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心中有一片春光,一路艰辛,一路感悟,一路收获。
2016年3月上旬,在全县高效课堂上承担公开示范课;2016年3月下旬,荣获片区教学大赛第一名;2016年4月,荣获县教学大赛总决赛第一名;2016年5月,荣获河源市教学大赛总决赛特等奖(第一名);2016年5月,已经是广东省李杏芳名班主任工作室学员的我通过选拔,顺利成为广东省沙运芳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2016年7月,当选为河源市初中语文首席教师;2016年10月,全市巡讲示范;2016年11月,被组织推荐当选为龙川县第十届政协委员;2016年12月通过组织考核当选为河源市第七届河源市政协委员;2016年12月,通过副高职称评选,成为初中语文高级教师……
2016年的我,在旁人眼中,人生似乎开了外挂。但只有我知道,荣耀背后的努力和汗水。是读书,让我遇见了更美好的自己;是读书,让我的教学生涯自2002年累积到2016年时开始星光闪烁;是读书,让我的教学智慧在爱意盈盈之中生机勃勃。
“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教好书不在于教龄多长,而在于反思多深。”教学就是一种“反思”的艺术。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思考着,才能积累经验,才能精益求精。而我一路在学习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反思,促进成长。
什么是语文课?
这是我出来工作,拿到语文书时盘旋在我脑海中的第一个问题。语文课就是教教参吗?那时真觉得一节课45分钟不够,因为需要从教参移步到课本上的字太多了,再把它们移步到黑板上所需要的时间也太多了。可是,我这么辛苦地让这些字从教参显现在黑板上似乎在学生身上没有起到多大效果。语文要教的是什么?一篇课文能教给学生的难道就只是抄一下教参这么简单?我又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原来教师工作如此简单,难过的是好像已经看到我一生——原来我只是一部移动的活的复印机。
就在这个时期,我遇见了叶圣陶和陶行知。不记得那本在学校图书馆偶然邂逅的书籍的名字是什么了,至今却深深地记得文中的观点:“语文就是口头语文和书面语言的合称”(叶圣陶);“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陶行知)。
原来,语文不是满堂灌粉笔字。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还原生活,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叶圣陶)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的,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我豁然开朗。自此,每学年授课伊始我一定会上《语文的第一课》,告诉学生什么是语文、如何学语文、学语文有什么作用。而在常规授课时,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我都尽可能地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到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如在备课过程中多思考,多反问自己:教什么?为什么这样上课?这节课你想让学生收获什么?是知识方面的哪些内容,是学习方法的哪些方法,是能力上的哪些成长?应该怎样上这堂课?是朗读好还是复述好?还可以怎样上这堂课?……
命运总是曲折离奇,学生对我精心准备的“盛宴”却毫无兴趣。还是那个简陋的图书馆,我再借了几本教学系列的书籍,依稀记得是讲如何导课、如何激趣这类的书。在灯光的晕染后,书香幽幽,向幸福出发:我了解学生的实际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这节课要怎么导入才比较能吸引学生?……
课堂似乎开始热闹起来了,学生开始喜欢上语文课了,可是作业或考试成绩一出来,我还是傻眼:不是课堂上刚教过的内容吗?为什么错误会这么多?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与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才是课堂教学中真正的好问题?今天的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出在哪里?今天的教学中发生了哪些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学中是否真的应该还学生时间与空间,切切实实让学生自主学习?我设计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问题了吗?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
如此课前、课中、课后反思后,我写出了全国一等奖的教学论文。
“实践——反思——更新——再实践”,三思而行,定能提高课堂效率。从刚出来工作的年轻教师到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从“什么是语文课”到“一堂好的语文课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从片区赛到县教学大赛再到市决赛,每前进一步,我似乎就有更深一点的认识和体会。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基于学生的课堂。为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达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境界,我购买了于永正、余映潮、肖培东、于漪、周华章等教育名家的教学书籍。书籍的尽头是更智慧、更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而智慧的尽头就是美的语文开始,就是更美好的自己。
“在忙碌之中找到一些缝隙,是带着光芒的生命。”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路走来,一路感悟。艱难困苦,玉汝于成!
