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待遇与经济法解释中的若干问题

来源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入WTO对我国形成强大冲突的,应该是其中的国民待遇.市场开放也是与国民待遇联系在一起的.而我国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也是实现国民待遇的过程.从动态上看,我国加入WTO的机遇来自于我们应对挑战的策略.国内国民待遇的实现是实现国际竞争和应对WTO挑战的一个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法律上要有一个改变,增加透明度、稳定性和规范性,特别是经济法在行政解释上尤其如此.
其他文献
<正>电子合同的订立,是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的,当事人通过数据输入进行要约、承诺,以网络传输进行送达.合同的订立过程是数据电文交换,用计算机之间的“对话”来完成订约过程.
我国<著作权法>颁布于1990年,没有也不可能规定网络版权,这就使人民法院在审理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时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22日通
建设宪政、法治国家的关键,一方面,是要树立人民主权、权力制约、人权保障、宪法是法律及宪法至上的观念.另一方面,是要强化宪法的规范性,建立宪法审判制度,健全和强化宪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