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引领学生博览群书,填补内心思想的空白,更要让学生对知识从兴趣的层面,上升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层面,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实现从兴趣阅读到能力的转变,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呢?
一、提升阅读品位,培养学生筛选归纳知识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强调学生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而现实是我们的文化消费正在形成一种“快餐化”现象,“快餐化”阅读已成时尚。传统文化与快餐文化相比较,似乎更多的年轻人青睐于后者。
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观,为其积淀传统文化搭建平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因势利导。如赏析《论语》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孔子“仁”的思想;赏析《逍遥游》时,就让学生充分理解庄子的处世精粹。同时,经常向学生推荐好书、名书,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品位,纯净阅读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品位有了较大的提升,尤其对古典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笔者还认为,教师的角色相当于导游,为学生推荐作品就如为游人买一张进大观园的门票,这种做法是远远不够的。游人即使进了大观园,也只是走马观花地游览,这与空手而归没有差别。所以,我们既要带领大家去浏览胜景,还要指导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拍摄美景,把园中最美、最鲜活的一面铭记在脑海中。从这一点来看,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是非常必要的。教师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培养其筛选归纳知识的能力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不仅能深刻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精神享受,而且还会带来强烈的后续阅读成就感,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个性阅读与互动交流并重,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语文新课标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强调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批判能力和思辨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读者不仅要敏于感知,而且要善于分析、综合、鉴别文本内容的是非曲直,缜密地剖析文本的事理,探讨品评作品的思想性。高中生求知欲望非常强烈,阅读时所涉猎的知识面非常广,这本是值得鼓励的,但他们又正处于人生必经的叛逆期,视传统观念为随波逐流,视规矩典范为束缚羁绊,他们崇尚个性的张扬,这必然带来一定的弊病。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对社会、对人生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感。由此笔者认为,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外,还应该关注学生内在情感,加强与学生的精神交流,确保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评判的方向性,鉴赏作品时思维的纯净性,进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同时,笔者也经常举办阅读交流会,以此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位学生在阅读了青年作家余杰所写的《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后,对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一概拒之门外,甚至对选修课本上余秋雨先生所著的《道士塔》也抱有质疑的态度。得知情况后,笔者与该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流,并不失时机地向他推荐了余秋雨先生的其他名作,引导该生全面辩证地认识余秋雨先生的为文、为人,改变了该生认识上的盲目性与片面性,提高了该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生对作品的评判总会受到社会阅历、审美情趣的影响。要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评判思考能力,在阅读活动中就应采用个性阅读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三、从阅读走向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课标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最终要“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求语文教学抓“两个基本点”,即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广泛地阅读,培养其对文学的感悟能力,而且在学习实践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读写结合就是提高语文能力、积淀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要善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真正做到读写结合。笔者曾经在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时,就避开空洞的理论讲解,选择了从阅读做起。记叙文离不开写人,而要使人物有血有肉,鲜活地在文本中表现出来,写作时要注重对人物细节的刻画。基于这一点,笔者首先布置学生到圖书馆去搜集有关细节描写方面的资料。写作课上,笔者从中挑出一些精彩的篇目或段落,与学生一起吟咏、赏析。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在鉴赏作品的细节描写时就非常有感觉了。潜移默化中,学生深刻地领悟到了细节描写的妙处,在写作时自然也就精心构思,水到渠成。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得到提高。
四、协同合作,化阅读成果为实践探究能力
高中生正处于汲取知识的阶段,也是积聚能量为进入社会作准备的阶段,他们对知识的涉猎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更应该把眼光放长远,社会、民生、人性等等都应纳入视野。这种关注也不能局限于对社会的一知半解,还应该有所为,对社会问题、民生困惑作实践探究。这种实践探究大都可通过合作交流方式进行。新课标在阅读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同时要“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这不仅体现了语文以人为本的人文性一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文本解读的主体、资料收集的主体、探究能力发展的主体。
笔者认为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完全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带动学生从书本的精神圣地走向社会化的实践探究,把阅读成果转化成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笔者班上的学生曾经开过十几次专题探究课。在上课之前,笔者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搜集与主题有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作成幻灯片,上课时由学生主持,分小组对问题进行探究。如,针对广东省星级酒店将试行不再将一次性日用品配送至每间客房的问题,我们班的学生进行了延展性探究。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各司其职,搜集资料,作成课件。上探究课时大家针对环保这一主题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究,并发起了一场杜绝浪费,保护环境,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倡议,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自主阅读,精心筛选,合作探究,不仅学习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而且真正地把“环境保护,我亦有责”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彰显了语文的人文性理念。