周星驰说:“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我的梦想就是成为朱永新老师笔下的《我心中的理想教师》那样的老师——“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我想做的就是吴非老师笔下《一盏一盏的灯》中那样的合格教师——“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目光不一定耀眼,但是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我想做那个能点亮每一位学生渴望向上、向善的本心并让每一位学生永远驻足于光明的心的原野的老师。 越来越多光环加在身上的时候,我有些慌,有些不自信,有些焦虑。幸好,我遇见了《诫子书》,重温了《论语》,遇见了《首席教师》。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并更努力学习,尤其是《首席教师》一书,让我明白自己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引领示范,带领团队前进。
是的,我越来越清晰地知道教育就是一件造福百姓、积德行善的事。影响一个孩子就是影响一个家庭。而当身负首席教师职责、身负名班主任光环时,我希望自己能引领越来越多的老师一起去对照张文质老师在《教师的微革命》中提出的15条建议去继续努力前进,因为改变一个教师和一群教师,受影响的将会是更多的家庭和地区。
在忙碌之中找到一些缝隙,是带着光芒的生命。我痛并坚持着,我坚信,每位教师心中有一片春光,行走在爱与责任之间,祖国的教育春天就会出现!
“这个世界很现实,但我们依然要做身上有光的人。”
2017年的我似乎依然很精彩,所带班级的学生魏茂栋同学获得了全市中考总分第3名的好成绩,我撰写的论文获市一等奖,晒课获省优课等等,最重要的是,我从县区直接凭借首席教师头衔考进了市区最好的公办初中学校。
但是,最终我还是放弃了进入这所好学校工作的机会,也放弃了之前任职的私立学校,义无反顾回到山区的一所乡村中学任教。
有人对我说:“折腾什么呢?你做的这些有什么好处?”如果是十年前,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可能会动摇,可能会放弃,可现在我会努力。心静就能眼明,眼明就能察万物。这个世界很现实,但我们依然要做身上有光的人。正如张光勇老师所说:“我所做的这一切,可能无助于孩子现在的成绩,可能不被家长、同行所理解,但我相信这也是真正的教育!”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无法改变我国教育的现状,但是我一定能影响现在我身边的这群孩子。这一切都会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生命里,这一切都会成为孩子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我爱书,书影响了我。我也给我现在所有的学生最好的“爱”——书。2017年11月,我回到通衢中学。2017年11月底,借助爱心人士的爱心,通衢中学所有的教室都有了一個简易的书架,144册名著。阅读这些书可能不能让这些孩子考入重点高中,但是一定会影响和改变他们。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氤氲书香,把爱放置于天地万物间,心中有一片春光,向着明亮那方,爱自己及万物,永远行走在春天里!
心中有一片春光,一路艰辛,一路感悟,一路收获。
2016年3月上旬,在全县高效课堂上承担公开示范课;2016年3月下旬,荣获片区教学大赛第一名;2016年4月,荣获县教学大赛总决赛第一名;2016年5月,荣获河源市教学大赛总决赛特等奖(第一名);2016年5月,已经是广东省李杏芳名班主任工作室学员的我通过选拔,顺利成为广东省沙运芳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2016年7月,当选为河源市初中语文首席教师;2016年10月,全市巡讲示范;2016年11月,被组织推荐当选为龙川县第十届政协委员;2016年12月通过组织考核当选为河源市第七届河源市政协委员;2016年12月,通过副高职称评选,成为初中语文高级教师……
2016年的我,在旁人眼中,人生似乎开了外挂。但只有我知道,荣耀背后的努力和汗水。是读书,让我遇见了更美好的自己;是读书,让我的教学生涯自2002年累积到2016年时开始星光闪烁;是读书,让我的教学智慧在爱意盈盈之中生机勃勃。
“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教好书不在于教龄多长,而在于反思多深。”教学就是一种“反思”的艺术。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思考着,才能积累经验,才能精益求精。而我一路在学习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反思,促进成长。
什么是语文课?
