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神木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ba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火车穿行在林海之中,沿途但见高山深涧,古木参天。铁轨两旁的葱茏无限延伸,像两条展开的绿色臂膀,神秘的阿里山,向我们敞开了胸怀。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成为人们对阿里山的集体记忆。直到今天,我才明白阿里山尚有更迷人的五奇:日出、云海、晚霞、神木和高山铁道。然而,对于行程匆匆的旅人来说,日出、云海和晚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阿里山的姑娘,精灵一般与你捉迷藏,能不能一亲芳泽,就得看缘分了。
  到达沼平车站时刚好是正午,游客纷纷下山,此时的阿里山喧嚣散尽,
  回到原始的宁静。这是一座由无数神木营造的“香林”,桧木散发着饱含芬多精的清香,沁人心脾。这是一座实至名归的“天然氧吧”,神木吐出湿润清新的空气,浓密的枝叶把酷热挡在九霄云外。难怪在这平均海拔为两千米的高山上,并未让人感到任何不适。徜徉在它幽深的怀抱里,我仿佛感觉到了它的呼吸,身心不知不觉融入流动的绿意,脚步便化为潺湲的溪流。我能够这样恣意地流连,也许正是神木之灵对有缘人的眷顾吧?
  沿着栈道前行,不时就能邂逅高耸入云的参天巨树。据统计,阿里山神木群现有的神木约41棵,树种都是红桧,树龄在600至2300年左右。福德万古树、千岁桧、龙凤配、三兄弟、四姐妹……姿态各异的奇树令人目不暇接。它们或俯,或卧,或挺立,或巧妙缠绕,是每一棵树之于森林的独白。这些巨型红桧,高大遒劲,郁郁苍苍,需十几人才能合抱,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真正震撼我的是那些老树根。
  数以万计的老树根,散布在密林之中,见证着一段屈辱的历史。随着甲午战争的溃败,清政府于1895年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06年11月,日本技师小笠原富二郎发现了阿里山上的这片巨木群。桧树木质细腻、密度高、耐腐蚀,是上好的建筑材料。面对这座天然绿色宝库,日本人垂涎不已,阿里山神木群由此遭遇了一场惨烈的浩劫。为了劫掠森林资源,日本人不惜斥资在阿里山修筑了全长72公里的高山铁路,珍贵的桧树被疯狂砍伐,用小火车源源不断地运下山,送往日本。
  我仿佛听到了空荡荡的山谷传来阵阵轰鸣,30万株被腰斩的红桧和南京30万遇难同胞的身躯一起轰然倒地,这声音令人如遭锤击!在阿里山的血色迷雾中,伐木的日本工人放下长锯,踩着遍野的残肢断臂,忽然发现手上的红色汁液怎么擦都擦不掉,甚至连白米煮成的粥也变成浓稠的血。他们举着双手发疯般奔跑哀嚎;他们浑身发抖,恐惧地匍匐在地上,不知道自己还将面临怎样的惩罚。树灵震怒,日本人慌了,赶紧建了一座“树灵塔”,以示安抚,表达忏悔。讽刺的是,离“树灵塔”不远处还矗立着一座“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琴山河合何许人?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阿里山铁路设计者是也。在他的精心策划下,阿里山铁路于1912年全线通车,从而开始了一场长达三十余年之久的浩劫。日本政府何曾想到:为他所立的这座“旌功碑”,却成了他们的千古罪证。
  轰然倒下的30万株千年以上的红桧神木,留下了满山的老树根。它们像人像兽像世间万物,千姿百态,构成阿里山另一道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根雕艺术景观。然而,在我眼里那不是艺术,而是一种生命!
  抚摸着它遍体疮痍的身躯,那沟壑般的虬根充满生命的张力,我分明感觉到它在沉默中血脉贲张!它张大嘴,痛苦地抖动着喉结,声嘶力竭地呐喊……它挣扎着伸出手,手背上青筋爆裂,血浸湿了土地,颤抖的手指紧握成拳头伸向天空……它燃烧起熊熊火焰,火苗猎猎迎风,满腔的仇恨在烈焰中淬炼,火花四溅 ……
  历尽劫难的老树根, 用千万种姿态喊出了同一种声音,那就是不屈与坚韧。它的存在,让人们铭记了那些被历史洪流裹挟得语焉不详的屈辱和苦难,如此深刻,如此震撼。
  有人说,不到阿里山,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奇。然而,不到阿里山,又岂知阿里山之殇!那层层盘旋的铁路就像一只伸进阿里山心脏的魔爪,留下肆意劫掠后的累累伤疤。尽管今天,它在樱花的掩映下罩上了怀旧之美的面纱,我却永远不会再登上这列小火车。
  看!那就是“三代木”。同行的伙伴一声惊呼。 神奇的“三代木”以全然不同的气场展现在我们眼前——
  祖孙三代同一根株,横陈于地的第一代枯干,树龄已逾千年;枯干上偶然飘落树籽,长出第二代,矗立着,只剩空壳残根;第三代已有一丈多高,枝繁叶茂,绿意婆娑。久久凝视着枯而复荣的“三代木”,这样的前仆后继,生生不息,是神木之魂,亦是民族之魂!
