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村镇基础设施规划的现状,指出了村镇基础设施规划存在着规划目标单一、没有因地制宜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规划;村镇;基础设施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村镇基础设施投资,投资额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随着村镇基础设施规模的扩大,对村镇基础设施规划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村镇基础设施规划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
1、村镇基础设施规划现状
1.1规划项目单一,不成体系
村镇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因此村镇基础设施的规划是一个考虑到以上各项的一个综合性规划,其基本要求应该是在考虑到规划对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实际情的前提下,对基础设施各个子项目进行合理配置,统筹安排,以达到限定资源下的效用最大化。而目前的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中普遍存在规划结构单一问题,即没有考虑到从村镇基础设施全局规划出发,而是仅仅对某一项基础设施做了具体的规划,例如许多村镇在修建村级公路时都制定了比较具体的公路规划,但是没有同时考虑到商业设施、水利设施、教育设施的规划,因此导致在以后修建该类基础设施时,造成了各种基础设施不匹配或者配置效率不高的情况出现。
1.2没有因地制宜,考虑当地优势
村镇基础设施的规划是对规划农村未来的一个整体性的思考和行动方案,因此村镇基础设施规划必须要有长远性、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和概括性。一个合适的村镇基础设施规划需要充分挖掘规划农村的优势,用长远的眼光进行统筹规划,以求能到达减少不利影响,获得最大效用的结果。而我国目前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普遍没有存在制定规划时眼光不够长远,没有考虑当地的优势的问题,造成规划实用性不强的结果。具体来说,村镇基础设施规划在制定时容易忽视一下几点因素:第一、当地资源。当地的资源和一个村镇的富裕程度和村镇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联系,因此村镇的基础设施规划都需要考虑到当地的资源规模、分布,以便制定的规划能够适应未来的资源开发和管理,而现在许多村镇基础设施的规模没有考虑到资源因素,导致了公告服务设施利用利用效率不高,重复建设的情况;第二、区位条件。村镇的区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村镇基础设施的规划内容、规划规模。而忽视当地农村区位的基础设施规划必然会出现导致村镇基础设施的利用水平不高,增大基础设施投入成本的情况出现。
1.3规划方案没有考虑资源节约,浪费严重
村镇基础设施一般投资巨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国家财富,因此在制定规划方案时考虑资源节约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目前许多村镇的基础设施规划,没有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条件,超出了当地的财政经济实力和农民经济实力,比如有些水资源缺乏的农村在制定规划时增加了许多游泳池、游乐园设施,这显然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的。另外一方面,在规划过程中,没有按照节约资源的原则而进行铺张浪费的规划案例也有存在,例如修建建筑规模大的地标建筑等等。
1.4短、中、长期规划区分不清
按规划期限来分,可以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而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也可以分为这几种。不同期限的规划目标和内容是有很大的差别,其制定所依据的条件也有较大的差异。而目前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普遍不区分时间长度,企图一个基础设施规划解决村镇未来基础设施建设出现的所有问题。这样结果必然会导致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指导性不强,例如本应在长期规划中所需要投资的基础设施在短期会因为前期配套不完善、资金不到位等原因而无法实现,而短期规划中应该实现的基础设施投资因为不满足长期规划的要求而搁浅。
2、解决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村镇土地整治规划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區域内,对耕地、水体、乡村建设用地、林地等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土地利用的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过程。2010年底,国务院47号文件为促进村镇土地整治提出“以耕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目标,规范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我国村镇的土地整治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村镇土地整治不仅包括田地,更包括生活空间和生态环境。①保护:保护具有景观生态意义的生态斑块,如林地、湿地、动植物栖息地、自然水体等。保护乡村人文景观,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和村庄特色的保护和管理的意义,对有景观价值的住宅和村庄风貌予以更新。②改造:通过生产性活动目的性的进行生态性建设,如河流堤岸的生态化改造,乡村垃圾的一体化处理、地表灌溉等。③塑造:塑造新的生态景观,如建立生态绿色廊道的道路廊道、建造防护林、建设分散的生态斑块等。
2.2村镇水环境治理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着大量的公路等不透水区域的迅速蔓延,加上村镇绿色植被的减少,导致河流和地下水位下降,村镇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减弱。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村庄建设之后已经将乡村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上,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人工措施来保护乡村本底的自然景观,为我们提供了案例借鉴。
