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也称为“颠倒课堂”。虽然在2007年就在美国的一些学校流行,但直到2011年才广为所知。翻转课堂也成为2011年以来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课堂应运而生。为了能更充分地将数字化的资源服务于学生,最大化地利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翻转课堂是可以选择的方法之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张金磊等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构建出更加完善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1]在该翻转课堂模型中,教师将学习内容录制成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同伴的协作下完成知识的内化,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形成翻转课堂。在整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共同组成了这种模式的关键部分,同时也保证了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生成。[1]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观看视频,而且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知识已经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翻转课堂成功的前提是要有优秀的视频讲授资源。[2]但同时,视频又不是翻转课堂的唯一。富有成效的面对面互动学习活动才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价值。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自主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总结与反思等几个阶段(如图1)。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设计教学,以探究此种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选定实验内容。将实验内容之前的学习任务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当这部分的课程结束之后,对学习者进行一次测试,评定他们的学习效果,并且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获得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对教学的建议。然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成剩下课程内容的学习。实验结束之后,采用问卷调查和交流平台等社交网络获得相关数据。在实验结束后的第二周,对学习者的实验内容再进行一次测验,评定他们的学习效果。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如图2所示。
1.课前准备
(1)内容选择
选择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第五章第三节课的《使用PPT制作电子相册》。
(2)学习者选择
实验的对象是大一专业相同的两个班的学生,共79名。在课程开始之前,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习者之前接触电脑的机会不是很多,拥有个人电脑的学生人数很少。为了实现在课堂上小组的协作,将学习能力有差别(保证每一小组都有一个程度好的组员)的学生分在一组,每一组为4~5人。
(3)教学环境
课堂学习是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进行的,教室中配有60台学生机,1台教师机。学生机中已经安装有视频播放器。教师机中安装有凌波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端。教师机和学生机都可以与互联网相连,方便师生查找资料。
(4)自主学习资源
首先包括激发学生兴趣的用PPT做的两个微课程《在路边鼓掌的人》和《地球上的星星》,以及PPT游戏WOWSC《未来:逃离艾克萨普》。
其次是利用Camtasia Studio 6录屏软件录制的教学视频。总共录制了4个视频,每个视频大概3分钟左右,制作完成之后以相应的步骤名称命名。
再次根据知识点,设计一些可以供学生检测的题目,并且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扩展资源,包括PPT的一些常用操作的视频和文本资料。
最后为学生设计学习建议包,里面包含本节课的活动流程、教学目标、知识的重难点、思维导图、学习参考建议。
2.课堂教学
(1)个性学习,发现问题
因为实际情况,学习者无法回家观看视频,所以把课前的学习也安排到了课上。两个班每周都有两节大课,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将自主学习材料和作业通过教师端发给学生。学生自定步调,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观看讲课视频和扩展的材料(选看)。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由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特点和认知的结构不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课后将学生通过网络提出的问题总结归纳。
(2)合作探究,点拨纠正
在第二节课中,主要是师生讨论交流,完成作业。通常建议学生先自己想办法,如果不能,可以向组员寻求帮助,如果都解决不了,最后再询问教师。如果是个别有问题,可单独讲解,如果是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对某个问题有疑问,教师面向全班讲解。
在对任务的选择上,基础一般的学生只需要按照课本上的步骤完成操作即可;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根据扩充的学习资源对作业进行再“润色”,或者自己选择一个主题做一个电子相册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做一个作品。在作品完成之后,进行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最后采用游戏的方式,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测试。
(3)合作反思,共同进步
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在博客、微博或QQ空间上写下学习反思,要求至少有两位同班级的学生对自己的反思进行评价,最后再对他人的评价进行小结。
3.课后反思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85%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100%的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实验之后的测试中,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前几章测试的成绩。
翻转课堂仅仅改变了教学顺序,却产生了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而言,不用全班都按照一个节奏来上课,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负责人和执行者。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技巧。教学视频作为数字化资源是可以永久保存,需要时可供查阅和修正,特别是在进行查漏补缺的课堂中使用,效果是最好的。
