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巧用“热点”——至少可以增加材料的新鲜感,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般而言,教材都属于“过去时”。你想,一种教材,经历编写、审查、出版等诸多环节,总要一定的时间长度,而编写教材选用的内容,一般总是编写教材以前出现的内容,有时候,这种教材已经使用若干年,那教材内容就更无可避免地属于“过去时”了。而课堂教学,总是“现在进行时”,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说,永远面对着当下的、眼前的学生,怎么激发“现在”的学生对“过去”的内容的学习兴趣呢?“结合‘热点’元素”进行教学,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策略。
一、“热点”提升意义
大宁路小学薛靖老师在准备《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四年级《节电小专家·关注缺电》公开教学时,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城市里生活的孩子没有缺电概念,对于“缺电”主题的探究很可能流于泛泛讨论的局面,甚至都难以“巧妙”地引出话题。
其时,正是4月上旬,“地球一小时”(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活动的展开引起媒体热议,何不将“熄灯一小时”引入教学呢?
教学的开始阶段,伴随着教师语言描述逐渐出现的画面,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灯火通明,在夜色的映衬下多么美丽,咦?为什么一下子灯灭了?意大利的罗马,多么雄伟的角斗场,灯光也一下子暗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灯光一下子也暗了下来。……为什么这么多地方,同时熄灯一小时?——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呢?”
——课后的研讨环节,很多教师认为,将全球著名景观“熄灯一小时”的画面引入是教学设计的“亮点”:既“直奔主题”给予学生“直观”感受,也直接提升了《关注缺电》这一主题“现实意义”的重要性、紧迫性,还导向了“全球视野”;教学处理自然而恰到好处,为探究活动的有效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热点”解决难题
中兴路小学陈伟老师在准备《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四年级《节电小专家·校园节电畅想》公开教学时,面对的难题是怎么让学生的校园节电畅想避免“不着边际”、能够“合乎科学”。
其时,提倡低碳生活的上海世博会刚刚开幕不久,何不结合全球关注的“世博热点”呢?
于是,在教学进程中,“老师收集了一些信息资料,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学生从教师PPT课件出示的图片和文字中可以了解到:
中国馆,“斗冠”造型形成上层对下层的“自然遮阳”作用;
世博中心,大空间会议厅的“玻璃顶”“引入自然光”,既照明又隔热;
世博园区,广泛采用LED“节能灯”可大量节省能源;
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年发电量280万度;
主题馆,“生态绿墙”有防辐射和保温作用;
……
有了这些低碳世博的“热点”信息“支持”,学生的校园节电畅想还能不“合乎科学”吗?
——课后的研讨环节,很多教师都注意到了“世博热点”解决“畅想”难题的教学设计。你以为“鼓励学生大胆说”就能实现“畅想”的目标了吗?“让畅想获得技术依据支持”,才可能使“畅想”“合乎科学”、更有底气!
三、直接聚焦“热点”
三泉路小学杨莉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主题探究活动《关注塑料袋》,可以算作直接聚焦“热点”。
《关注塑料袋》探究主题,脱胎于四年级《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中的《关注一次性用品》主题。学习包里有两次活动:①是是非非话一次性用品;②一次性用品的再利用。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谈到了许多一次性用品,大量的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袋也常常被学生提及。
其时,正是2008年,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限制使用塑料袋,“限塑令”的实行,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怎么让我们的小学生也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并认识到“限塑令”的重大意义呢?于是便有了直接聚焦“热点”的《关注塑料袋》的探究教学设计和实践。因为属于学生其时关注的“热点”话题,又因为塑料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讨论“限塑前提下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时,学生大多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可行的“不用”“替代”“少用”的解决方案。
上述几个例子,如果教师不引入“热点”元素,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吗?应该承认,只要是认真教学的,大体上也是能够完成的。但显然,如果教师同时还能巧妙地结合“热点”元素,将毫无疑义地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须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尊重,努力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面对学习内容,永远是教学指导行为必须依从的首要因素!
眼下的社会生活,几乎“热点”无数,怎么选择?其实也很容易,多想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吧!
