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细菌和平共处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人体是一个宇宙,这个宇宙除了父母遗传给我们的完美身躯外,还附有更加庞大的微生物群。据统计,人体内的细菌数量占到了人体所有活细胞的90%。
  细菌华丽丽地生活在我们的口腔、胃肠道、皮肤等各个部位。别把它们看作是对人体一无所用的寄生菌,只是单纯地依赖人体存活。它们的存在或活跃与否,不仅影响着我们脏器和大脑的运作,而且几乎找不到细菌群落组成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有着各自独特的细菌群落组成。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遗传基因。换句话说,人类进化到今天,人体共生菌“功不可没”;未来进化向何方,人体共生菌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坚信细菌是毁坏健康、破坏生活的罪魁祸首,人类发明消毒液、杀菌物质、抗生素等来抑制、消灭细菌,并延续到现在。其实,在我们努力远离细菌的同时,也断绝了自己与有益微生物间的联系,打破了人体宇宙里细菌群落之间的微妙平衡。我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我们也正在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肥胖、高热、过敏、肠炎、抑郁、失眠,甚至癌症……
  我们的老祖宗讲“天人相应”,人不是另行于天道之外的独立存在,而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一个“和”,除了人和,更重要的是天地万物之和。集天地精华而生的人类,或许应该先学会了解细菌,并试着与自己身体里的这些微生物们和平共处。
其他文献
当 家  东北早时候,媒婆保媒之后,当事人双方家长都会到对方家里瞅瞅:看看家里柴火垛堆得高不高,有几头大牲口,庄稼侍弄得好不好……以此来判断对方是不是过日子的家庭,这个行为被称为“看门风”。  何卓今年二十七岁了,至今没有结婚。两年前处过一个女朋友,自己感觉比较满意,回家一汇报,老爷子何局长端着茶杯沉吟半天说道:“你先别着急拍板,等约个时间我去她家拜访一下,看看门风再决定。”  何局长的老伴有些担
那条巷子是东西走向,连接着解放路和南大街。解放路和南大街是这座城市南北方向的两条主动脉,对于这座城市,这两条街就跟中国地图上的长江黄河一样。南大街通往钟楼,那是这座城市的中心,而解放路的北头就是火车站,两条街上的拥堵,是可想而知的。遇上上下班的高峰期,两条街上的车,头尾相连,挪都挪不动。相比之下,这些背街小巷倒显得清静得多了。  巷子叫南小巷,窄窄的,深深的。像一口横躺着的古井。到了下雨天,两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