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abl阳性(Ph+/bor-a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细胞遗传学改,变的特点,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并行染色体检杏的100例成人Ph+/bcr-abl+AL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分布和频牢特点,并进行分组研究,探讨不同组之间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 ①72例检出染色体异常,22例为单纯Ph染色体阳性或其变异型,44例Ph阳性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常见的异常有+Ph、-7、+21、-20、+8、9p-、del(22)等.②染色体数目分组比较:假二倍体组和高二倍体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而正常核型组总生存(OS)率较业二倍体和假二倍体组高,无复发生存(RFS)期较亚二倍体和假二倍体组长.③染色体畸变类型分组比较:Ph阳性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Ph阴性组,而OS率较Ph阴性组低,RFS期较Ph阴性组短;单纯Ph阳性组与Ph阳性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组在临床特征、OS率和RFS期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Ph阳性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组的OS期和RFS期也明显短于Ph阴性组.④核型分组比较:全部核型正常组(NN)患者较正常与异常核型共存组(AN)年龄轻,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低,融合基因表达以P190为主,髓系抗原表达率高,RFS率和OS率高;NN组较全部核型异常组(AA)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低,髓外浸润重,RFS率和OS率高.而AA与AN组之间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双Ph染色体组融合基因P190比例低于非双Ph染色体组,OS期短于非双Ph染色体组.结论 成人Ph+/bcr-abl+ALL患者染色体改变复杂,假二倍体和高二倍体提示预后不良,双Ph染色体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r-ab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细胞遗传学及预后分析
【摘 要】
:
目的 分析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abl阳性(Ph+/bor-a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细胞遗传学改,变的特点,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并行染色体检杏的100例成人Ph+/bcr-abl+AL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分布和频牢特点,并进行分组研究,探讨不同组之间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 ①72例检出染色体异常
【机 构】
:
300020,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00020,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
【出 处】
:
中华血液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09年30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15例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受者15例的资料,分析受者的年龄、原发病、术前和术后的抗血型抗体的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15例受者中,6例为儿童,年龄为5.0~9.6个月,其中5例术前诊断为胆道闭锁,1例诊断为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1型;9例为成人受者,年龄为45.2~69.6岁,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发生终末期肾病接受肾移植的临床特点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HSCT术后接受肾移植的受者临床资料。受者为男性,于2001年(22岁)接受HLA全相合骨髓移植,供者为受者胞姐。HSCT术后14年因发生迟发性肾脏损害接受肾移植,供者为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术前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HLA配型为1.5个抗原错配。免疫抑制方案为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结果
目的研究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肝移植预后情况。方法收集、整理及分析2001年4月至2015年3月45例因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接受肝移植的受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受者的生存情况及死亡原因,总结术后排斥反应发生情况、自身免疫性肝病复发情况及新发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结果随访期间,45例受者中死亡12例,存活33例,术后1、3、5年受者累积存活率分别为86.3%、78.8%和78.8%。12例
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化疗是目前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常用的方法.大剂量MTX化疗后药物消除相的排泄在不同个体和不同疗程问差异都较大[1-2].每6h检测MTX消除相血药浓度1次可以满足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的需要,但是频繁采血和检测,不仅患儿痛苦、花费较高,而且目前的国情也很难在临床常规开展.我们对大剂量MTX化疗后消除相药物排泄的预测进行了一些研究.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骨髓侵犯和不同治疗方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有、无骨髓侵犯DLBCL患者的不同I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DLBCL的疗效.结果 有骨髓侵犯者LDH升高、ECOG评分≥2分、IPI和aaIPI评分为中/高危、B症状、肝脾肿大、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白蛋白降低较无骨髓侵犯者多见,多因素分析显示骨髓侵犯为独立不良预后闪素.
目的 在保证有效治疗的同时,降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缓解期治疗风险.初步评价ALL-2005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ALL-2005方案是在ALL-XH-99方案的基础上作出修改,结合患儿诱导治疗第35、55天骨髓微量残留病(MRD)检测结果 ,按低危、中危和高危分组,分别予以不同强度的化疗.统计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4月31日初发ALL患儿158例,分析其诱导缓解率、诱导治
目的 研究JAK2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发生率和突变类型.并对突变转录本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突变序列扩增系统PCR(ARMS-PCR)法检测JAK2突变的发生率及其突变类型;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定量分析JAK2突变转录本水平.结果 135例MPN患者共检出95例JAK2V617F阳性,总阳性率为70.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JAK2V617F突变发
患者,女,33岁.因发热、乏力、左上腹疼痛40 d于2007年11月13日入院.原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年.入院前曾在上海瑞金医院进行骨髓检查,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略下降.粒、红、巨三系细胞增生活跃,粒、巨二系细胞伴成熟障碍,血小板散在少见.结合病史考虑脾功能亢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