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可变上下文参数的多维RBAC模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研究GTRBAC和CT—RBAC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可变上下文参数的多维RBAC(MDRBAC)模型.该模型通过将反映不同安全因子的约束组织为不同维的约束空间,为不同上下文参数的约束控制提供可靠的基础框架,使得RBAC模型能更好地适用于不同安全需求环境,提高了约束控制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同时,MD-RBAC进一步完善了RBAC模型的状态断言语义,并分析了多维约束语义下的冲突事件和冲突约束.
其他文献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0岁。因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块3个月余入院。查体:颈部下段左侧明显肿胀,可触及约5cm×4cm×4cm的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不明显,与皮下无粘连。局
2001年3月~2004年3月,我院应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29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获得良好疗效.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受体(uPAR)在不同外科分期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2例骨肉瘤组织uPA和uPAR表达情况.结果肿瘤组织
1995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臀肌挛缩症患者31例,均以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1999年8月~2005年8月,我科采用从近期折段进针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38例,取得良好效果。
1996年1月~2000年1月,我科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患者90例,术前均通过CT及椎管造影检查确诊并行手术治疗.通过比较手术中所见与CT、椎管造影结果,笔者认为椎管造影对PLID有
目的分析严重肱骨髁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方法对31例(32侧患肢)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C1型5例,C2型8例,C3型18例(19侧患肢).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用改良的Ca
1998年4月~2003年9月,我科采用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7例,效果良好.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指活体组织在已存在的微血管床上芽生(sprouting)出新的以毛细血管为主的血管系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