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直接惠及农民。
【关键词】
粮食;直补政策;讨论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015-01
1 我国实施粮食直补政策的主要效果
1.1 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直接补贴改变了以前通过补贴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惠及农民。在政策实施的初期,这种激励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以往通过粮食购销企业对农民进行价格补贴,农民很难从中受益且效益损失严重。改革后,把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直接补贴还向农民传递了中央更加重视和关心农业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1.2 为粮食购销市场化创造了条件 一直以来,我国粮食购销都在向市场化方向不断推进,但速度较慢,主要的障碍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长期以来存在政企不分的体制性问题。因此,想实现购销市场化,并使国有企业继续发挥主渠道功能,就必须把国有企业塑造成具有市场化理念的市场主体。粮食直接补贴改变了长期以来沿用的间接补贴方式,取消了保护价政策,企业不再承担按照政府制定的保护价敝开收购农民余粮的义务,政府不再对国有企业进行超储补贴,国有企业与其他粮食购销主体以平等的地位进入粮食购销市场,按市场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平竞争。因此,直接补贴的实施,有助于培育和完善粮食购销市场。
1.3 粮食风险基金得到了有效利用 2004年粮改前,国家通过粮食购销企业执行国家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实现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稳定两大政策目标。但由于收购和销售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国有收购企业连年亏损,库存增加,粮食风险基金的投入增多,财政负担加重。2004年开始的直接补贴方式,将补贴流通环节转变为补贴生产环节,调整了粮食风险基金的用途。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后,改变了补贴流通环节效率损失严重的局面,把风险基金的部分资金用于直接补贴农民,并没有额外增加财政负担,使粮食风险基金得到了有效利用。
1.4 实现了农业补贴与国际惯例接轨 对农业实行补贴政策,是世界各国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我国原来实行的保护价收购、顺价销售的粮食购销政策,会对粮食贸易产生扭曲作用,与国际的通行不相适应。而对种粮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不会直接影响农业的贸易和价格,更有利于我国粮食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2.1 多种补贴类型不利于农村政策的有效运作 目前,从我国实施的直接补贴政策来看,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纷繁复杂的补贴类型表明,我国的直接补贴政策目标界定不清。由于不同的补贴类型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农民的受益范围和受益程度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2.2 农民对补贴标准的差异悬殊反应强烈 各地区核定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时考虑的因素不同,导致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到用于直接补贴的基金数额确定时,没有合理的依据标准,是先有预算再确定标准。同时,我国各地需要补贴的粮食面积、数量、商品量差异很大。总体财力水平和需补贴粮食量之间的地区差异共同决定了补贴标准的地区差异性。差异明显的直接补贴标准容易使农民对政策的公平性产生不满,对政策的有效运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且许多财力困难的粮食主产区,农民补贴标准相当低,这更不利于政策的有效运作。
2.3 农民对直补政策的可持续性心存疑虑 直接补贴政策在实施的初期对保护农民利益和发展粮食生产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运作过程中,由于各地没有统一的依据,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发展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解决问题的政策也需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样才有助于政策效果的持久发挥。
2.4 管理体制运行不畅导致补贴效率偏低 粮食直补的全面实施,涉及财政、农业、外经贸、粮食、民政和银行等诸多部门,由于政出多门,协调困难,粮食直补运行成本高,时滞长,加之部门本位主义、保护主义和寻租活动的影响,粮食直补资命流失严重、效率低下。另外,我国农民数量庞大,农户数量多,要将粮食直补资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过高的交易成本无形中也降低了补贴资金的运行效率。
3 增强粮食直补政策效应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 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与前提要尽快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本项目的建设投入。要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处理好产销区的利益平衡关系,实施一批重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项目,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外资、龙头企业、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种粮大户等积极参与投资合作。
3.2 建立政策倾斜和利益补偿的长效机制 一是通过制定农业补贴条例等办法使粮食直补政策由短期政策变为长期政策,以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二是政府扶持政策要向主产区倾斜。三是稳定种粮的收益预期。最低收购价既是政府向农民发出的价格信号,给农民一个稳定的价格预期,又是政府引导市场粮价走向,调控粮食价格的重要手段,应在总结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使之长期化。
3.3 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 粮食生产面临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应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的长效机制,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主要途径有: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粮食生产的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快大宗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开拓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健全粮食期货市场,逐步增加粮食期货品种。
