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转移因子治疗慢性皮肤粘膜串珠菌病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报导1例慢性皮肤粘膜串珠菌病患者,对所有的局部疗法效果皆差,应用转移因子(TF)治疗3次,在每次治疗之后均有暂时的临床进步。在应用转移因子治疗前后,进行了大量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试验。并对转移因子对此例的可能作用方式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作者首先复习了此种损害命名的来源,以后提到诊断的条件如下:1.境界清楚的隆起皮肤结节,2.由梭形组织细胞增生所组成的,3.用Ziehl氏染色时,这些细胞带有很完整而着色很好的麻风杆菌.作者对这类损害曾有过4例观察,其特点有;1.临床皮疹表现为坚实的皮下及真皮结节,圆形或卵圆形,界限清楚,外形规则,表面平滑,有光泽.2.组织学检查可见假性肿瘤样增生,位于真皮全层,压迫了表皮及其附属器官,有假包膜形成
期刊
疣状银屑病极为少见,一般在寻常型银屑病数年后发生。皮损顽固不退或常复发。疣状斑块一般位于下肢,但也可见于躯干、头皮及其他部位,除疣状皮损外尚有典型的银屑病损害以及关节和指甲改变。发生庞状损害的原因不明,有认为系在外界因素(砷剂、脓球菌感染等)影响下机体反应性发生变化之故。
期刊
作者利用两种以胶质氢氧化铝为基质的痤疮制剂(Jaikal及Corti Jaikal),对1834例寻常型痤疮进行了广泛的临床研究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这一胶样洗剂形成覆盖皮肤的薄膜,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到。薄膜是网状的,空气、潮气及光线可透入。所用的基质及被薄膜吸收的皮脂均可用水洗掉。这种氢氧化铝薄膜对于皮肤的所有不规则表现均能适应,故可使药物和皮肤特别接近从而促进疗效。
期刊
3例无菌性脑膜炎,以后诊断为红斑性狼疮,1例只有一次脑膜炎发作,另1例有慢性脑膜炎,第3例在5年内有2次急性发作,3例均进一步发生SLE的神经精神表现,导致1例死亡。无菌性脑膜炎似为SLE的早期表现,可以预示更严重的脑部损伤。虽然SLE能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但红斑狼疮性脑膜炎甚少报道。
作者从1969年4月开始用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治疗20例天疱疮与类天疱疮,一般用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5毫克,追踪观察4年,结果分析如下:8例天疱疮中,3例用此药成功地控制了4年,副作用都很轻,其中1例停药已3年未复发。1例服药后发生过敏而改用环磷酰胺与小量强的松。3例因发生副作用而停药。1例用每日每公斤体重2.5毫克的量不能控制病情。
Kaposi氏水痘样疹是在皮肤湿疹基础上发生疱疹病毒(疱疹性湿疹)或牛痘病毒(种痘性湿疹)广泛感染的婴儿严重疾病,可导致死亡;种痘性湿疹死亡率为6%,而疱疹性湿疹死亡率为9%.以往有人报告用阿糖胞苷治疗疱疹性湿疹获得成功,但因缺少对照,效果难以评定.作者等用亚甲蓝和光照射治疗疱疹性湿疹取得满意效果.以0.1%亚甲蓝灭菌溶液涂于患部,30分钟后用15瓦日光荧光灯照射,距离15厘米,时间15分钟,间隔
作者指出,目前关于麻风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或抗药性的认识都是用小鼠足垫试验方法获得的.有些研究者已证明氨苯砜在大鼠体内的情况比小鼠更近似于人,因此,作者认为大鼠的足垫试验可能比小鼠具更大的优越性.作者采用路易斯(Lewis)大鼠作麻风杆菌足垫接种感染,测定雌雄两性大鼠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接受氨苯砜饲料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氨苯砜对麻风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
瘤型麻风患者除了有针对麻风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缺陷外,部分患者对其他抗原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也有下降。结核样型麻风患者的细胞免疫反应亦有所抑制,但不及瘤型严重及常见。本文探讨瘤型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中T细胞和B细胞的百分率及淋巴结切片中T和B细胞的分布情况。
作者分析了有关资料和自己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病例45例,并作了两例典型病例报告。其中包括临床与化验检查,并在诊断、治疗上作了分析讨论。
结节性红斑在临床上可以解释为一种免疫生物学的反应性炎症的症候群。它侵犯皮下组织及真皮内小血管,因而成批发生红色结节,不久消退。最近研究结果强调本病除与结核及链球菌疾病有关外,与结节病及伊尔辛尼亚属菌(yersinia)也有重要的关系。与病毒、细菌及真菌病可能也有联系。结节性红斑的诊断主要根据皮疹突然发生,临床表现为限局性或弥漫性的潮红区域,卧床休息及湿敷治疗可迅速消退。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曾被认为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