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原发灶切除在转移瘤不可切除且原发灶无症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gm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性评价预防性原发灶切除在转移灶不可切除且原发灶无症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对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及筛选。中文检索词包括:结直肠癌、直肠癌、结肠癌、转移性、Ⅳ期、4期、无症状性、原发灶切除、切除原发灶。英文检索词包括:colorectal cancer、colorectal neoplasms、colon cancer、colon neoplasms、rectal cancer、rectal neoplasms、metastatic、stage IV、asymptomatic、primary tumor resection。检索期限从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纳入比较转移灶不可切除且原发灶无症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初始行原发灶切除或初始行全身治疗的所有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及非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0软件对提取的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共纳入14篇文章,其中随机对照研究1篇,非随机对照研究13篇。累计样本量2123例,其中原发灶切除术组(PTR组)1162例,全身治疗组9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TR组在1年生存率(HR=0.80,95%CI:0.67~0.95,P=0.01)、2年生存率(HR=0.81,95%CI:0.71~0.93,P=0.002)、3年生存率(HR=0.82,95%CI:0.72~0.92,P=0.001)、4年生存率(HR=0.86,95%CI:0.75~0.98,P=0.02)和5年生存率(HR=0.85,95%CI: 0.74~0.97,P=0.02)方面均明显优于全身治疗组;PTR组中位生存时间相较于全身治疗组延长了4.35个月(MD=4.35,95%CI:0.99~7.72,P=0.015)。

结论

当前低级别证据显示,对于转移灶不可切除且原发灶无症状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防性行原发灶切除术可能是一种潜在安全可行的治疗策略。未来仍需要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结果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南沙某岛礁二级医院就诊官兵的病种情况,了解不同专科病种构成特点及在不同时间最好发疾病的分布情况,为优化岛礁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南沙某岛礁
目的探讨应用西门子CARE Dose4D技术进行胸部CT检查时,不同定位像扫描对胸部CT检查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使用胸部仿真CT模体进行实验。在胸部模体的肺尖层面、气管分叉和心脏层面各放置一个肺结节,分别使用正位定位像(A组)、侧位定位像(B组)及正、侧位双定位像(C组)联合CARE Dose4D技术进行胸部CT检查,每组分别行胸部CT扫描10次。对每次扫描序列中这三个层面的图像做主观评价,并测量肺结节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同时记录每
目的探究经肌筋膜链进行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采用冲击波治疗的足底筋膜炎126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冲击足底筋膜疼痛处和肌筋膜链后表线(该部位无冲击能量),试验1组冲击足底筋膜炎疼痛处和肌筋膜链后表线(股骨外上髁处),试验2组冲击足底筋膜炎疼痛处和筋膜链后表线(小腿处)。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后足量表(AOFAS)评分、最长持续行走时间、足底筋膜厚度。结果试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90例子痫前期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5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并选择同期在上述医院体检的45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孕妇的血清sFlt-1、PLGF水平及妊娠结局,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sFlt-1、PLGF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清sFl
目的探讨戴明环(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记录并比较深圳市人民医院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实施前(2020年1至6月)、实施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护理人员的技能操作成绩、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实施前后患者的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质控管理措施实施后,护理人员的静脉输液、氧气吸入法、心肺复苏、无菌操作评分分别为(97.21±1.76)分、(98.33±1.36)分、(98.74±1.20)分、(98.42±1.31)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