其实,不仅我国语文教学强调人文性,国外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强调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语文教师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工作之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韦 雄)
一、提升阅读品位,培养学生筛选归纳知识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强调学生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而现实是我们的文化消费正在形成一种“快餐化”现象,“快餐化”阅读已成时尚。传统文化与快餐文化相比较,似乎更多的年轻人青睐于后者。
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观,为其积淀传统文化搭建平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因势利导。如赏析《论语》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孔子“仁”的思想;赏析《逍遥游》时,就让学生充分理解庄子的处世精粹。同时,经常向学生推荐好书、名书,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品位,纯净阅读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品位有了较大的提升,尤其对古典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笔者还认为,教师的角色相当于导游,为学生推荐作品就如为游人买一张进大观园的门票,这种做法是远远不够的。游人即使进了大观园,也只是走马观花地游览,这与空手而归没有差别。所以,我们既要带领大家去浏览胜景,还要指导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拍摄美景,把园中最美、最鲜活的一面铭记在脑海中。从这一点来看,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是非常必要的。教师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培养其筛选归纳知识的能力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不仅能深刻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精神享受,而且还会带来强烈的后续阅读成就感,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二、个性阅读与互动交流并重,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语文新课标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强调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批判能力和思辨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读者不仅要敏于感知,而且要善于分析、综合、鉴别文本内容的是非曲直,缜密地剖析文本的事理,探讨品评作品的思想性。高中生求知欲望非常强烈,阅读时所涉猎的知识面非常广,这本是值得鼓励的,但他们又正处于人生必经的叛逆期,视传统观念为随波逐流,视规矩典范为束缚羁绊,他们崇尚个性的张扬,这必然带来一定的弊病。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对社会、对人生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感。由此笔者认为,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外,还应该关注学生内在情感,加强与学生的精神交流,确保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评判的方向性,鉴赏作品时思维的纯净性,进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同时,笔者也经常举办阅读交流会,以此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位学生在阅读了青年作家余杰所写的《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后,对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一概拒之门外,甚至对选修课本上余秋雨先生所著的《道士塔》也抱有质疑的态度。得知情况后,笔者与该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流,并不失时机地向他推荐了余秋雨先生的其他名作,引导该生全面辩证地认识余秋雨先生的为文、为人,改变了该生认识上的盲目性与片面性,提高了该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生对作品的评判总会受到社会阅历、审美情趣的影响。要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评判思考能力,在阅读活动中就应采用个性阅读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三、从阅读走向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课标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最终要“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求语文教学抓“两个基本点”,即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广泛地阅读,培养其对文学的感悟能力,而且在学习实践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读写结合就是提高语文能力、积淀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要善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真正做到读写结合。笔者曾经在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时,就避开空洞的理论讲解,选择了从阅读做起。记叙文离不开写人,而要使人物有血有肉,鲜活地在文本中表现出来,写作时要注重对人物细节的刻画。基于这一点,笔者首先布置学生到圖书馆去搜集有关细节描写方面的资料。写作课上,笔者从中挑出一些精彩的篇目或段落,与学生一起吟咏、赏析。有了这个基础,学生在鉴赏作品的细节描写时就非常有感觉了。潜移默化中,学生深刻地领悟到了细节描写的妙处,在写作时自然也就精心构思,水到渠成。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得到提高。
四、协同合作,化阅读成果为实践探究能力
高中生正处于汲取知识的阶段,也是积聚能量为进入社会作准备的阶段,他们对知识的涉猎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更应该把眼光放长远,社会、民生、人性等等都应纳入视野。这种关注也不能局限于对社会的一知半解,还应该有所为,对社会问题、民生困惑作实践探究。这种实践探究大都可通过合作交流方式进行。新课标在阅读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同时要“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这不仅体现了语文以人为本的人文性一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文本解读的主体、资料收集的主体、探究能力发展的主体。
笔者认为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完全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带动学生从书本的精神圣地走向社会化的实践探究,把阅读成果转化成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笔者班上的学生曾经开过十几次专题探究课。在上课之前,笔者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搜集与主题有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作成幻灯片,上课时由学生主持,分小组对问题进行探究。如,针对广东省星级酒店将试行不再将一次性日用品配送至每间客房的问题,我们班的学生进行了延展性探究。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各司其职,搜集资料,作成课件。上探究课时大家针对环保这一主题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究,并发起了一场杜绝浪费,保护环境,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倡议,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自主阅读,精心筛选,合作探究,不仅学习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而且真正地把“环境保护,我亦有责”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彰显了语文的人文性理念。
其实,不仅我国语文教学强调人文性,国外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强调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语文教师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工作之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