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Lennox-Gastaut综合征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难治性癫疒间,也是一种年龄依赖性癫疒间性脑病。以多种发作形式并存、精神发育迟滞和脑电图的表现以发作间期慢棘慢波和睡眠期快波暴发为特征。用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药物很多,但由于病例数少及缺乏严格的设计,难以判断其疗效。多数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丙戊酸、托吡酯和拉莫三嗪为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一线药物,对新诊断的Lenno
【机 构】
:
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南昌330006,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南昌33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ennox-Gastaut综合征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难治性癫疒间,也是一种年龄依赖性癫疒间性脑病。以多种发作形式并存、精神发育迟滞和脑电图的表现以发作间期慢棘慢波和睡眠期快波暴发为特征。用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药物很多,但由于病例数少及缺乏严格的设计,难以判断其疗效。多数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丙戊酸、托吡酯和拉莫三嗪为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一线药物,对新诊断的Lennox-Gastaut综合征推荐首先应用丙戊酸+拉莫三嗪或拉莫三嗪+托吡酯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该文就近年来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尼可胺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尼可胺高剂量组(300 mg/kg)、尼克胺中剂量组(200 mg/kg)和尼克胺低剂量组(100 mg/kg).雄性大鼠连续尾静脉注射给药5周后(每日1次),与10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1∶1合笼交配,交配后处死雄性大鼠,检查尼可胺对各剂量组雄性大鼠的交配
目的 探讨动态观察早孕药物流产孕妇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及孕酮(P)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5例停经时间35~39 d、证实早孕而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服药前后外周血β-HCG、E及P水平动态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早孕妇女孕囊排出后7 d时β-HCG、E、P水平均明显降低(t_(β-HCG)=4.845
目的 探讨131^Ⅰ采用氯胺-T氧化还原法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Tyr-octreotide的可行性和标记物的稳定性,并研究其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和非小细胞肺癌荷瘤鼠SPEC3、显像。方法采用氯胺-T法制备131^Ⅰ-Tyr-octreotide,并测定标记物的放化纯、胶体含量及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不同时间点眼球取血后处死,测定血液及各主要脏器的放射性,计算%ID/g。对非小细胞肺癌荷瘤鼠
目的 比较口服补液盐、美托洛尔及盐酸米多君3种治疗方法对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12月至2013年1月确诊的POTS患儿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共244例,分为口服补液盐组(75例)、美托洛尔组(66例)和盐酸米多君组(103例),随访时间3 ~100个月.结果 各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症状评分较基础症状评分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多种肿瘤发展和生长过程的重要因素,EGFR信号转导系统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形成、转移以及细胞凋亡抵抗中起关键作用.最近,抗EGFR单克隆抗体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作为治疗EGFR阳性肿瘤的新方法进行临床应用,并且在对晚期和化疗耐药肿瘤的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活性.本文综述了3类针对EGFR的靶分子药物。
第一次查房 主治医师查房,入院后第2天.住院医师 汇报病史:患儿,男,2岁10个月,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月余,面色苍白1d入院.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发热时无畏寒、寒战,颜面、颈部、腹部及背部皮肤散在针尖样出血点,无鼻衄、呕血、血尿、血便等.当地医院血常规示PLT 7.0×109/L,未予治疗而转至我院急诊科,血常规发现PLT 9.0×109/L.输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近年来研究较多,depreotide已成为其研究热点之一.Depreotide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常见的孤立性肺结节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此外,99mTc-depreotide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在乳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瘤等肿瘤及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非肿瘤性疾病也有一定应用前景。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确诊为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分别于生后3 h、24 h釆末梢血监测血糖,对比观察两组窒息患儿血糖变化。结果轻度窒息组64例,重度窒息组36例。生后3 h轻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35例(54.69%),明显低于重度窒息患儿的33例(91.67%);生后24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前列腺癌复发、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前列腺癌治疗后随访期间临床怀疑复发、转移患者的18F-FDG显像资料,同期常规显像检查结果,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证实前列腺癌复发、转移者19例.PET-CT诊断为阳性者20例,其中1例盆腔脓肿、5例前列腺癌局部复发、8例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全身多发淋巴结转移和5例骨转移;18F-
乳腺癌是导致女性因癌症而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增加,但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其病死率下降.影像学方法在检测乳腺癌、指导治疗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放射性核素显像在乳腺癌的诊断和分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