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ICU危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和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前与护理2个月后的心理状态(SAS评分、SD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量、止血时间、再次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
【机 构】
: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建 南平 35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ICU危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和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前与护理2个月后的心理状态(SAS评分、SD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量、止血时间、再次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危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机械通气与住院时间,并且有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为患儿的静脉输液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7-12月高唐县人民医院儿科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06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留置组,每组各53例,分别使用一次性静脉针和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留置组穿刺成功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组不良反应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P<0.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天津市宁河区芦台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评分和空腹血糖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糖尿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评分和空腹血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天津市东丽区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病情控制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病情控制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与急救措施.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3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接诊的心脏骤停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肺复苏急救措施,观察组接受急救治疗和规范化心肺复苏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急救反应时间、自主心跳恢复时间、急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主恢复心跳时间和急救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发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结合康复训练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2017年5月-2019年5月天津市南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护,根据患者不同证候实施不同护理.于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恢复状况及LiHFe评分.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恢复状况Ⅰ级28例(75.67%)、Ⅱ级7例(18.92%)、Ⅲ级1例(2.71%)、ⅣV级1例(2.71%);对照组心功能恢复状况Ⅰ级9例(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