翻转课堂的魅力所在就是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了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选择通过视频来学习,他们更喜欢通过研究课本上的操作步骤来理解内容,只是在需要某些信息的时候或者想了解更多的信息的情况下才查看相关的视频。每个学习者都是不同的,翻转课堂使课堂更加的人性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张金磊等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构建出更加完善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1]在该翻转课堂模型中,教师将学习内容录制成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同伴的协作下完成知识的内化,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形成翻转课堂。在整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共同组成了这种模式的关键部分,同时也保证了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生成。[1]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观看视频,而且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知识已经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翻转课堂成功的前提是要有优秀的视频讲授资源。[2]但同时,视频又不是翻转课堂的唯一。富有成效的面对面互动学习活动才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价值。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自主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总结与反思等几个阶段(如图1)。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设计教学,以探究此种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选定实验内容。将实验内容之前的学习任务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当这部分的课程结束之后,对学习者进行一次测试,评定他们的学习效果,并且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获得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对教学的建议。然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成剩下课程内容的学习。实验结束之后,采用问卷调查和交流平台等社交网络获得相关数据。在实验结束后的第二周,对学习者的实验内容再进行一次测验,评定他们的学习效果。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如图2所示。
1.课前准备
(1)内容选择
选择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第五章第三节课的《使用PPT制作电子相册》。
(2)学习者选择
实验的对象是大一专业相同的两个班的学生,共79名。在课程开始之前,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习者之前接触电脑的机会不是很多,拥有个人电脑的学生人数很少。为了实现在课堂上小组的协作,将学习能力有差别(保证每一小组都有一个程度好的组员)的学生分在一组,每一组为4~5人。
(3)教学环境
课堂学习是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进行的,教室中配有60台学生机,1台教师机。学生机中已经安装有视频播放器。教师机中安装有凌波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端。教师机和学生机都可以与互联网相连,方便师生查找资料。
(4)自主学习资源
首先包括激发学生兴趣的用PPT做的两个微课程《在路边鼓掌的人》和《地球上的星星》,以及PPT游戏WOWSC《未来:逃离艾克萨普》。
其次是利用Camtasia Studio 6录屏软件录制的教学视频。总共录制了4个视频,每个视频大概3分钟左右,制作完成之后以相应的步骤名称命名。
再次根据知识点,设计一些可以供学生检测的题目,并且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扩展资源,包括PPT的一些常用操作的视频和文本资料。
最后为学生设计学习建议包,里面包含本节课的活动流程、教学目标、知识的重难点、思维导图、学习参考建议。
2.课堂教学
(1)个性学习,发现问题
因为实际情况,学习者无法回家观看视频,所以把课前的学习也安排到了课上。两个班每周都有两节大课,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将自主学习材料和作业通过教师端发给学生。学生自定步调,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观看讲课视频和扩展的材料(选看)。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由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特点和认知的结构不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课后将学生通过网络提出的问题总结归纳。
(2)合作探究,点拨纠正
在第二节课中,主要是师生讨论交流,完成作业。通常建议学生先自己想办法,如果不能,可以向组员寻求帮助,如果都解决不了,最后再询问教师。如果是个别有问题,可单独讲解,如果是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对某个问题有疑问,教师面向全班讲解。
在对任务的选择上,基础一般的学生只需要按照课本上的步骤完成操作即可;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根据扩充的学习资源对作业进行再“润色”,或者自己选择一个主题做一个电子相册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做一个作品。在作品完成之后,进行自评、他评和教师评价。最后采用游戏的方式,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测试。
(3)合作反思,共同进步
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在博客、微博或QQ空间上写下学习反思,要求至少有两位同班级的学生对自己的反思进行评价,最后再对他人的评价进行小结。
3.课后反思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85%的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100%的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实验之后的测试中,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前几章测试的成绩。
翻转课堂仅仅改变了教学顺序,却产生了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而言,不用全班都按照一个节奏来上课,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负责人和执行者。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技巧。教学视频作为数字化资源是可以永久保存,需要时可供查阅和修正,特别是在进行查漏补缺的课堂中使用,效果是最好的。
翻转课堂的魅力所在就是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了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选择通过视频来学习,他们更喜欢通过研究课本上的操作步骤来理解内容,只是在需要某些信息的时候或者想了解更多的信息的情况下才查看相关的视频。每个学习者都是不同的,翻转课堂使课堂更加的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