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冬油菜天油16号选育报告

来源 :甘肃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天油16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强冬性三系杂交种。在2015 — 2017年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中,2 a 8点(次)平均产量3 158.85 kg/hm2,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12.73%。该品种生长势强,抗寒耐旱,高产稳产;籽粒含油量470.3 g/kg,芥酸含量25.4 g/kg,硫苷含量74.08 μmol/g。适宜于甘肃天水、陇南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及同类型生态区种植。
  关键词:甘蓝型冬油菜;高含油量;天油16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6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0)01-0023-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9.07.005
  Report on Breeding of New Brassica napus Cultivar Tianyou 16
  ZHANG Yahong, LEI Jianming, GOU Minjiang, ZHANG Yan, ZHANG Jianxue, FAN Tiping, WANG Yahong, WANG Furong
  (Tianshu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ianshui Gansu 741001, China)
  Abstract:Tianyou 16 is a new Brassica napus L. three-line hybrid with strong winter nature, bred by Tians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In 2015 — 2017, the average yield in 2 a 8 sites(times) was    3 158.85 kg/hm2 and 12.73%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eck Ganza 1 in Regional Test of Gansu Province. It has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cold resistance and drought tolerance, high and stable yield. The seed Oil content is 470.3 g/kg, erucic acid content is 25.4 g/kg, and glucosinolate content is 74.08 μmol/g.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semi-arid and semi-humid chilling area Tianshui and Longnan in Gansu and the same type of ecological zone.
  Key words:Brassica napus L.;High oil content;Tianyou 16;Breeding
  提高含油率是油菜品质改良的第一位育种目标[1 ],油菜籽中含油量每提高1%,相当于油菜增产2.3%~2.5%[2 ],因此油菜育种家对选育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极为重视。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提高油菜籽粒产量的基础上,加强了高含油量的育种工作,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傅寿仲等[3 ]、李殿荣等[4 - 6 ]、关周博等[7 ]、王毅等[8 ]先后选育出多个超高含油量油菜种质资源和新品种。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2008年起进行了高含油量冬油菜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目前已筛选出一批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高含油量冬油菜种质资源 [9 - 10 ]。甘蓝型冬油菜天油16号(原代号天油2255)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冬油菜研究中心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2311A为母本,甘蓝型自交系092310C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品种抗寒性强、产量高、品质优,含油量达470.3 g/kg。
  1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2002年春,以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华协1号(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自交后代中发现的不育单株做母本,以系列自育自交系材料做父本与之测交,经2003年春鉴定,自交系材料strass与不育株的测交组合不育系表现较好。2004年花期,选strass优株套袋自交并与不育系成对测交;2005年花期鉴定育性,选优势强、保持率高的strass株系继续与不育系回交,并选优株套袋自交留种。2006 — 2008年,连续用strass自交系与不育系回交,并进行田间农艺性状鉴定,淘汰不达标株系,经多年连续回交选育,2009年稳定成系,定名为092311A,相应保持系strass自交系定名为092312B。
  1990年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甘蓝型冬油菜D89-3,1990年秋播种植,1991年花期中选优株套袋自交,之后连续在后代中选优株套袋自交。2007年春季继续选优株套袋自交,同时取该植株花粉与不育系测交;2008年花期对测交组合进行恢保关系鉴定,鉴定出具有育性恢复能力的株系,选其中的优株套袋自交。2009年继续在被选株系中选优株套袋自交保种,通过连续自交、测交、轮回选择,至2009年S19育成稳定的甘蓝型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定名092310C。
  天油16号属强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组合为092311A/092310C。2013 — 2014年度参加甘蓝型冬油菜品鉴试验,2014 — 2015年度参加甘蓝型冬油菜品比试验,2015 — 2017年参加甘肃省甘蓝型冬油菜区域试验,2017 — 2018年度参加甘肃省甘蓝型冬油菜生产试验示范。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在2013 — 2014年度进行的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系)鉴定试验中,天油16号折合平均产量3 462.00 kg/hm2,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25.64%,居7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
  2.2   品比试验
  在2014 — 2015年度进行的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系)比较试验中,天油16号折合平均产量4 856.7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10.83%,居5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
  2.3   区域试验
  在2015 — 2017年进行的甘肃省甘蓝型冬油菜区域试验中,天油16号2 a 8点(次)折合平均产量3 158.8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12.73%,居12个参试品种(系)第3位。其中2015 — 2016年度4点(次)试验中,天油16号3点(次)较对照增产,1点(次)减产,折合平均产量2 994.0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26.20%,居5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在2016 — 2017年度的4点(次)试验中,天油16号3点(次)较对照增产,1点(次)减产,折合平均产量3 323.8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2.83%,居8个参试品种(系)第3位。
