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西南通讯的地位、特色以及影响试论

来源 :新闻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长江与《大公报》协定去西南旅行采写通讯之前,《大公报》已有多人采写了西南系列通讯报道.虽然范长江的西南通讯地位并不显著,但是却因其平民色彩和批判锋芒在《大公报》同类通讯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而且它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西北角》系列通讯的采写风格.
其他文献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有必要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如何走过了这一百年,需要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经典新闻作品.rn“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10月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发出的进行“三项学习教育”的文件里正式提出的.此后,新闻传播学界发表了数不清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下简称马新观)的文章,大多数是从基本概念、现实主要领导人论述角度进行研究,有不多的文章从中国共产党党报史角度研究马新观,主要是党报理论的历史.
期刊
全球化环境中,国家间竞争、博弈的张力已延伸至语言文化传播领域,研究话语权生成模式已悄然成风.语言文化传播不只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意识的承载.强国拥有话语权已经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作为历史文化现象的语言和文化传播早已存在,不管是传承本民族文化和语言,还是他者文化及语言的演进,都演绎出生动独特的历史画面.语言文化传播的国家意义日益凸显,成为国家竞争力、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方式变得更加隐蔽化、精神化和生活化,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对外传播问题备受关注,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期刊
本文涉及的“党媒”是指主流媒体,所谓党媒话语权或党媒话语建设,就是指中国主流媒体的话语建设.讨论话语或话语建设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国际舆论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讨论才会更具有针对性.
期刊
当前国有文化传媒企业改革发展和新闻媒体传播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现代企业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在研究分析现有改革措施、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关于改革的理论研究,强化企业党的建设,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推动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主业,推动经营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企业重组整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推进国有文化传媒企业改革发展,加强新闻媒体传播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今天,我们能够在此共同研讨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是我们的荣幸.一百年,对于地球来说,只不过是围绕着太阳又多转了一百圈;但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那是几代人、数以十亿计的生命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那是由屈辱到强盛、由贫穷到小康的翻天覆地、沧海桑田.中国人民的荣幸,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而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幸,在于恰好赶上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
期刊
新时代党的新闻政策,是党和政府为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有效开展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准则的统称,涉及新闻报道政策、媒体经营管理决策、对外交流的决策、新闻从业人员管理政策、新闻法规、新闻宣传思想,以及领导人讲话等多个方面.以2013年以后进入新时代为节点,党的新闻政策在总体数量和内容广度上都有较大的突破,政策的提出更具有时效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期刊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了,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出席者只有13个代表,代表着57个党员,谁也没有想到100年之后共产党能够取得这么大的历史成就.rn有人做过一个设想,如果说能预见到多少年之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而且做得这么好,当年还会有叛党的吗?还会有脱党的吗?还会有大汉奸吗?另外还有一个人提出假设,如果当年认识到这个会这么重要,我们两个党最主要的创始人没有到会,陈独秀被孙中山聘为广州政府的教育部长,有事来不了,他的代表参加.李大钊忙着给北京几所大学的老师争工资,也没有去,也是派的代表.
期刊
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的党报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的耳目喉舌,是党最有战斗力的文化方面军.党的领导和党媒事业同生共长,形影相随,党报是党斗争的武器,又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党所遵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媒的灵魂与指导思想,党的政治领导又是党媒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当中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和不竭动力.
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幕.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这一关键节点上,我们要召唤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把学生的知识和职业训练链接到民族复兴这一伟大的蓝图中,如何把个体成名的知识地图同民族复兴的宏大蓝图两者之间链接在一起,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同样,把新闻事业史的研究,放在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期刊
1942-1943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此时河南遭遇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受灾荒影响的民众多达千万.面对严重的“豫灾”,中国共产党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采取了一系列救灾措施,并借助党报对救灾举措与成效进行了广泛宣传.通过《新华日报》与《解放日报》,中国共产党对“豫灾”与救灾进行了相当数量的报道,在舆论引导、安定民心、缓解灾情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不仅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影响力,还为党积累了宝贵的救灾经验.更重要的是,1942年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遭受了日军最为严重的扫荡,中国共产党通过宣传和舆论工作