,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研究室工程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大学毕业后,他主动放弃读研的机会,走进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一干就是8年。清华高材生的选择  1991年9月,于新辰出生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从小到大,于新辰特别喜欢看课外书。为此,母亲常常会特意跑到阜阳的新华书店,花掉半个月的工资给他买书,并耐心地给他讲解不懂的地方。于新辰非常勤奋,学习成
期刊
与冰川结缘  王相军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冷家乡。家住大山脚下,他从小就对大山充满了向往。4岁那年,他第一次跟随父亲进山。嗅着山林、花草散发的清香,听着鸟语、虫鸣,看着山上生机勃勃的景色,一路上他满心欢喜,自此对大山产生了深深眷恋。王相军  大山虽美,但封闭的交通和贫瘠的土地资源难以留住年轻人。王相军居住的小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赚钱。高中毕业那年,他看见父母为了自己和弟弟的学费发愁,便对母亲说
期刊
滔滔黄河在青海省同德县境内,蜿蜒而过。河北乡三面环山,南临黄河,森林资源丰富。“这些年,河北林场一次火灾都没有发生过,盗猎行为也很少发生。”河北林场副场长切群加说。  切群加是同德县本地人,瘦长个儿,1993年参加工作,就到河北林场成为了一名护林员,这一守就是27年。护林队在行动遇见盗猎者  河北林场始建于1956年,早年由于人为破坏,林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自1998年以来,河北林场实施了天然林
期刊
小篆写情书,竹简抄《道德经》,年轻的古代漢语教师李福言,让古代汉语的课堂充满别样生趣。三行情书,小篆情深  名如其人,李福言外表清秀,书生意气。自武汉大学博士毕业后,他在江西师范大学任古代汉语课教师。  不管什么时候走进办公室,总能看到李福言潜心读书的身影。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像他一样热爱古代文学。  最直观的方式,是让学生有参与感。如何参与?李福言想到了用小篆誊写情书的方式。那天,他把这份
期刊
每逢节假日,商家促销活动轮番上阵,优惠力度也是越发诱人。促销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是省钱的好事,结果却常常造成透支。其实,商家促销更多是为了刺激消费者变相消费。绝不二价  虽然换季打折、节日特惠的促销手段方兴未艾,但一些更精明的商家却反其道而行,冷静地竖起了“不讲价”的招牌,以此来吸引顾客。价位定得好像比较低,其实挨宰的还是顾客。许多人提起砍价就头痛,便想着种种不讲价的好处。所以许多人一看商家 “不二
期刊
陈宝明  陈宝明管理着亚洲最大的厨房和200多名厨师,他的团队打造着独一无二的主题宴会,他被贵宾称赞为“舌尖上的艺术家”。在每一次精美的国宴中,他变通有术,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做好点滴事。忙而不乱  凌晨4点,当人们还在梦乡沉睡时,陈宝明已经来到国家会议中心。在这里,每年要接待上百万展会客人。陈宝明带领的后勤厨师团队拥有5500平方米的大厨房,比10个篮球场还要大,可满足1万人同时用餐的需求,是亚
期刊
金戈铁马少年梦温陈华  沉迷于金戈铁马,对古代铠甲的好奇和痴迷在温陈华儿时埋下种子。他喜欢在课余用扑克牌、硬纸板制作成铠甲的模样。这种古怪的爱好让家人常常埋怨他不务正业,玩物丧志。  中专毕业,温陈华在工厂当了一名锅炉安装工,学习打铁、钣金等工艺技术。他开始琢磨用学到的技术制作真正的铠甲。为此,24岁的温陈华专门前往北京博物馆,希望能够看到最真实、最完整的古代铠甲。不过,这趟北京圆梦之旅却让温陈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