  2.4   生产试验示范
  在2017 — 2018年度天水市秦州区、甘谷县,陇南市成县进行的甘蓝型冬油菜生产试验示范中,天油16号折合平均产量     3 026.7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7.63%,居3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其中,秦州区种植0.6 hm2,折合产量2 553.0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625.05 kg/hm2;甘谷县种植0.2 hm2,折合产量    3 210.4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327.90 kg/hm2;成县示范种植0.8 hm2,折合产量3 316.65 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减产301.50 kg/hm2。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征
  天油16号为强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90~300 d。抗寒性强。幼苗半直立生长。叶色深绿,花大黄色,分枝性强,匀生分枝扇型。株高136.09 cm,分枝部位34.49 cm,一次有效分枝10.08个,二次有效分枝13.8个。结角密度1.21个/cm,全株有效结角数387.59个,角果长度7.70 cm,角粒数25.08粒,千粒重4.24 g。
  3.2   品质
  2017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天油16号含油量470.3 g/kg,芥酸含量25.4 g/kg、硫苷含量74.08 μmol/g,达到国际高含油量品种标准,品质优于对照品种甘杂1号。
  3.3   抗逆性
  3.3.1    抗寒性    2015 — 2017年在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中,天油16号在各试验点均能安全越冬,2 a平均越冬率92.85%,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
  3.3.2    抗病性    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16 — 2017年对田间自然发生的病毒病、菌核病进行鉴定,天油16号苗期自然发生的病毒病平均病株率0.20%,病情指数0.01;对照品种甘杂1号平均病株率0.50%,病情指数0.03。天油16号角果期田间自然发生的菌核病病株率0.21%,病情指数0.02;对照甘杂1号病株率1.77%,病情指数0.28。苗期病毒病、角果期菌核病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品种,抗病性优于对照品种,可在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4   适宜区域
  适宜于甘肃天水、陇南海拔1 700 m以下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及同类型生态区域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通常施优质农家肥37 500~52 500 kg/hm2、N 180 kg/hm2、P2O5 90 kg/hm2。全部农家肥和磷肥做基肥,氮肥1/2做基肥,1/2做追肥。通常于9月上旬播种,直播密度控制为30.0万~37.5万株/hm2。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防治跳甲、角果期防治蚜虫、潜叶蝇;初花期防治霜霉病。当全田三分之二角果呈黄绿色、主轴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种皮呈黑褐色时及时收获,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 刘后利.  油菜遗传育种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2] 许剑峰,龙   艳,吴建国,等.  油菜籽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种子胚与母体植株QTL定位[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8):1471-1480.
  [3] 傅寿仲,张洁夫,戚存扣,等.  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种质选育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30(3):279-283.
  [4] 李殿荣,田建华,陈文杰,等.  甘蓝型油菜特高含油量育种技术与资源创新[J].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2):83-87.
  [5] 李殿荣,李永红,任军荣,等.  油菜高油种质+化学诱导雄性不育杂优利用模式及其应用技术[J].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11):69-74.
  [6] 李殿荣,陈文杰,于修烛,等.  双低菜籽油的保健作用与高含油量优质油菜育种及高效益思考[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38(6):850-854.
  [7] 关周博,董育红,张耀文,等.  生态穿梭育种在油菜品种选育中的应用[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7,39(4):462-466.
  [8] 王   毅,董   云,靳丰蔚.  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2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8(12):1-3.
  [9] 张建学,张亚宏,雷建明,等.  白菜型冬油新品种菜天油12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7,493(1):43-45.
  [10] 张亚宏,范提平,雷建明,等.  甘蓝型双低冬油菜天油14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8(3):1-3.
  (本文责编:陈    伟)
  收稿日期:2019 - 05 - 28
  基金项目:甘肃省特色作物产业技术体系“油菜岗位/陇东南冬油菜品种选育、集成技术研究”(GARS-TSZ-4);甘肃省重大专项“强冬性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17ZD2NA016-4)。
  作者简介:张亚宏(1979 — ),女,甘肃天水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冬油菜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油菜品质改良研究工作。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泰国农业经济办事处秘书长勒萨称,泰国国家油棕政策委员会日前确定了进口棕油的措施。为使进口不影响到种植油棕的农民,指示棕油炼油厂及生化柴油厂向棕油厂购买粗棕油每公斤不超过30铢,进口棕油定于2月底终止。此措施导致鲜油棕果价格每公斤提升5铢。2月1-23日,厂前鲜油棕果每公斤平均5.82铢。今年3月中旬是棕油上市期,油棕产品增加,可能使农民出售的油棕产品价格下降。  此外,农业经济办事处最近调查了甲米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是面对着互联网新环境,立足于莆田学院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实际,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方式、上网费用、上网
期刊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成年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70例成年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会计的发展是与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必须以全新的思维,探索现代化知识经济形势下的会计观念。针对现代知
<正> 光学仪器的分辨能力是用最小分辨角的倒数来表示的。人眼的最小分辨角(角分辨极限)在教科书中一般写为: U=0.610×λ/R=0.610×(5.5×10-4/1) =3.35×10-4rad=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