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普速铁路小半径曲线上股钢轨疲劳伤损情况,分析了伤损特征及形成原因.根据轮轨接触理论设计了科学合理的钢轨打磨廓形,开展了钢轨打磨实践,并对打磨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按照设计的上股钢轨廓形60N-S打磨后,磨耗指数增大了159.7%,上股钢轨内侧轨距角形成了明显侧磨,有效缓解了上股钢轨疲劳伤损;打磨后轮轨接触点分布相对集中且位于轨顶中心附近,轮轨接触应力减小了39.3%,显著抑制和减缓了疲劳伤损的发生及发展;打磨后轮重减载率和脱轨系数分别降低了12.5%和6.0%,对列车运行安全性有改善作用.
【机 构】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普速铁路小半径曲线上股钢轨疲劳伤损情况,分析了伤损特征及形成原因.根据轮轨接触理论设计了科学合理的钢轨打磨廓形,开展了钢轨打磨实践,并对打磨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按照设计的上股钢轨廓形60N-S打磨后,磨耗指数增大了159.7%,上股钢轨内侧轨距角形成了明显侧磨,有效缓解了上股钢轨疲劳伤损;打磨后轮轨接触点分布相对集中且位于轨顶中心附近,轮轨接触应力减小了39.3%,显著抑制和减缓了疲劳伤损的发生及发展;打磨后轮重减载率和脱轨系数分别降低了12.5%和6.0%,对列车运行安全性有改善作用.
其他文献
为提高既有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输能力,对其曲线超高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400 km/h运行条件下京沪高速铁路不同曲线半径、不同超高工况的列车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列车以400 km/h的速度运行时,京沪高速铁路线路中半径为14、12、11 km的典型曲线超高满足要求,无需进行调整.对于半径为8、7 km的典型曲线,其安全性指标均小于限值要求,不影响列车安全运行;舒适性指标中的车体垂向加速度指标均未达到Ⅰ级偏差等级,横向加速度指标均未达到Ⅱ级偏差等级,
以一高速铁路路基区段无砟轨道结构不均匀沉降整治工程为背景,分析了无砟轨道结构不均匀沉降病害的特点及成因,介绍了无砟轨道结构注浆抬升技术的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该技术利用改性聚酯注浆材料反应前易流动、反应时快速膨胀、反应后快速固结的特点,将其注入无砟轨道基床的级配碎石表层,实现对无砟轨道结构的竖向顶升.工程实践证明,无砟轨道结构注浆抬升技术能够在单个天窗内对轨道结构实现快速、同步、精确抬升,恢复线路平顺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以渝怀复线施工邻近既有铁路侧预留岩墙处为研究对象,对复杂环境下预留岩墙采用单排逐层逐孔起爆的方式进行现场爆破拆除试验,通过高清摄像机、振动测试仪、全站仪和声波损伤检测仪对预留岩墙变化情况进行现场测试,得到了每次爆前后的预留岩墙岩体变化,以及各测点的振动速度、位移和声波速度.结果表明:在浅孔爆破情况下预留岩墙顶部安全极限保留厚度范围为最小抵抗线的2.2~3.1倍;造成岩墙开裂极限承受的爆破振动速度大于59.02 cm/s;岩墙岩体保持稳定性所能承受的声波降低率应在16.25%和岩体损伤度0.3以上.
单元式轨道板温度翘曲应力计算方法主要有有限元法和解析法,《铁路轨道设计规范(极限状态法)》推荐采用基于Westergaard计算公式的解析法.本文首先通过有限元法模拟了温度翘曲应力的产生过程,分析了翘曲应力产生机理,对比了有限元法和解析法的计算结果及其对温度翘曲应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Westergaard计算公式的解析法假设轨道板与基础始终保持接触,认为温度引起的应变导致了翘曲应力,而研究发现尽管温度引起的应变会使轨道板翘曲,但是轨道板与基础的接触状态也在发生改变
针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后浇带的病害问题,提出了基于冲击弹性波的无损检测方法.根据冲击弹性波遇到有局部缺陷、损伤的混凝土结构时弹性波波速会低于健全混凝土波速的特性,通过多测线波速分离法解决弹性波分离问题,将测试得到的弹性波波速通过一系列计算后,得出轨道板后浇带的强度及老化指数,从而检测出后浇带的损伤情况.
针对上宁线路堑边坡的排水不畅、护坡破损影响边坡整体稳定性问题,在病害发生的典型路段坡体埋设监测传感器,对边坡的表面位移、内部变形及土体含水率进行自动化监测,研究了边坡变形和含水率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监测区段的路堑边坡内二级和一级边坡表面最大位移分别在50、20 mm范围内趋于稳定,表层土体变形及含水率受土体冻胀影响较大,整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沿滑坡方向的位移值约为4~6倍沿线路纵向的位移值,根据空间变形图像规律,推断出现D和B形曲线的断面坡内一定深度处可能存在滑动面;含水率在10%~28%,波动
针对现有钢轨伤损视觉检测未对伤损进行分类处理、缺乏针对钢轨接触疲劳裂纹的检测的问题,根据钢轨接触疲劳裂纹的方向性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钢轨接触疲劳裂纹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纵向灰度值积分的方法从轨道图像中提取轨面区域;再将钢轨的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区域,统计每个单元区域的梯度方向直方图;然后根据梯度方向特性判断单元区域是否存在接触疲劳裂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钢轨接触疲劳裂纹区域,并能排除光照不均等因素的干扰,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7.33%.
针对深圳地铁的钢轨波浪磨耗现象,研制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微型平台、利用惯性基准法动态测量钢轨波浪磨耗缺陷的车辆动态检测系统.基于ARM Cortex-A9微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了高频数据采集板卡,实现了小型化、低功率、多样化数据集成及处理;基于惯性基准法实现对钢轨短波不平顺的合成并进行标定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不受检测速度和弦长的限制,满足现场对波浪磨耗定性分析的要求,其检测准确性、一致性等满足现场要求;能够通过车载动态检测替代人工对于短波不平顺的测量,显著提高现场对轨道不同波长状态的检
为提高现有轨道检测系统轨道平面线形判别的准确性,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提出一种在线轨道平面线形判别方法.首先利用设备台账和轨道几何检测数据制作轨道平面线形曲线半径识别标准数据库;然后对轨道几何检测数据进行多维度特征提取,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在样本个数和特征个数上的双重随机构建分类模型并对主要参数进行网格寻优以提高模型分类准确率;最后将模型嵌入到轨道几何参数实时检测处理软件中.该方法离线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能够根据轨道平面曲线半径的分类结果自动切换线形判别关键参数,识别出半径在150~12000 m的全部轨道
针对重载铁路直线段PG4钢轨从轨底起裂横向转纵向扩展断裂的问题,通过对断口进行宏观、微观形貌观察及金相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分析钢轨裂纹产生及转向的原因.结果表明:PG4钢轨的伤损为轨底下表面锈蚀坑引起的钢轨横向疲劳裂纹,锈蚀是伤损钢轨轨底萌生横向疲劳裂纹进而快速向轨底两侧和轨头方向扩展的主要原因;裂纹扩展至轨头下颚部位时,由于轨头强度的增加、断面几何尺寸的增大、轨头下颚处沿钢轨纵向的断裂韧性未与轨头横向断裂韧性同比例提高,使得横向裂纹转向沿钢轨纵向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