一般而言,教材都属于“过去时”。你想,一种教材,经历编写、审查、出版等诸多环节,总要一定的时间长度,而编写教材选用的内容,一般总是编写教材以前出现的内容,有时候,这种教材已经使用若干年,那教材内容就更无可避免地属于“过去时”了。而课堂教学,总是“现在进行时”,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说,永远面对着当下的、眼前的学生,怎么激发“现在”的学生对“过去”的内容的学习兴趣呢?“结合‘热点’元素”进行教学,是一个比较有效的策略。
一、“热点”提升意义
大宁路小学薛靖老师在准备《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四年级《节电小专家·关注缺电》公开教学时,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城市里生活的孩子没有缺电概念,对于“缺电”主题的探究很可能流于泛泛讨论的局面,甚至都难以“巧妙”地引出话题。
其时,正是4月上旬,“地球一小时”(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活动的展开引起媒体热议,何不将“熄灯一小时”引入教学呢?
教学的开始阶段,伴随着教师语言描述逐渐出现的画面,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灯火通明,在夜色的映衬下多么美丽,咦?为什么一下子灯灭了?意大利的罗马,多么雄伟的角斗场,灯光也一下子暗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灯光一下子也暗了下来。……为什么这么多地方,同时熄灯一小时?——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呢?”
——课后的研讨环节,很多教师认为,将全球著名景观“熄灯一小时”的画面引入是教学设计的“亮点”:既“直奔主题”给予学生“直观”感受,也直接提升了《关注缺电》这一主题“现实意义”的重要性、紧迫性,还导向了“全球视野”;教学处理自然而恰到好处,为探究活动的有效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热点”解决难题
中兴路小学陈伟老师在准备《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四年级《节电小专家·校园节电畅想》公开教学时,面对的难题是怎么让学生的校园节电畅想避免“不着边际”、能够“合乎科学”。
其时,提倡低碳生活的上海世博会刚刚开幕不久,何不结合全球关注的“世博热点”呢?
于是,在教学进程中,“老师收集了一些信息资料,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学生从教师PPT课件出示的图片和文字中可以了解到:
中国馆,“斗冠”造型形成上层对下层的“自然遮阳”作用;
世博中心,大空间会议厅的“玻璃顶”“引入自然光”,既照明又隔热;
世博园区,广泛采用LED“节能灯”可大量节省能源;
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年发电量280万度;
主题馆,“生态绿墙”有防辐射和保温作用;
……
有了这些低碳世博的“热点”信息“支持”,学生的校园节电畅想还能不“合乎科学”吗?
——课后的研讨环节,很多教师都注意到了“世博热点”解决“畅想”难题的教学设计。你以为“鼓励学生大胆说”就能实现“畅想”的目标了吗?“让畅想获得技术依据支持”,才可能使“畅想”“合乎科学”、更有底气!
三、直接聚焦“热点”
三泉路小学杨莉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主题探究活动《关注塑料袋》,可以算作直接聚焦“热点”。
《关注塑料袋》探究主题,脱胎于四年级《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中的《关注一次性用品》主题。学习包里有两次活动:①是是非非话一次性用品;②一次性用品的再利用。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谈到了许多一次性用品,大量的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袋也常常被学生提及。
其时,正是2008年,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限制使用塑料袋,“限塑令”的实行,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怎么让我们的小学生也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并认识到“限塑令”的重大意义呢?于是便有了直接聚焦“热点”的《关注塑料袋》的探究教学设计和实践。因为属于学生其时关注的“热点”话题,又因为塑料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讨论“限塑前提下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时,学生大多能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可行的“不用”“替代”“少用”的解决方案。
上述几个例子,如果教师不引入“热点”元素,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吗?应该承认,只要是认真教学的,大体上也是能够完成的。但显然,如果教师同时还能巧妙地结合“热点”元素,将毫无疑义地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须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尊重,努力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面对学习内容,永远是教学指导行为必须依从的首要因素!
眼下的社会生活,几乎“热点”无数,怎么选择?其实也很容易,多想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