  解讀一座山像了解一个人,只有走进内心世界,体味曾经的腥风血雨、挣扎呐喊,方知他的孤独、坚韧、凝重和博大。
  此时的阿里山林涛阵阵,万丈阳光穿透云层,融进那苍翠的潮,漫过苔痕斑驳的石阶,奔流在青荇攀爬的山地,滚滚涌向蓝天。
其他文献
张鸣骏,字赓阳,清顺治初年曾官至宣大巡按御史、江西道御史提督顺天学政,被“清初御史第一人”的李森先称誉为“谏臣、直臣”,是一位敢于进取、担当、忠諫的士大夫。  敢于进取的联捷进士  “族萃京元允卜三元及第,堂临天宝欣观万宝朝宗”。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武安镇的京元村,原名溪园社,明宣德五年(1430),漳州千年史上唯一的状元林震及第后为报答他降生地溪园社“张氏瞻依堂”及从小受外祖父培育之恩,奏准皇
期刊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是800多年前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漳州白云岩留下的对联,此联道出了朱熹的人生境界和追求。前总理温家宝在《讲真话 察实情》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副对联,意在告诉人们要有崇高精神追求,要像朱熹那样心忧天下,勇于担当,从容淡定,刚直不阿。  朱熹(1130—1200)别号紫阳夫子,谥“文”故称“朱文公”。南宋著名的理学集大成者,闽学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
期刊
一种茶有一种茶的味道,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喜好。有人喜欢绿茶的清香、有人迷恋红茶的甜醇味、有人偏爱乌龙茶的浓厚爽口、有人陶醉花茶的芬芳、有人对普洱茶那种深沉的韵味暗暗叫绝……而我则对于产自漳州平和的白芽奇兰茶情有独钟。  钟情于白芽奇兰茶,主要是因我长居漳州,靠近白芽奇兰产区,情况熟悉,来源清楚,可以比较容易得到性价比好的白芽奇兰茶。加上我常犯胃寒,喝些传统熟火香型(也称浓香型)的白芽奇兰,便成我生活
期刊
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语言与文字不一样,语言30年一小变,300年一大变,但是文字却可以以记录的形式流传而不会变动。所以中国语言与文字分开。然而,历经几千年的变迁,文字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对文字的理解,也就是文字的含义却因解释的不同,造成了很多的误解。误解有多种,其中重要的一种就是褒贬误用,鲜有贬语成褒语的事例,贬语褒用也大多只是口语上亲密人之间的一种调侃而已,但褒言成贬语却是尉为大观,美好的寓意
期刊
中秋赏月赋怀,乃亘古文人之乐事。因他们所处的时空背景和历史环境不同,激起的心绪意境自然各异,遂留下了许多绮丽瑰伟的美文佳句。正如晚唐进士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所感叹: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笔者结合阅览和想象,尝试着将古代中秋咏月的诗词稍加缕析,作一次时空的穿越,体验不同的际遇感受,以资共享。  向晚到天明,东升西落中凝望守候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北宋年间的某个中秋之夜,
期刊
盛夏时节去的腾冲,正逢那儿的雨季。高黎贡山的巨大山体阻挡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位于西麓的腾冲成为云南的多雨区。雨也不是整日整夜地下,而是淅淅沥沥,缠缠绵绵,骤雨时歇,乍阴还晴。空气中弥漫着湿润清新的味道,远山在淡淡的烟雾中时隐时现,倒给这座滇西小城增添了几分神秘。  随着你走进腾冲,这座边城的魅力和韵味,似那漫天而来的潇潇细雨,在不经意间一点一滴地沁入你的心脾。  腾冲,古
期刊
车在无数“之”字形的山路缓缓上升,城镇的影子和声响已被淡忘在脑后,满眼的野草山花和高高低低的树,用最纯朴最原生态的方式迎送一路来往的车辆。路两旁挺立的白杨,浓荫蔽翳了正午的日光,让人觉得车穿行在时间邃道。既是晴日,又是春节假期,车辆不计其数,慕名而来都只为一个叫“山重”的村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已无需脚量舟载,而是换上便捷的现代交通工具,沿溪行,忘路之远近,寻找陆游诗句中那一
期刊
云水谣一个如诗画般美丽的小镇,位于漳州市南靖县长教山区古镇,那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地方。高大的古榕、翻动的水车,还有那小桥流水、铺满鹅卵石古道、溪中游荡的鸭子、古色古香的商铺、装扮各异的客栈、远道而来红男绿女、以及烟雨朦胧的远山,把一个古朴、自然、安祥、秀美如诗如画的小镇描绘得淋漓尽致。  早就听说过云水谣是个如同人间仙境的地方,只是一直无缘相见。能够一睹云水谣风采,缘于一个名叫丽的漳州女孩,那年
期刊
梁嵩,字于江,根据琉球《吴江梁氏族谱?序》记载,他是长乐江田人。明天顺四年(1460),举才干琉球国中山王府,久米村士族(龟岛殿内)。  从清初开始,琉球梁氏多次回长乐认祖归宗。琉球人梁邦翰(1642-1716),生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死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享年65岁。曾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三次赴闽入京,其生前已利用各种机会到福建祖居地探访。梁邦翰曾于清康熙三年(1
期刊
土楼是一种独特的建筑模式,它是大山的精灵,是山里人的骄傲!  素有“土楼之王”美誉的华安二宜楼在福建土楼中极具代表性,是最早摘取“国宝”桂冠的土楼。它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7日,华安“大地土楼群”作为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土楼之王”二宜楼、“福建土楼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