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我认为,创设情境不仅适用于新授课,还能应用在练习课上。教师在练习课上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习题,将其寓于各种情境之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一、创“美”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缺乏美感的教学,课堂将枯燥乏味,犹如一潭死水。而体现美感的教学,可使学习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及完美人格的培养,并激发其创新的动机。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通过情境演绎,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一节圆的练习课上,我先出示了一个○,问学生:“美吗?”学生们都说:“不怎么美。”接着我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组由圆组成的图形,并配上音乐,问:“这些图形好看吗?”学生们都说好看,我继续提问:“你们想自己设计出这样的美丽图形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请同学们想想,画这么美丽的图形要用到什么工具呢?”“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呢?”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出所要练习的内容。普通的圆组合出绚丽多姿的一系列图案,让学生不禁发出惊叹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身领悟到数学的美丽和魅力,也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内容的探究中去了。
二、创“疑”境,促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要为练习课精心设置“疑”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认识冲突,从而产生内需,诱发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自身的思考、实践,解决了疑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后的练习课上,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两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问学生:“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马上就有学生说:“是360度。因为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两个小三角形拼起来后,内角和一定是180 180=360(度)。”我说:“不一定。”学生们都很迷惑地看着我。我说:“想知道为什么吗?自己动手拼一拼吧。”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终于知道其中的奥秘:如果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如果拼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度了。当1 1不等于2时,学生们困惑不已,急于想找到答案,很快就投入到探究中去了。
三、创“变”境,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
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可以看到,中国与美国学生的一个重要差异在于中国学生比较适应于特定问题的特定解法的“算法”学习,而美国学生则善于解决那种开放性的、含糊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看来,这种差异表现在学生身上,而根源则在于东西方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上。所以,在练习课习题的设计时,要尽量设计些开放性的题。
例如,一节练习研讨课,内容是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的练习。这节课,我设计了一道开放题“( )约等于36万”,并由此提出一系列问题,层层递进。
问题1:这个数原来一定是个几位数?
问题2:能不能确定十万位是几?能肯定说是3吗?
问题3:能不能确定万位是几?
问题4:如果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的话,最小是几?最大是几?
……
这节课始终围绕着问题解决,寻找策略,探寻方法来进行练习。我的提问与追问都是精心设计的,很巧妙,也很有深度,因此这一节课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四、创“错”境,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锻炼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也是有价值的。”当学生的练习出现错误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挖掘并利用,使之成为练习课上的优质资源。
例如,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在米与厘米的练习中经常出错,我就利用学生的错题创设情境。改病句:“小红每天七点从2厘米的小床上起来,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牙,吃了两块5米厚的面包。”学生们看了都哈哈大笑,都争着抢着要改病句。课堂呈现热闹的场面,其实在热闹的背后,学生更是懂得了米和厘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美丽的错误,更有对待错误的美丽。在练习课中,经常采用这种以反促正的方法,能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锻炼。
练习课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练习,不能是机械地完成课本上的习题,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实现练习作为载体的价值。作为教师,要努力地去创设数学情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这才是成功的课堂,但我们不推崇为了情境而情境的表面热闹、实则无序的课堂。我想,课堂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与原有的认知经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更好。
(责编 杜 华)
一、创“美”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缺乏美感的教学,课堂将枯燥乏味,犹如一潭死水。而体现美感的教学,可使学习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及完美人格的培养,并激发其创新的动机。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通过情境演绎,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一节圆的练习课上,我先出示了一个○,问学生:“美吗?”学生们都说:“不怎么美。”接着我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组由圆组成的图形,并配上音乐,问:“这些图形好看吗?”学生们都说好看,我继续提问:“你们想自己设计出这样的美丽图形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请同学们想想,画这么美丽的图形要用到什么工具呢?”“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呢?”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出所要练习的内容。普通的圆组合出绚丽多姿的一系列图案,让学生不禁发出惊叹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身领悟到数学的美丽和魅力,也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内容的探究中去了。
二、创“疑”境,促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要为练习课精心设置“疑”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认识冲突,从而产生内需,诱发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自身的思考、实践,解决了疑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后的练习课上,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两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问学生:“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马上就有学生说:“是360度。因为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两个小三角形拼起来后,内角和一定是180 180=360(度)。”我说:“不一定。”学生们都很迷惑地看着我。我说:“想知道为什么吗?自己动手拼一拼吧。”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终于知道其中的奥秘:如果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如果拼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度了。当1 1不等于2时,学生们困惑不已,急于想找到答案,很快就投入到探究中去了。
三、创“变”境,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
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可以看到,中国与美国学生的一个重要差异在于中国学生比较适应于特定问题的特定解法的“算法”学习,而美国学生则善于解决那种开放性的、含糊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看来,这种差异表现在学生身上,而根源则在于东西方不同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上。所以,在练习课习题的设计时,要尽量设计些开放性的题。
例如,一节练习研讨课,内容是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的练习。这节课,我设计了一道开放题“( )约等于36万”,并由此提出一系列问题,层层递进。
问题1:这个数原来一定是个几位数?
问题2:能不能确定十万位是几?能肯定说是3吗?
问题3:能不能确定万位是几?
问题4:如果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的话,最小是几?最大是几?
……
这节课始终围绕着问题解决,寻找策略,探寻方法来进行练习。我的提问与追问都是精心设计的,很巧妙,也很有深度,因此这一节课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四、创“错”境,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锻炼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也是有价值的。”当学生的练习出现错误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挖掘并利用,使之成为练习课上的优质资源。
例如,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在米与厘米的练习中经常出错,我就利用学生的错题创设情境。改病句:“小红每天七点从2厘米的小床上起来,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牙,吃了两块5米厚的面包。”学生们看了都哈哈大笑,都争着抢着要改病句。课堂呈现热闹的场面,其实在热闹的背后,学生更是懂得了米和厘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美丽的错误,更有对待错误的美丽。在练习课中,经常采用这种以反促正的方法,能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锻炼。
练习课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练习,不能是机械地完成课本上的习题,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实现练习作为载体的价值。作为教师,要努力地去创设数学情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这才是成功的课堂,但我们不推崇为了情境而情境的表面热闹、实则无序的课堂。我想,课堂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与原有的认知经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更好。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