【关键词】
粮食;直补政策;讨论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015-01
1 我国实施粮食直补政策的主要效果
1.1 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直接补贴改变了以前通过补贴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惠及农民。在政策实施的初期,这种激励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以往通过粮食购销企业对农民进行价格补贴,农民很难从中受益且效益损失严重。改革后,把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直接补贴还向农民传递了中央更加重视和关心农业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1.2 为粮食购销市场化创造了条件 一直以来,我国粮食购销都在向市场化方向不断推进,但速度较慢,主要的障碍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长期以来存在政企不分的体制性问题。因此,想实现购销市场化,并使国有企业继续发挥主渠道功能,就必须把国有企业塑造成具有市场化理念的市场主体。粮食直接补贴改变了长期以来沿用的间接补贴方式,取消了保护价政策,企业不再承担按照政府制定的保护价敝开收购农民余粮的义务,政府不再对国有企业进行超储补贴,国有企业与其他粮食购销主体以平等的地位进入粮食购销市场,按市场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平竞争。因此,直接补贴的实施,有助于培育和完善粮食购销市场。
1.3 粮食风险基金得到了有效利用 2004年粮改前,国家通过粮食购销企业执行国家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实现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稳定两大政策目标。但由于收购和销售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国有收购企业连年亏损,库存增加,粮食风险基金的投入增多,财政负担加重。2004年开始的直接补贴方式,将补贴流通环节转变为补贴生产环节,调整了粮食风险基金的用途。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后,改变了补贴流通环节效率损失严重的局面,把风险基金的部分资金用于直接补贴农民,并没有额外增加财政负担,使粮食风险基金得到了有效利用。
1.4 实现了农业补贴与国际惯例接轨 对农业实行补贴政策,是世界各国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我国原来实行的保护价收购、顺价销售的粮食购销政策,会对粮食贸易产生扭曲作用,与国际的通行不相适应。而对种粮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不会直接影响农业的贸易和价格,更有利于我国粮食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2.1 多种补贴类型不利于农村政策的有效运作 目前,从我国实施的直接补贴政策来看,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纷繁复杂的补贴类型表明,我国的直接补贴政策目标界定不清。由于不同的补贴类型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农民的受益范围和受益程度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2.2 农民对补贴标准的差异悬殊反应强烈 各地区核定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时考虑的因素不同,导致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到用于直接补贴的基金数额确定时,没有合理的依据标准,是先有预算再确定标准。同时,我国各地需要补贴的粮食面积、数量、商品量差异很大。总体财力水平和需补贴粮食量之间的地区差异共同决定了补贴标准的地区差异性。差异明显的直接补贴标准容易使农民对政策的公平性产生不满,对政策的有效运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且许多财力困难的粮食主产区,农民补贴标准相当低,这更不利于政策的有效运作。
2.3 农民对直补政策的可持续性心存疑虑 直接补贴政策在实施的初期对保护农民利益和发展粮食生产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运作过程中,由于各地没有统一的依据,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发展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解决问题的政策也需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样才有助于政策效果的持久发挥。
2.4 管理体制运行不畅导致补贴效率偏低 粮食直补的全面实施,涉及财政、农业、外经贸、粮食、民政和银行等诸多部门,由于政出多门,协调困难,粮食直补运行成本高,时滞长,加之部门本位主义、保护主义和寻租活动的影响,粮食直补资命流失严重、效率低下。另外,我国农民数量庞大,农户数量多,要将粮食直补资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过高的交易成本无形中也降低了补贴资金的运行效率。
3 增强粮食直补政策效应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 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与前提要尽快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本项目的建设投入。要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处理好产销区的利益平衡关系,实施一批重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项目,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外资、龙头企业、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种粮大户等积极参与投资合作。
3.2 建立政策倾斜和利益补偿的长效机制 一是通过制定农业补贴条例等办法使粮食直补政策由短期政策变为长期政策,以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二是政府扶持政策要向主产区倾斜。三是稳定种粮的收益预期。最低收购价既是政府向农民发出的价格信号,给农民一个稳定的价格预期,又是政府引导市场粮价走向,调控粮食价格的重要手段,应在总结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使之长期化。
3.3 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 粮食生产面临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应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的长效机制,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主要途径有: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粮食生产的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快大宗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开拓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健全粮食期货市场,逐步增加粮食期货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