村镇水环境治理包括乡村河流景观治理和村镇雨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内容。村镇雨水基础设施利用自然环境并应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方式,通过生态技术手段,治理乡村水环境,提高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实现乡村水体的良性循环。如雨水收集净化装置,渗透性道路铺装,植被浅沟等措施。乡村河流景观治理则主要是针对乡村现有的河道景观,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滨水生态景观带,滨水绿道,对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等,在较大范围层面上则可以采取设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区域性生态走廊等方式。
2.3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走资源节约的道路。而基础设施投资一般规模较大,投入大,消耗的社会财富大的特点就更加要求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时应该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基础设施规划应该以使用为主,使用清洁节能技术。在制定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时应该尽量使用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节能技术使用,例如在进行农村卫生设施规划时,可以推广沼气技术。第二、在制定规划时坚持节约土地的原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会占用大量的稀缺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规划中必须使用节约土地的方案。第三、坚持保护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规划时,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的原则,例如在规划卫生设施、水利设施时要考虑到对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保护。
2.4区分规划期间,形成规划体系
在制定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时首先需要确定规划区间,然后根据各个区间当地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确定具体的规划。这样可以使规划的长期和短期目标相符合,建立起适合当地发展状况的动态基础设施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 汪光涛,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05(4):1-5.
[2]樊胜根,张林秀,张秀波.经济增长、地区差距与贫困―中国农村公共投资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彭代彦.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解困[J].经济学家,2002(5).
[4]葛丹东.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当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5]苏孝群.关于农村规划问题的思考[J].工程建设,2008(5).
关键词:规划;村镇;基础设施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村镇基础设施投资,投资额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随着村镇基础设施规模的扩大,对村镇基础设施规划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村镇基础设施规划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
1、村镇基础设施规划现状
1.1规划项目单一,不成体系
村镇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因此村镇基础设施的规划是一个考虑到以上各项的一个综合性规划,其基本要求应该是在考虑到规划对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实际情的前提下,对基础设施各个子项目进行合理配置,统筹安排,以达到限定资源下的效用最大化。而目前的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中普遍存在规划结构单一问题,即没有考虑到从村镇基础设施全局规划出发,而是仅仅对某一项基础设施做了具体的规划,例如许多村镇在修建村级公路时都制定了比较具体的公路规划,但是没有同时考虑到商业设施、水利设施、教育设施的规划,因此导致在以后修建该类基础设施时,造成了各种基础设施不匹配或者配置效率不高的情况出现。
1.2没有因地制宜,考虑当地优势
村镇基础设施的规划是对规划农村未来的一个整体性的思考和行动方案,因此村镇基础设施规划必须要有长远性、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和概括性。一个合适的村镇基础设施规划需要充分挖掘规划农村的优势,用长远的眼光进行统筹规划,以求能到达减少不利影响,获得最大效用的结果。而我国目前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普遍没有存在制定规划时眼光不够长远,没有考虑当地的优势的问题,造成规划实用性不强的结果。具体来说,村镇基础设施规划在制定时容易忽视一下几点因素:第一、当地资源。当地的资源和一个村镇的富裕程度和村镇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联系,因此村镇的基础设施规划都需要考虑到当地的资源规模、分布,以便制定的规划能够适应未来的资源开发和管理,而现在许多村镇基础设施的规模没有考虑到资源因素,导致了公告服务设施利用利用效率不高,重复建设的情况;第二、区位条件。村镇的区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村镇基础设施的规划内容、规划规模。而忽视当地农村区位的基础设施规划必然会出现导致村镇基础设施的利用水平不高,增大基础设施投入成本的情况出现。
1.3规划方案没有考虑资源节约,浪费严重
村镇基础设施一般投资巨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国家财富,因此在制定规划方案时考虑资源节约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目前许多村镇的基础设施规划,没有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条件,超出了当地的财政经济实力和农民经济实力,比如有些水资源缺乏的农村在制定规划时增加了许多游泳池、游乐园设施,这显然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的。另外一方面,在规划过程中,没有按照节约资源的原则而进行铺张浪费的规划案例也有存在,例如修建建筑规模大的地标建筑等等。