这是我出来工作,拿到语文书时盘旋在我脑海中的第一个问题。语文课就是教教参吗?那时真觉得一节课45分钟不够,因为需要从教参移步到课本上的字太多了,再把它们移步到黑板上所需要的时间也太多了。可是,我这么辛苦地让这些字从教参显现在黑板上似乎在学生身上没有起到多大效果。语文要教的是什么?一篇课文能教给学生的难道就只是抄一下教参这么简单?我又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原来教师工作如此简单,难过的是好像已经看到我一生——原来我只是一部移动的活的复印机。
就在这个时期,我遇见了叶圣陶和陶行知。不记得那本在学校图书馆偶然邂逅的书籍的名字是什么了,至今却深深地记得文中的观点:“语文就是口头语文和书面语言的合称”(叶圣陶);“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陶行知)。
原来,语文不是满堂灌粉笔字。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还原生活,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叶圣陶)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的,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我豁然开朗。自此,每学年授课伊始我一定会上《语文的第一课》,告诉学生什么是语文、如何学语文、学语文有什么作用。而在常规授课时,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我都尽可能地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到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如在备课过程中多思考,多反问自己:教什么?为什么这样上课?这节课你想让学生收获什么?是知识方面的哪些内容,是学习方法的哪些方法,是能力上的哪些成长?应该怎样上这堂课?是朗读好还是复述好?还可以怎样上这堂课?……
命运总是曲折离奇,学生对我精心准备的“盛宴”却毫无兴趣。还是那个简陋的图书馆,我再借了几本教学系列的书籍,依稀记得是讲如何导课、如何激趣这类的书。在灯光的晕染后,书香幽幽,向幸福出发:我了解学生的实际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这节课要怎么导入才比较能吸引学生?……
课堂似乎开始热闹起来了,学生开始喜欢上语文课了,可是作业或考试成绩一出来,我还是傻眼:不是课堂上刚教过的内容吗?为什么错误会这么多?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与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才是课堂教学中真正的好问题?今天的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出在哪里?今天的教学中发生了哪些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学中是否真的应该还学生时间与空间,切切实实让学生自主学习?我设计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问题了吗?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
如此课前、课中、课后反思后,我写出了全国一等奖的教学论文。
“实践——反思——更新——再实践”,三思而行,定能提高课堂效率。从刚出来工作的年轻教师到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从“什么是语文课”到“一堂好的语文课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从片区赛到县教学大赛再到市决赛,每前进一步,我似乎就有更深一点的认识和体会。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基于学生的课堂。为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达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境界,我购买了于永正、余映潮、肖培东、于漪、周华章等教育名家的教学书籍。书籍的尽头是更智慧、更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而智慧的尽头就是美的语文开始,就是更美好的自己。
“在忙碌之中找到一些缝隙,是带着光芒的生命。”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路走来,一路感悟。艱难困苦,玉汝于成!
周星驰说:“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我的梦想就是成为朱永新老师笔下的《我心中的理想教师》那样的老师——“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我想做的就是吴非老师笔下《一盏一盏的灯》中那样的合格教师——“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目光不一定耀眼,但是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我想做那个能点亮每一位学生渴望向上、向善的本心并让每一位学生永远驻足于光明的心的原野的老师。 越来越多光环加在身上的时候,我有些慌,有些不自信,有些焦虑。幸好,我遇见了《诫子书》,重温了《论语》,遇见了《首席教师》。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并更努力学习,尤其是《首席教师》一书,让我明白自己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引领示范,带领团队前进。
是的,我越来越清晰地知道教育就是一件造福百姓、积德行善的事。影响一个孩子就是影响一个家庭。而当身负首席教师职责、身负名班主任光环时,我希望自己能引领越来越多的老师一起去对照张文质老师在《教师的微革命》中提出的15条建议去继续努力前进,因为改变一个教师和一群教师,受影响的将会是更多的家庭和地区。
在忙碌之中找到一些缝隙,是带着光芒的生命。我痛并坚持着,我坚信,每位教师心中有一片春光,行走在爱与责任之间,祖国的教育春天就会出现!
“这个世界很现实,但我们依然要做身上有光的人。”
2017年的我似乎依然很精彩,所带班级的学生魏茂栋同学获得了全市中考总分第3名的好成绩,我撰写的论文获市一等奖,晒课获省优课等等,最重要的是,我从县区直接凭借首席教师头衔考进了市区最好的公办初中学校。
但是,最终我还是放弃了进入这所好学校工作的机会,也放弃了之前任职的私立学校,义无反顾回到山区的一所乡村中学任教。
有人对我说:“折腾什么呢?你做的这些有什么好处?”如果是十年前,面对这样的质疑,我可能会动摇,可能会放弃,可现在我会努力。心静就能眼明,眼明就能察万物。这个世界很现实,但我们依然要做身上有光的人。正如张光勇老师所说:“我所做的这一切,可能无助于孩子现在的成绩,可能不被家长、同行所理解,但我相信这也是真正的教育!”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无法改变我国教育的现状,但是我一定能影响现在我身边的这群孩子。这一切都会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生命里,这一切都会成为孩子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我爱书,书影响了我。我也给我现在所有的学生最好的“爱”——书。2017年11月,我回到通衢中学。2017年11月底,借助爱心人士的爱心,通衢中学所有的教室都有了一個简易的书架,144册名著。阅读这些书可能不能让这些孩子考入重点高中,但是一定会影响和改变他们。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氤氲书香,把爱放置于天地万物间,心中有一片春光,向着明亮那方,爱自己及万物,永远行走在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