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地震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山西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86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统计分析北京地区历史地震时期的文献资料和现代地震的记录数据,基于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目录数据,运用ArcGIS、MapSIS等软件的分析结果,探究北京地区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在公元294年有地震史料记载以来至2020年的1727年内,共记载发生M≥3.0地震323次,主要分布在海淀区、昌平区、东城区等北京中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地震活动呈现一定的时间丛集性,在华北地区第三活跃期,北京地区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第四活跃期至今地震活动水平较弱.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危险性判定提供基础资料.
其他文献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是通过体细胞重编程得到类似胚胎干细胞特性的一种细胞类型.通过iPSCs的体外分化,可以了解巨噬细胞的进化历史和各种特性.iPSCs来源的巨噬细胞不仅是药物筛选的良好模型,也是进行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iPSCs及其向巨噬细胞分化的相关研究进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组织器官脱细胞后制备成的脱细胞基质(Decellularized extracellular matrix,dECM)含有许多蛋白质和生长因子,不仅能够为细胞提供三维支架还能够调控细胞再生,是目前最具有生物结构的生物材料.3D生物打印可以层层打印dECM和自体细胞的组合,构建载细胞组织结构.文中综述了不同来源的组织器官脱细胞基质生物墨水制备方法,包括脱细胞、交联等,以及脱细胞基质生物墨水在生物打印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类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需建立新的模型系统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虽然传统的研究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但难以准确反映组织、器官在机体中的生理现象.类器官(Organoid)是来源于干细胞或器官祖细胞的三维细胞聚集体,可分化和自组织形成具有人体相应器官的部分特定功能和结构.由于类器官具有人源性,可模拟器官发育和形成,在体外长期扩增中具有基因组稳定性,并能够形成活体生物库进行高通量筛选等优势,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体外模型.目前,利用类器官模型结合新兴的基因编辑、器官芯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等,能够突破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