1.4短、中、长期规划区分不清
按规划期限来分,可以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而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也可以分为这几种。不同期限的规划目标和内容是有很大的差别,其制定所依据的条件也有较大的差异。而目前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普遍不区分时间长度,企图一个基础设施规划解决村镇未来基础设施建设出现的所有问题。这样结果必然会导致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指导性不强,例如本应在长期规划中所需要投资的基础设施在短期会因为前期配套不完善、资金不到位等原因而无法实现,而短期规划中应该实现的基础设施投资因为不满足长期规划的要求而搁浅。
2、解决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村镇土地整治规划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區域内,对耕地、水体、乡村建设用地、林地等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土地利用的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过程。2010年底,国务院47号文件为促进村镇土地整治提出“以耕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目标,规范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我国村镇的土地整治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村镇土地整治不仅包括田地,更包括生活空间和生态环境。①保护:保护具有景观生态意义的生态斑块,如林地、湿地、动植物栖息地、自然水体等。保护乡村人文景观,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和村庄特色的保护和管理的意义,对有景观价值的住宅和村庄风貌予以更新。②改造:通过生产性活动目的性的进行生态性建设,如河流堤岸的生态化改造,乡村垃圾的一体化处理、地表灌溉等。③塑造:塑造新的生态景观,如建立生态绿色廊道的道路廊道、建造防护林、建设分散的生态斑块等。
2.2村镇水环境治理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着大量的公路等不透水区域的迅速蔓延,加上村镇绿色植被的减少,导致河流和地下水位下降,村镇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减弱。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村庄建设之后已经将乡村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上,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人工措施来保护乡村本底的自然景观,为我们提供了案例借鉴。
村镇水环境治理包括乡村河流景观治理和村镇雨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内容。村镇雨水基础设施利用自然环境并应用人工模拟自然生态方式,通过生态技术手段,治理乡村水环境,提高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实现乡村水体的良性循环。如雨水收集净化装置,渗透性道路铺装,植被浅沟等措施。乡村河流景观治理则主要是针对乡村现有的河道景观,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滨水生态景观带,滨水绿道,对堤岸进行生态化改造等,在较大范围层面上则可以采取设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区域性生态走廊等方式。
2.3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走资源节约的道路。而基础设施投资一般规模较大,投入大,消耗的社会财富大的特点就更加要求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时应该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基础设施规划应该以使用为主,使用清洁节能技术。在制定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时应该尽量使用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节能技术使用,例如在进行农村卫生设施规划时,可以推广沼气技术。第二、在制定规划时坚持节约土地的原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会占用大量的稀缺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规划中必须使用节约土地的方案。第三、坚持保护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规划时,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的原则,例如在规划卫生设施、水利设施时要考虑到对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保护。
2.4区分规划期间,形成规划体系
在制定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时首先需要确定规划区间,然后根据各个区间当地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确定具体的规划。这样可以使规划的长期和短期目标相符合,建立起适合当地发展状况的动态基础设施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 汪光涛,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05(4):1-5.
[2]樊胜根,张林秀,张秀波.经济增长、地区差距与贫困―中国农村公共投资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彭代彦.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解困[J].经济学家,2002(5).
[4]葛丹东.中国村庄规划的体系与模式--当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5]苏孝群.关于农村规划问题的思考[J].工程建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